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興軼 趙 丹 何 蕾
(一汽總醫(yī)院,吉林 長春 130011)
負壓封閉引流技術結合皮瓣移植治療深度手足燒傷的效果分析
李興軼 趙 丹 何 蕾
(一汽總醫(yī)院,吉林 長春 130011)
目的 探討深度手足燒傷患者采用負壓封閉引流技術結合皮瓣移植進行治療的效果。方法 選取我院于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深度手足燒傷患者104例作為臨床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52例。對照組患者采用傳統(tǒng)換藥法進行治療,觀察組患者采用負壓封閉引流技術結合皮瓣移植進行治療。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結果 經比較,觀察組患者的創(chuàng)面愈合時間、肉芽生長時間均短于對照組,視覺模擬評分(VAS)明顯低于對照組,比較結果具有顯著差異性(P<0.05)。結論 負壓封閉引流技術結合皮瓣移植治療深度手足燒傷的臨床效果良好,值得推廣使用。
深度手足燒傷;負壓封閉引流技術;皮瓣移植;治療效果
深度手足燒傷是一種嚴重的外傷疾患,患者的手足形成了深度燒傷創(chuàng)面,深部血管、神經受到嚴重損傷,且肌腱、骨骼外露[1]。若沒有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則手足部將發(fā)生創(chuàng)面感染,若病情拖延則可能造成患肢功能障礙。我院為提高深度手足燒傷患者的治療效果,特選取了我院收治的104例患者作為臨床研究對象進行專項研究,探討負壓封閉引流技術結合皮瓣移植的治療效果?,F(xiàn)將結果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選取我院于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深度手足燒傷患者104例作為臨床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52例。觀察組有男患者26例,女患者26例;年齡為20~52歲,平均年齡(38.5±5.4)歲;燒傷部位:上肢20例,下肢32例。對照組有男患者28例,女患者24例;年齡為18~50歲,平均年齡(37.8±5.7)歲;燒傷部位:上肢21例,下肢 31例。經比較,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無明顯差異性(P>0.05)。
1.2方法:對照組患者采用傳統(tǒng)換藥法進行治療:每日更換藥物,引流分泌物,并將壞死的組織清除。如果患者的患肢骨頭外露,則給予患者麻醉,執(zhí)行鉆孔、去除死骨的手術操作。術后繼續(xù)每天更換藥物,從而使損壞的創(chuàng)面長出肉芽組織,并促進肉芽組織持續(xù)生長;給予患者間斷性的高滲鹽水濕敷,以防止發(fā)生肉芽水腫影響治療效果。在肉芽組織完全覆蓋創(chuàng)面之后行刃厚皮片移植術。
觀察組患者采用負壓封閉引流技術結合皮瓣移植進行治療:第一,患者取仰臥位,之后施行麻醉術,若為上肢燒傷,則采用臂叢神經阻滯,如果是下肢燒傷,則采用腰麻。麻醉之后給患者清洗創(chuàng)面并止血,使用克氏針將指(趾)骨骨折加以固定,采用內固定法對掌(跖)骨骨折進行固定,之后修復神肌損傷,并將血運良好的軟組織覆蓋在外露的骨和肌腱上;如果外露的骨直徑在2 cm以上,則使用刮匙刮骨面,或者鉆孔。第二,使用酒精給創(chuàng)面的外周皮膚進行消毒殺菌,之后測量創(chuàng)面的大小,觀察創(chuàng)面的形狀,并據此選擇合適的負壓封閉引流材料,并對其進行裁剪,使之與創(chuàng)面相貼合。第三,首先使用醫(yī)用泡沫將指(趾)隔斷,從而防止肉芽粘連之后指(趾)并聯(lián)。其次使用絲線將負壓封閉引流材料與周圍的皮膚縫合起來,并保證負壓封閉引流材料覆蓋創(chuàng)面[2]。最后采用疊瓦法將半透膜粘貼在負壓封閉引流材料和引流管出口的創(chuàng)面上,使之封閉,并仔細檢查是否密封完好。
1.3評價指標: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對兩組患者的疼痛程度進行評估,評分越高表示疼痛越強烈;記錄兩組患者的創(chuàng)面愈合時間和肉芽生長時間。
1.4統(tǒng)計學分析:患者數(shù)據采用SPSS13.0統(tǒng)計軟件包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經比較,觀察組患者的創(chuàng)面愈合時間、肉芽生長時間均短于對照組,視覺模擬評分(VAS)明顯低于對照組,比較結果具有顯著差異性(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治療情況比較()
表1 兩組患者的治療情況比較()
組別 例數(shù) 創(chuàng)面愈合時間(d)肉芽生長時間(d) 視覺模擬評分(分)觀察組 52 19.8±3.1 8.6±3.2 1.77±0.56對照組 52 24.5±3.5 12.5±3.7 3.31±0.62 t - 7.2489 5.7490 13.2921 P - <0.05?。?.05?。?.05
深度手足燒傷患者需及時進行有效的治療,傳統(tǒng)的換藥治療已經不能滿足治療要求,且治療效果不太理想,因此臨床中逐漸使用其他方法進行治療。本次研究對比了傳統(tǒng)換藥療法和負壓封閉引流術結合皮瓣移植的治療效果,結果表明,采用后者進行治療的患者其創(chuàng)面愈合所用時間以及肉芽生長所用時間均更短,視覺模擬評分更低。這就提示,負壓封閉引流術結合皮瓣移植能夠有效促進創(chuàng)面愈合和肉芽生長,并減輕患者的疼痛感。負壓封閉引流技術在臨床中的應用較多,其作用為改善創(chuàng)面血液循環(huán)以促進肉芽組織生長、促進創(chuàng)面水腫消退以改善血管通透性、調節(jié)創(chuàng)面中膠原酶的活性以加速創(chuàng)面的愈合、負壓機械力促進修復細胞的增殖[3]。將它與皮瓣移植術結合使用,能夠顯著提高皮瓣移植的質量及效果。綜上所述,負壓封閉引流術結合皮瓣移植治療深度手足燒傷效果良好,值得推廣使用。
[1]劉柏林,黃曉紅.負壓封閉引流技術結合皮瓣移植治療深度手足燒傷[J].浙江創(chuàng)傷外科,2012,33(4):528-529.
[2]徐敏超,鄭瓊.皮瓣移植結合封閉式負壓引流修復下肢皮膚及軟組織缺損[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2012,57(53):10055-10056.
[3]劉東,梁運海.足部軟組織缺損修復中負壓封閉引流與皮瓣移植的應用[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2015,44(7):1136-1137.
R644
B
1671-8194(2016)26-006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