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明霞
(貴州省銅仁市思南縣人民醫(yī)院,貴州銅仁565100)
?論著/護理?
心血管內(nèi)科中應用床邊責任制護理的價值探討
周明霞
(貴州省銅仁市思南縣人民醫(yī)院,貴州銅仁565100)
目的分析和探討心血管內(nèi)科中應用床邊責任制護理的價值。方法選擇從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在本院心血管內(nèi)科施行床邊責任制護理的護理人員20例,共向76例患者提供護理服務,設(shè)為觀察組。選擇同期其他科室施行常規(guī)護理的護理人員25例,共向84例患者提供護理服務,設(shè)為對照組。觀察并對比兩組護理人員的成績得分以患者滿意度。結(jié)果施護前兩組護士考核評分無顯著差異(P>0.05)。施護后觀察組護士理論掌握程度、操作熟練程度、病情了解程度、與患者溝通效果得分均高于對照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48例非常滿意,28例滿意,無不滿意,滿意率100.0%。對照組患者32例非常滿意,43例滿意,不滿意9例,滿意率89.3%。觀察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在心血管內(nèi)科中應用床邊責任制護理能提高護理人員的綜合素材和護理滿意度,值得推廣應用。
心血管內(nèi)科;床邊責任制;護理;價值
床邊責任制護理是一種新的護理模式,綜合運用護理學、社會學、醫(yī)學、心理學等學科的相關(guān)知識,以便能為患者提供科學、系統(tǒng)的護理[1]。在床邊責任制護理模式中,每位護士都有自己的責任病床,使得護士更加貼近病人,提供了護士工作的積極性,有利于各項護理措施的及時有效落實,對提高護理質(zhì)量具有作用。心血管內(nèi)科疾病大多起病急、病程長、病情復雜[2],對護理質(zhì)量要求較高,這也是我院率先在心血管內(nèi)科推行床邊責任制護理的原因之一。
1.1一般資料
本次實驗以45例護理人員為研究對象,時間跨度從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其中心血管內(nèi)科護理人員20例,設(shè)為觀察組;其他科室護理人員25例,設(shè)為對照組。觀察組:19名女性,1名男性,年齡22-46歲,平均年齡為(30.5±1.5)歲;本科學習14例,大專學歷6例;副主任護師1例,主管護師3例,護師6例,護士10例。對照組:23名女性,2名男性,年齡23-47歲,平均年齡為(31.5±1.5)歲;本科學習16例,大專學歷7例;副主任護師1例,主管護師3例,護師9例,護士12例。兩組基線資料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觀察組患者76例,其中,42例男性,34例女性,年齡為51~79歲,平均年齡為(62.5±2.5)歲,病程為3個月~2年,平均病程為(1.2±0.1)年;對照組患者觀察組患者84例,其中,47例男性,37例女性,年齡為45~81歲,平均年齡為(63.0±3.0)歲,病程為5個月~2.5年,平均病程為(1.5±0.5)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性不明顯,P>0.05,無統(tǒng)計學意義。
1.2方法
對照組護理人員選擇常規(guī)護理干預,在常規(guī)護理干預基礎(chǔ)上,觀察組人員選擇床邊責任制護理干預,具體護理內(nèi)容如下:把40張病床進行標號,1-8號床位為第1組,9-16號床位為第2組,17-24號床位為第3組,25-32號床位為第4組,33-40號床位為第5組,每組先固定1名床邊護士,床邊責任護理人員由1名副主任護師和3名主管護師組成,其余護理人員正常排班。由于責任護理人員不參與夜間值班,夜間具體職責由床邊護士人員負責,緊急事件第一時間匯報,非緊急時間第二天匯總報告。白天確保每張床位有至少兩名護理人員。配備專門的治療、給藥護士。排班時注意各項工作有效銜接,比如中午用餐實行輪替法,錯開用餐時間;實行人性化的輪休制度,規(guī)定連續(xù)工作一定日期后強制休息。床邊護士對患者全面負責,根據(jù)患者具體的病情制定針對性的護理計劃,督促患者囑醫(yī)囑,督促其他護士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加強新近護士的教育,協(xié)作副主任護師和主管護士對病區(qū)進行管理[3]。
1.3觀察指標
考核評分:施行護理前以及施行3個月后對護士進行理論考核和技術(shù)考核,包括理論掌握程度、操作熟練程度、病情了解程度、與患者溝通效果。
1.4統(tǒng)計學方法
本次實驗以P<0.05表示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用t、χ2檢驗組間比較,用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計量資料,用n/%表示計數(shù)資料,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20.0處理統(tǒng)計數(shù)據(jù)。
2.1兩組護士考核評分評分比較
施護前兩組考核評分無顯著差異(P>0.05)。施護后觀察組理論掌握程度、操作熟練程度、病情了解程度、與患者溝通效果得分均高于對照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1。
表1 兩組護士考核評分評分比較(±s)
表1 兩組護士考核評分評分比較(±s)
注:兩組間差異用*表示P<0.05。
組別 理論掌握程度 操作熟練程度 病情了解程度 與患者溝通效果觀察組對照組施護前23.4±2.5 23.5±2.4施護后97.4±3.6*89.0±4.8施護前75.5±1.3 85.6±1.2施護后95.5±1.2 89.4±2.1施護前76.7±1.4 76.8±1.3施護后96.7±1.3*90.1±4.4施護前69.7±2.2 69.8±2.1施護后89.7±2.1*84.5±8.1
2.2兩組患者的臨床資料及護理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患者48非常滿意,28例滿意,無不滿意,滿意率100.0%。對照組患者32例非常滿意,43例滿意,不滿意9例,滿意率89.3%。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1床邊責任制護理能促進護理人員主動提升自身業(yè)務水平
在床邊責任制護理下每個護理人員都有自己負責的患者,為了確?;颊卟∏槟艿玫接行У目刂?,護理人員要對疾病以及治療方法有一個充分的認識,只有這樣才能向患者提供有針對的護理。在這種情況下,護理人員會主動學習相關(guān)的知識和技能。此外,護理人員不僅要向患者負責,還負責向該患者的其他護理人員提供建議和指導,確保整體護理水平的提升,這使得護理人員相互學習,共同提高。對于護理中出現(xiàn)的問題,負責同一患者的所有護士可共同解決,在解決問題的工程中大家又能學習到新的工作方法[4]。在本次研究中,施護前兩組護士考核評分無顯著差異(P>0.05)。施護后觀察組護士理論掌握程度、操作熟練程度、病情了解程度、與患者溝通效果得分均高于對照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上述觀點一致。
3.2床邊責任制護理能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
在床邊責任制護理下一個患者從從入院到出院由固定的一個或多個護士全程負責一個患者,這非常有利于護士與患者相互了解,增加互信。與傳統(tǒng)的護理模式相比,床邊責任制護理模式下的護理人員不需要了解科室所有患者的病情以及護理方法,這極大地降低護士工作難度和工作量,有利于工作積極性的提升。而護理人員工作是否積極主動直接影響護理質(zhì)量[5]。在本次研究中,觀察組患者48例非常滿意,28例滿意,無不滿意,滿意率100.0%。對照組患者32例非常滿意,43例滿意,不滿意9例,滿意率89.3%。觀察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上述觀點一致??偟膩碚f,在心血管內(nèi)科中應用床邊責任制護理能提高護理人員的綜合素材和護理滿意度,值得推廣應用。
[1] 涂麗霞,王靜,陳冬英等.床邊責任制護理在心血管內(nèi)科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2,09(20):28-29.
[2]Giampaoli Simona,Palmieri Luigi,Donfrancesco Chiara,et al. CardiovascularhealthinItaly.Ten-yearsurveillanceof cardiovasculardiseasesandriskfactors:Osservatorio Epidemiologico Cardiovascolare/HealthExaminationSurvey[J]. Europe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Cardiology,2015,22(2 suppl),9-37.
[3] 侯英莉.床邊責任制護理在心血管內(nèi)科中的應用[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4,(18):157-159.
[4] 方志華.探討床邊責任制護理在心血管內(nèi)科中的應用[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4,(2):281-282.
[5] 彭敬福.探討在心血管內(nèi)科施行床邊責任制護理的臨床效果[J].當代醫(yī)藥論叢,2014,(4):209-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