傅鶴宇
(東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吉林 長春 130024)
靈敏素質類訓練對8~12歲青少年身體成分與身體素質的影響初探
傅鶴宇
(東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吉林 長春 130024)
少年兒童的神經系統(tǒng)是發(fā)育最早的一個系統(tǒng),有著很好的反應能力、平衡能力以及很強的節(jié)奏感和速度,這些都對發(fā)展靈敏素質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應該充分利用這一時間段來進行靈敏素質的訓練。
1.1靈敏性素質訓練的概念
靈敏素質是人運動技能、神經反應和各種身體素質的綜合表現。它能體現人的力量、速度、耐力和柔韌等身體素質,這些素質的綜合運用能夠保證動作的熟練程度,但是動作的熟練程度必須接受中樞神經的支配。靈敏性素質訓練通過采取一些方法、手段和措施,不斷強化中樞神經對一些動作控制的靈活度,從而達到提高人體靈敏性素質的目的。
1.2靈敏性素質訓練的注意事項
靈敏素質與復雜的運動有著密切的關系,即靈敏素質越高,對復雜運動的掌握也就越好。在中學的體育教育中應多增加靈敏素質類的訓練,采用科學合理的健身方案,不僅可減少學生練習的盲目性,也可避免大腦做一些無用功。在進行靈敏素質訓練的過程中,可適當增加一些耐力訓練,這對學生保持靈敏性能夠起到很好的輔助作用。發(fā)展靈敏素質應結合所鍛煉項目的運動特點來進行,這樣才會設計出切合自己實際的鍛煉內容。靈敏素質應從小抓起,因為少兒年齡階段是發(fā)展靈敏素質的關鍵時期。值得注意的是,在發(fā)展靈敏素質時,應加強對學生心理素質的培養(yǎng),避免學生因緊張和恐懼心理而導致反應遲鈍、動作不協調等情況發(fā)生。
2.1研究對象
靈敏素質類訓練對8~12歲青少年身體成分與身體素質的影響。
2.2研究方法
選取內蒙古自治區(qū)某中學初一的108位學生作為實驗對象,其中實驗組女生27人,男生27人;對照組男生27人,女生27人。他們年齡都集中在12~15歲。實驗組學生按照制訂的實驗方案來進行靈敏性的健身鍛煉,對照組學生則根據大綱要求來進行正常的體育課學習。對照組學生可在12周內每周2節(jié)體育課上進行一些常規(guī)性的體育課學習,內容包括田徑、羽毛球、乒乓球等;實驗組學生可在12周內每周2節(jié)體育課上進行一些靈敏素質類訓練。在12周的周期內,對照組除了常規(guī)的體育課課程的學習外,不進行任何專門的靈敏素質訓練,而實驗組在同等的課程學習之外要增加專門性的靈敏素質訓練,如學習五步拳、健美操、4×10m往返跑、六邊形跳的練習等。課余時間,對照組仍然是進行一些常規(guī)項目的身體鍛煉,不增加靈敏素質項目,實驗組則以靈敏素質訓練為主。
2.2.1測試指標 測試指標根據不同的項目和內容可以分為身體形態(tài)指標、身體機能指標、身體素質指標和靈敏素質指標4類,具體劃分情況如表1所示。
2.2.2測試的具體方法 根據相應的測量標準和方法儀器,可在12周的周期訓練內對初中生的身高、體重、肺活量、立定跳遠等8個指標進行統(tǒng)計,具體內容要依據國家統(tǒng)一標準來實施。
3.112周靈敏素質訓練前后身體素質變化表(表2)
3.2以身體素質變化分析靈敏訓練的作用
通過對5項靈敏素質訓練項目的前后統(tǒng)計數據對比分析發(fā)現,訓練后身體素質指標明顯要比相訓練前水平高。由表2可知,對照組男生身體素質指標在試驗前后,除立定跳遠(P<0.01)有非常顯著變化外,其他指標沒有顯著變化,但總體上都有相應的提高。對照組女生除4×10m往返跑(P<0.05)有顯著變化外,其他無明顯變化。實驗組男女生在立定跳遠(P<0.01)、左右橫跨(P<0.05)、男1 000m/女800m和4×10m往返跑(P<0.01)等項目都有較明顯的變化,這說明12周的靈敏訓練在提高靈敏素質上起到了促進作用。
4.1結 論
12周靈敏素質訓練后男、女生靈敏素質指標都有明顯的變化。靈敏素質指標對于對照男、女組的左右橫跨指標來說沒有增長,但對于實驗組來說身體各項靈敏素質指標都有了明顯的變化,這是因為這些指標都是以時間長短來衡量的,時間越短,說明神經中樞做出的反應就越快,相應的靈敏素質也就越高。初中階段是學生掌握各項技能的關鍵時刻,通過靈敏素質練習可加大身體各關節(jié)的運動幅度,提高關節(jié)靈活性,發(fā)揮肌力和速度,增加動作的美感和協調性,可使技術動作顯得更加輕巧、靈活和準確,這對于提高學生的鍛煉熱情有極大的幫助。
4.2建 議
4.2.1加大反復訓練量 從實踐證明可以得出,加大反復訓練量可以讓學生掌握更多的基本技能。基本技能掌握得熟練程度越高,越有助于利用更好的技巧和靈活性來掌握新的事物。較快地掌握新技能可以激發(fā)人體的創(chuàng)造力和運動能力,使靈敏素質得到更充分地體現,這樣凸顯出來的靈敏素質也會得到了更好的提高。
表1 測量項目分類表
表2 實驗前后身體素質指標變化表
4.2.2加強對大腦神經的靈活性鍛煉 在訓練過程中如果不對大腦神經予以強化,暫時神經聯系就會中斷,條件反射就會消退,靈活性也會降低。靈活性是靠經常強化動作來實現的,長期不練功或者身體衰老,靈活性就變得很差,說的也就是這個道理。
4.2.3增加靈敏性素質訓練 中學的體育教育應該多增加靈敏性素質訓練部分,這在發(fā)展學生靈敏素質的同時對增加學生力量、心肺耐力等素質也有明顯的提高作用。此外,在中學的課改中可以增加體育課的比重,在學校的體育課中也可采用靈敏性素質培訓來保障陽光體育地落實,這也是促進學生身體健康的重要措施。
要想促進青少年群體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fā)展,尤其是體質、體能方面的發(fā)展,就應該緊抓青少年的靈敏性素質鍛煉,這樣既可以加強身體素質的發(fā)展,也能讓青少年在最佳時期有一個好的身體條件,對學生的身體和學習來說益處多多。在不同階段就應該有不同的針對性鍛煉方法和手段,這樣才可以推動學校體育蓬勃發(fā)展,提高我國青少年身體素質,促進我國青少年健康成長。
[ 1 ] 李秀蘭.體育課教學中協調靈敏素質的幾種訓練方法[ J ].承德民族師專學報,1999(S1).
[ 2 ] 田彥召.淺析發(fā)展和提高靈敏素質及其訓練[ J ].成功:教育,2007(8).
[ 3 ] 趙厚華.足球運動員靈敏和柔韌素質的培養(yǎng)[ J ].沈陽體育學院學報,1999(1).
G808.1
A
1674-151X(2016)10-036-02
2016-08-12
傅鶴宇(1991~),碩士。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訓練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