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芳麗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22-0023-02
新課程改革的核心任務是促進每個學生得到最大限度的發(fā)展,其根本途徑是通過轉變教師的教學模式、教育理念來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為學生搭建一個自主、合作、探究、交往的學習平臺。實踐表明,新課程改革更強調教師成為學生學習和生活的朋友。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應當成為學生的朋友,深入到他們的興趣中去,與他們同歡樂,共憂傷。
一、在復習過程中,我們要放棄完美主義
初中的老師們都會在不經意中犯完美主義錯誤,事事要求完美,期望學生能展現(xiàn)出他最好最積極的一面,能夠有最大的進步。于是在復習過程中,我們往往會太過急切糾正或改善他們的表現(xiàn)。例如,嫌棄他們沒把題目抄工整,氣就不打一處來;或是要求他們一定要把題目抄得像正楷字一樣,或是立刻憤怒的撕掉,大聲呵斥。而這樣做的的結果,就是減弱和打擊孩子的自信心與不怕犯錯、勇于挑戰(zhàn)的勇氣。所以,當我們在復習中,再遇到不理想的狀況時,不妨先想想看:“我這樣做對自己有益嗎?”“我這樣做對學生有好處嗎?”“我這樣做對于解決問題有好處嗎?”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就應該重新審視自己,重新全面考慮學生的需要,重新理順復習的目標,重新設計復習思路。如果我們在復習中能經常這樣自我反思,那么我們一定可以在不斷的調整中找到最好的復習途徑。
二、如何激發(fā)學生的復習興趣
1.運用多媒體,激發(fā)求知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推動學習的動力。學生一旦有了興趣,就會由被動變成主動,真正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然而傳統(tǒng)的教法將學生看成被動的知識灌輸對象,導致學生被動接受知識。教師使用傳統(tǒng)的教學工具向學生面對面地傳授知識,通常只能是聽其形而不能觀其形,一些很簡單的事物描述得很復雜也不能使學生明白。而多媒體教學充分利用音頻、視頻設備來向學生授課,它以圖文并茂的特點,為學生創(chuàng)建一個形象逼真、色彩鮮艷、動靜結合的教學情景,極大地促進和改善學生的理解能力,吸引他們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求知興趣,培養(yǎng)學習情感,形成學習動機。
2.舊題翻新意,知識系統(tǒng)化
例如查字典,在小學就學過,在初中一年級又進一步學習,學生也都掌握音序、部首、筆畫這3種檢字法。當復習到這些知識的時候,學生會感到這些知識早己熟記在心,用不著再復習了。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教師還是按照當時講述這些知識的要求去對待它,又怎能有趣呢?若能對其再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讓學生了解字典的如“令”“(引)”“(喻)”等符號表示什么,有什么意義,這樣就既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又能引起學生的注意和思考,激發(fā)起學生的求知欲望。復習的目的不是為了記住,而是為了應用。以復習修辭為例,不是要看是否知道什么是比喻,什么是擬人,什么是排比等,而是要理解別人文章里為什么要用這些修辭方法,自己會不會用這些修辭,可讓學生自己動腦、動手去寫。
三、科學圈示法,有效提高復習效果
1.延伸性強。由于復習課不同于新課,內容都是學生學過的,只是由于遺忘的作用,使原有的知識信息淡化了、模糊了。復習的時候,只要老師恰到好處把課文的濃縮圖再現(xiàn)出來,學生就會以設計者濃縮的思維軌跡放射開來,擴展開去順理成章地理解和掌握課文的主要內容。尤其是語文課本中的長課文,諸如散文、小說、戲劇等,少則三五千,多則近萬字,通過板書圖示,對這些課文“提要鉤玄”“凝精聚妙”將課文內容濃編在幾個字、十幾個字,或幾十個字之中。
2.啟發(fā)性強。整個中學語文知識系統(tǒng)分散和包含于各冊課文之中,分散或逐步復習,顯得零零碎碎,難以奏效:把它們全部集中起來又枯燥乏味,而且脫離教材,搞不好就犯脫離《課標》的錯誤。
3.系統(tǒng)性強。整個中學語文知識是一個大系統(tǒng),里面包含著好些既各有特點。又互相聯(lián)系的小系統(tǒng),諸如語文知識系統(tǒng),文體知識系統(tǒng),文學知識系統(tǒng)等。復習時把整個語文知識系統(tǒng)分成若干個小系統(tǒng);然后把這些小系統(tǒng)視作一個個相對獨立的“整體”,并根據(jù)這些整體特點,按由淺入深,由表及里,由簡單到復雜的原則對一個小“整體”進行有條理、有系統(tǒng)地復習,最后把它們“互相聯(lián)系”起來,融會貫通,連接整個語文知識體系,使學生居高臨下地審視自己的知識結構、特點和缺陷。
四、回頭看重小結,提升復習效果
在復習課中,通過對知識的融合,能力的訓練和教師深人的指導,使學生能讀會讀、能寫會寫、從而品味語文學習的樂趣,提升學生語文素養(yǎng)。因此,現(xiàn)階段學習中哪些素養(yǎng)要培養(yǎng)和強化,不僅教師要做好復習過程的調控,就要學會“回頭看”,要隨時反省復習的收獲,總結復習的效果。而其熱也要讓學生了解自己對知識的作聯(lián)系的系統(tǒng)小結回顧,以實現(xiàn)“左右逢源”,舉一反三。對于作家作品的復習,也不宜拘于一個人、一個時代,應以時間為經,空間為緯,做到經緯交織,縱橫交錯,形成一個知識體系。使學生聯(lián)系舊知,產生“枝枝相交通,葉葉相覆蓋”的整體印象。
語文的復習輔導是很關鍵的一步,如果做好了就會事半功倍,在考前有效的提升學生的成績,反之,則會影響我們平時的教學效果。因此,一定是要講究方法和技巧的。對于語文的復習輔導,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以上僅是一家之言,不足為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