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慧玲
213100 江蘇省 常州市武進中醫(yī)醫(yī)院
?
情志康復護理對腦梗死老年患者負面心理及治療依從性的影響
羅慧玲
213100江蘇省 常州市武進中醫(yī)醫(yī)院
目的分析情志康復護理對腦梗死老年患者負面心理及治療依從性的影響效果。方法選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60例老年腦梗死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在征得患者或其家屬知情同意下隨機分為對照組及研究組各30例,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護理,研究組接受情志康復護理,比較兩組患者臨床護理效果。結果研究組患者平均依從度92.2%,與對照組68.9%相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SAS評分、SDS評分相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情志康復護理能夠顯著改善老年腦梗死患者負面心理并提高其臨床治療依從性,可以作為臨床護理的首選方案加以推廣使用。
情志康復護理;腦梗死;負面心理;治療依從性
腦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CI)為缺血性卒中(ischemic stroke)的總稱,主要是由于腦組織局部血供障礙所致的一種腦部病變[1]。隨著不良生活習慣及飲食結構影響,腦梗死發(fā)病率在近些年來呈現(xiàn)出顯著上升態(tài)勢及年輕化趨勢,給患者及其家庭帶來及其嚴重的不利影響。尤其是我國已經(jīng)步入老齡化社會,老年腦梗死患者數(shù)量激增,進一步加劇了此種不利形勢。腦梗死病程出現(xiàn)后,及早開展臨床護理成為保障臨床治療取得理想效果的關鍵之所在。鑒于上述內(nèi)容,本次研究圍繞情志康復護理對腦梗死老年患者負面心理及治療依從性的影響展開深入分析,現(xiàn)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60例老年腦梗死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38例、女性22例;年齡65歲~82歲,平均年齡(73.5±1.5)歲;臨床表現(xiàn):頭痛、眩暈、惡心/嘔吐、運動障礙。
1.1.1 納入標準(1)經(jīng)臨床診斷確診為腦梗死者;(2)年齡>60周歲以上者;(3)無血液系統(tǒng)疾病或凝血功能障礙者。
1.1.2 排除標準(1)意識障礙或昏迷者;(2)精神障礙或其他器質(zhì)性疾病者。在征得患者或其家屬知情同意下隨機分為對照組及研究組各30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采取常規(guī)護理,內(nèi)容包括病情觀察、健康宣教、心理干預、飲食及用藥指導、康復鍛煉指導等。
1.2.2 研究組 患者在內(nèi)科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接受情志康復護理,具體護理內(nèi)容如下(1)熱情誠懇、全面照顧。老年腦梗死患者在病癥發(fā)生后,常伴有恐懼、緊張、苦悶、悲哀等不良情緒。因此,護理人員應熱情誠懇的關心患者,利用體貼的語言、誠懇的態(tài)度去對待患者,給予其全面照顧,促使其感受到家庭般的溫暖,繼而積極配合各項臨床治療及護理工作開展。(2)因人而異,做到有的放矢。針對暴躁易怒病人,護理人員應耐心細致的對待患者,待其情緒穩(wěn)定后再對其進行勸導與安慰。而抑郁、焦慮患者則應做實事求是的將腦梗死的致病原因、治療工作所面臨的艱巨性講解給患者,并著重向患者強調(diào)情志康復護理實施后對于患者正常生活能力的重要意義,以促使患者擺脫負性心理帶來的影響與困擾。同時,還應積極與患者家屬展開溝通交流,提高患者社會支持度,在來自家庭的鼓勵下正確面對病癥治療工作。(3)功能康復鍛煉。當患者生命體征恢復平穩(wěn)狀態(tài)后,積極鼓勵患者開展早期功能康復鍛煉活動,如:上肢屈伸指關節(jié)、握拳、抬舉上臂等;下肢屈伸膝關節(jié)、上抬患側肢體等,并逐步過渡到坐、站立、行走[2]。在掌握基本活動能力后在護理人員或家屬陪伴下進行個體化強化訓練,例如上下樓梯、漫步等。
1.3 觀察指標
1.3.1 平均依從度 治療依從性包括康復訓練依從性、用藥治療依從性、生活方式調(diào)整依從性三方面,三者百分比之和取平均數(shù)為平均依從度。
1.3.2 SAS評分、SDS評分 SAS評分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予以測定,依據(jù)中國常模結果,分界值為50分,50分~59分為輕度焦慮、60分~69分為中度焦慮、>70分為重度焦慮;SDS評分采用抑郁自評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予以測定,按中國常模,分界值為53分,53分~62分為輕度抑郁、63分~72分為中度抑郁、>72分為重度抑郁。
2.1 兩組患者治療依從性比較 兩組患者治療依從性相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依從性比較[n(%)]
2.2兩組患者SAS評分、SDS評分比較 兩組患者護理前SAS評分、SDS評分相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經(jīng)情志康復護理后,SAS評分、SDS評分與對照組相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SAS評分、SDS評分比較,分)
《內(nèi)經(jīng)》曰:“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驚則氣亂,思則氣結[3]?!辈煌那橹咀兓蓪C體臟腑產(chǎn)生強烈影響,進一步加重原有病情[4]。所以,促使患者身心處于愉悅狀態(tài)能夠提高其整個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張力水平,使得機體耐受力得到大幅提高,各個功能器官協(xié)調(diào)一直下能夠增強免疫抵抗能力,為病癥治療奠定堅實基礎[5]。所以對于腦梗死患者而言,及早開展情志康復護理對于其病癥治療與功能康復具有重要意義。
本次研究中研究組患者經(jīng)情志康復護理后,平均依從度92.2%,顯著高于對照組的68.9%,并且在SAS評分、SDS評分上改善效果相較于常規(guī)護理而言更為理想。由此結果可知,情志康復護理一方面能夠改善患者自身存在的負性心理,另一方面能夠為治療工作開展提供幫助,無論是對于患者還是臨床而言,均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
綜上所述,情志康復護理能夠顯著改善老年腦梗死患者負面心理并提高其臨床治療依從性,可以作為臨床護理的首選方案加以推廣使用。
[1] 段成英.早期情志護理對老年腦梗死患者負性情緒及康復依從性的影響[J].中外醫(yī)療,2013,15(19):168+170.
[2]李春紅.早期情志護理對老年腦梗死患者負性情緒和康復護理依從性的影響[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3,11(14):147-149.
[3]陳桂華,劉惠茹,付小芹,等.早期情志護理對老年腦梗死患者負性情緒和康復護理依從性的影響[J].護士進修雜志,2012,10(02):191-193.
[4]張雅瓊.情志護理干預老年腦梗死患者負性情緒和依從性的分析[J].當代醫(yī)學,2015,35(36):126-127.
[5]孫虹.早期情志護理對腦梗死老年患者臨床觀察[J].新中醫(yī),2015,11(09):223-224.
10.3969/j.issn.2095-9559.2016.06.033
2095—9559(2016)06—2643—02
2016-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