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建軍,童鐸
1.建德市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浙江 建德 311612;2.建德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浙江 建德 311600
參麥注射液聯(lián)合常規(guī)西藥治療對慢性肺源性心臟病患者心肺功能的影響
肖建軍1,童鐸2
1.建德市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浙江 建德 311612;2.建德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浙江 建德 311600
目的:觀察參麥注射液聯(lián)合常規(guī)西藥治療對慢性肺源性心臟病患者心肺功能及血清學指標的影響。方法:回顧本院102例氣陰兩虛證慢性肺源性心臟病患者的病例資料,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51例。對照組采用強心、利尿及擴張血管等藥物治療,觀察組于對照組的治療基礎上聯(lián)合參麥注射液治療。觀察2組治療前后肺功能指標[1秒用力呼氣容積(FEV1)、最大肺活量(FVC)、1秒用力呼氣量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肺動脈壓(PAP)]、心功能指標[舒張早、晚期血流E峰、A峰峰值速度,舒張早、晚期三尖瓣環(huán)運動峰值速度Ve、Va]及血清學指標[白細胞介素-6(IL-6)、白細胞介素-8(IL-8)、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的變化;記錄2組治療期間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結果:治療前,2組FEV1、FVC、FEV1/ FVC、PAP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2組FEV1、FVC、FEV1/FVC、PAP均較治療前改善(P<0.05),觀察組的4項肺功能指標均優(yōu)于對照組(P<0.05)。治療前,2組舒張早、晚期血流E峰、A峰峰值速度,舒張早、晚期三尖瓣環(huán)運動峰值速度Ve、Va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2組E峰、Ve均較治療前升高(P<0.05),A峰、Va均較治療前下降(P<0.05);觀察組的E峰、Ve均高于對照組(P<0.05),A峰、Va均低于對照組(P<0.05)。治療前,2組IL-6、IL-8、TNF-α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2組IL-6、IL-8、TNF-α水平均較治療前下降(P<0.05),觀察組3項血清學指標水平均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采用參麥注射液聯(lián)合常規(guī)西藥治療氣陰兩虛證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可改善患者的心肺功能及血清學指標,且安全性高。
慢性肺源性心臟??;氣陰兩虛證;參麥注射液;心功能;肺功能;血清學指標
DOI:10.13457/j.cnki.jncm.2016.10.011
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多因慢性支氣管炎伴肺氣腫發(fā)展而來。臨床常采用西藥治療,盡管制訂了一系列規(guī)范性治療方案,但大多數(shù)患者的病情仍難以控制,易反復發(fā)作。中醫(yī)對該病的認識歷史悠久,治療上已取得一定成效。為了觀察中西醫(yī)結合治療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對患者心肺功能的改善作用,本研究采用參麥注射液聯(lián)合常規(guī)西藥進行治療,結果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選取本院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02例慢性肺源性心臟病患者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51例。對照組男32例,女19例;年齡41~68歲,平均(58.8±3.2)歲;心功能分級:Ⅰ級22例,Ⅱ級18例,Ⅲ級11例。觀察組男30例,女21例;年齡40~65歲,平均(58.5±3.0)歲;心功能分級:Ⅰ級20例,Ⅱ級18例,Ⅲ級13例。2組性別、年齡及心功能分級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納入標準符合《內科學》[1]中慢性肺源性心臟病的診斷標準,經(jīng)心電圖及超聲心電圖等檢查確診;符合《中醫(yī)內科學》[2]中氣陰兩虛證的辨證標準:癥見氣短乏力、咳嗽、咯痰、心悸、多夢、喘息,活動時加重,舌淡,脈細沉;年齡40~80歲;患者同意參與本研究,簽署知情同意書。
1.3排除標準患嚴重肝腎功能障礙或精神疾病者;患代謝性疾病、先天性心臟病、嚴重感染、惡性腫瘤以及重度呼吸衰竭等病者;過敏體質者。
2.1對照組根據(jù)患者病情,給予強心、利尿及擴張血管等基礎治療。曲美他嗪[施維雅(天津)制藥有限公司],每天口服3次,每次20 mg;波生坦(加拿大Patheon Inc.),每天口服2次,每次62.5 mg。共治療3周。
2.2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加用參麥注射液(正大青春寶藥業(yè)有限公司,規(guī)格:每瓶100 mL)靜脈滴注,每天1次,每次1瓶。共治療3周。
3.1觀察指標①觀察2組治療前后的肺功能[1秒用力呼氣容積(FEV1)、最大肺活量(FVC)、1秒用力呼氣量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肺動脈壓(PAP)]及心功能指標[舒張早、晚期血流E峰、A峰峰值速度,舒張早、晚期三尖瓣環(huán)運動峰值速度Ve、Va]的變化。采用日本福田ST-75型肺功能測定儀測定肺功能指標;采用美國惠普8500型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檢測心功能指標。②觀察2組治療前后血清學指標[白細胞介素-6(IL-6)、白細胞介素-8(IL-8)、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的變化??崭钩槿』颊哽o脈血5 mL,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進行檢測。③觀察2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
3.2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17.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4.12組治療前后肺功能指標比較見表1。治療前,2組FEV1、FVC、FEV1/FVC、PAP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2組FEV1、FVC、FEV1/FVC、PAP均較治療前改善(P<0.05),觀察組的4項肺功能指標均優(yōu)于對照組(P<0.05)。
表1 2組治療前后肺功能指標比較(x±s,n=51)
4.22組治療前后心功能指標比較見表2。治療前,2組舒張早、晚期血流E峰、A峰峰值速度,舒張早、晚期三尖瓣環(huán)運動峰值速度Ve、Va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2組E峰、Ve均較治療前升高(P<0.05),A峰、Va均較治療前下降(P<0.05);觀察組的E峰、Ve均高于對照組(P<0.05),A峰、Va均低于對照組(P<0.05)。
表2 2組治療前后心功能指標比較(x±s,n=51) cm/s
4.32組治療前后血清學指標比較見表3。治療前,2組IL-6、IL-8、TNF-α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2組IL-6、IL-8、TNF-α水平均較治療前下降(P<0.05),觀察組3項血清學指標水平均低于對照組(P<0.05)。
表3 2組治療前后血清學指標比較(x±s,n=51) ng/L
4.42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治療期間,2組均無明顯不良反應情況發(fā)生。
中醫(yī)學認為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屬肺痿、肺脹、喘咳、痰飲等范疇。病變首先在肺,繼則影響脾、腎,后期病及于心。病理性質多屬本虛標實,氣陰兩虛證是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常見證型之一,治療應以益氣養(yǎng)陰生津為主?,F(xiàn)代醫(yī)學研究表明慢性肺源性心臟病的病理過程中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微循環(huán)障礙、機體免疫力低下、心肺功能受損等情況。本研究所用參麥注射液是由紅參和麥冬共同制成的中藥制劑,其中人參可大補元氣,安神益智[3];麥冬可潤肺養(yǎng)陰生津。兩者合用可奏益氣養(yǎng)陰生津之效?,F(xiàn)代藥理學研究顯示,參麥注射液可增加人體冠狀動脈供血,改善微循環(huán)障礙等[4]。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2組肺功能、心功能及血清學指標均優(yōu)于同組治療前(P<0.05),觀察組的心功能、肺功能及血清學指標均優(yōu)于對照組(P<0.05)。提示參麥注射液聯(lián)合常規(guī)西藥治療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肺功能,抑制炎癥因子表達。
綜上所述,參麥注射液聯(lián)合常規(guī)西藥治療氣陰兩虛證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肺功能,抑制炎癥因子表達,且治療期間用藥安全,值得臨床借鑒。
[1]陸再英,鐘南山.內科學[M].7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8:262.
[2]周仲瑛.中醫(yī)內科學[M].2版.北京: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2007:446.
[3]尹麗麗.人參的藥理作用及現(xiàn)代研究進展[J].中醫(yī)臨床研究,2013,5(5):122.
[4]胡翠燕.參麥注射液聯(lián)合貝那普利對慢性肺源性心臟病患者超氧化物歧化酶與血液流變學指標的影響[J].中國中醫(yī)急癥,2013,22(2):220.
(責任編輯:吳凌,劉迪成)
R541.5
A
0256-7415(2016)10-0027-02
2016-06-17
肖建軍(1982-),男,主治醫(yī)師,主要從事內科臨床診療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