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露 戴田田 張 婷 葉雅芬 劉芝翠 潘 萌 徐蓮英
?
·臨床護理·
復發(fā)性天皰瘡患者頭面部皮損的護理
周露1戴田田2張婷1葉雅芬1劉芝翠1潘萌1徐蓮英1
對62例天皰瘡患者在維持原系統(tǒng)治療的基礎上,采用清創(chuàng)、濕敷、搽藥等護理方法進行頭面部皮疹創(chuàng)面護理,包括清創(chuàng)、濕敷及外用藥膏,患者局部皮損均有明顯改善。
天皰瘡;頭、面部皮損護理
天皰瘡是一類器官特異性自身免疫性大皰性皮膚病,臨床上主要分為尋常型天皰瘡和落葉型天皰瘡兩種類型,皮損常累及口腔、咽、喉、食管、外陰、肛門等處黏膜和胸、背、頭頸等處皮膚,嚴重者可泛發(fā)全身。其典型皮損為外觀正常皮膚上或在紅斑基礎上發(fā)生的水皰或大皰,皰壁薄,尼氏征陽性[1,2],易破形成糜爛面,滲液較多,可結痂,皮損愈合后可留有色素沉著。天皰瘡具有慢性、復發(fā)性等特點,如不及時治療可危及生命[3]。近年來發(fā)現復發(fā)性天皰瘡患者頭、面部皮疹復發(fā)率較高,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和心理狀態(tài)。在診治復發(fā)性天皰瘡患者的過程中,較高比例患者的創(chuàng)面培養(yǎng)顯示金黃色葡萄球菌、光滑假絲酵母菌等細菌。因此如果加大糖皮質激素的劑量,不僅無法控制皮疹,而且會加重其不良反應,威脅患者的生命。如何對患者復發(fā)的皮損進行評價,并積極加強局部的護理對提高療效,減少不良反應具有重大意義[4]。我科采用特殊的局部治療措施,針對頭、面部皮疹進行處理,取得了良好效果。
1.1對象選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學醫(yī)學院附屬瑞金醫(yī)院皮膚科就診的62例頭、面部復發(fā)的天皰瘡患者,根據患者臨床表現、自身抗體檢測、組織和免疫病理明確診斷。62例患者中,男34例,女28例,年齡20~98歲,平均(53.66±15.24)歲。
1.2方法所有患者均在維持原系統(tǒng)治療的基礎上,采用清創(chuàng)、濕敷、搽藥等頭、面部護理方法進行創(chuàng)面護理,觀察臨床護理療效。
2.1頭皮護理天皰瘡患者的頭部由于毛發(fā)的影響,護理難度較大,因此在對患者健康宣教過程中,強調剪除頭發(fā)的重要性,囑患者將頭發(fā)剪除,積極配合治療以便達到較好的護理效果(剪發(fā)過程中注意勿傷及頭皮)。剪除頭發(fā)暴露頭皮后,協(xié)助患者清洗頭部, 去除頭皮上的痂皮和污垢,以減少細菌生長繁殖,忌強行去除痂皮,以免創(chuàng)面擴大、引起出血和疼痛等。結痂處,先用紗布蘸取石蠟油擦拭使痂皮濕潤,用鑷子夾去即將脫落的痂皮,避免用力撕拉;無法整體去除的痂皮用剪刀剪去周邊痂皮。結痂較多難以處理時,用紗布浸以石蠟油,以不滴水為宜,對患者頭皮進行濕敷以軟化痂皮,再用鑷子輕輕夾去。告知患者禁用手拔脫,待其自行脫落。頭部的大水皰用OT無菌注射器針頭在水皰底部抽盡皰液,避免因抽吸力量過大或針頭過粗造成局部損傷[2]。皰液吸凈后拔出針頭,外涂復方多粘菌素B軟膏預防和治療創(chuàng)面感染。小水皰給予保護,防止破損,可以讓其自行吸收。圖1為頭皮護理前后對比圖,2周后皮損明顯好轉。
2.2面部護理
2.2.1顏面部的皮損特別需要引起護理人員的重視?;颊叱R驗槊娌科p影響形象而強行撕拉尚未脫落的痂皮,不僅引起出血和疼痛,愈合較慢,也增加了感
護理前護理治療2周后
圖1天皰瘡患者頭部護理前后對比
染機會。顏面結痂處,囑患者切勿撕拉,堅持每日早晚溫水洗臉,清潔臉部污垢和油脂,用彎鑷夾去即將脫落的痂皮,涂以金霉素軟膏預防和治療創(chuàng)面感染。皮損較大伴較多滲出時,先用生理鹽水濕敷,濕敷時將紗布疊起4~6層,剪成面膜的形狀,敷于患者面部,確保露出鼻孔處保持患者呼吸順暢,避免紗布遮住鼻腔引起呼吸困難。
2.2.2口唇護理天皰瘡患者累積口腔黏膜易形成糜爛面,并且向嘴唇四周蔓延,常因為劇烈疼痛和咬合受限,影響患者的進食和交流。對于口唇護理,囑患者保持口腔衛(wèi)生,每日行口腔護理2次,護理時注意觀察口腔內糜爛面的部位、深度、有無白色念珠菌感染等,如有念珠菌感染用酮康唑加生理鹽水漱口。同時囑患者每日飯前飯后使用5%碳酸氫鈉和復方甲硝唑漱口液交替漱口,4~6次/d;對于疼痛嚴重者,囑其用0.9%生理鹽水500 mL加地塞米松25 mg和2%利多卡因60 mL漱口緩解疼痛和進行治療;若伴有口腔內細菌或真菌感染,囑患者使用0.9%生理鹽水500 mL加地塞米松25 mg和慶大霉素24萬U漱口,以抗感染;口唇處有破損結痂者,用沾有石蠟油的紗布輕輕擦拭軟化痂皮,避免用力撕拉引起出血和疼痛,痂皮去除后外涂金霉素軟膏,防止口唇干裂出血和感染。
2.2.3眼部護理眼瞼處有結痂或者分泌物時,消毒雙手后(避免細菌感染),用蘸生理鹽水的棉簽將眼角處的膿性分泌物輕輕擦除。每日2小時用左氧氟沙星眼藥水滴眼睛,囑患者忌揉捏眼睛,避免用眼過度,加重眼睛的負擔,同時保持室內光線強度適宜,避免光線過強,傷害眼睛。每日睡前將金霉素眼膏涂在棉簽頭部,輕輕涂于患者眼睛內、眼角和眼尾處,結痂出血處多用眼膏涂抹,動作輕柔,避免引起患者疼痛。封眼完畢后,幫助患者關閉床頭燈,囑患者安心睡眠。每日睡前封眼不僅可以除去分泌物和壞死滲出物預防感染,還可以預防眼角膜的黏連。
2.2.4耳朵、鼻黏膜護理耳內鼻內黏膜破損結痂,不僅影響聽力和呼吸,還易引起出血感染。用沾有金霉素眼膏的棉簽反復浸潤鼻腔,使痂皮軟化,以至脫落,不能自行脫落的痂皮用鑷子慢慢夾出,切勿用力撕拉。用棉簽蘸取金霉素軟膏涂抹在耳內和鼻黏膜破損處,注意動作輕柔以免引起患者不適。耳廓以生理鹽水濕敷除去黑色痂皮,用凡士林紗布包裹,以防皺褶處黏連。
一周后皮損明顯好轉(圖2)。
護理前護理治療1周后
圖2天皰瘡患者面部護理治療前后對比
2.3心理護理天皰瘡病程長、反復發(fā)作以及嚴重皮損引起的疼痛和活動受限,不僅加重了患者的身心負擔,漫長的康復過程往往會使患者失去堅持治療的信心,出現悲觀、煩躁、抑郁、焦慮的情緒,甚至出現放棄治療的消極念頭。因此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進行正確的健康教育和家庭支持是提高患者戰(zhàn)勝疾病信心、減輕心理障礙的有效方法。因此,護理人員要關心體貼患者,語氣緩和,態(tài)度溫和,不斷地安慰和鼓勵患者,并且多與患者家屬交流,讓患者主動積極配合治療。同時,組織一些天皰瘡康復病友與患者交流,以其康復案例教育鼓勵患者,堅定其繼續(xù)治療的信心。心理護理可提高患者治療效果,降低復發(fā)率,減少治療用藥,從而提高患者生活質量[6]。
2.4健康教育天皰瘡通過治療可以控制和緩解,但極易復發(fā)?;颊叱鲈汉髴瘁t(yī)囑繼續(xù)口服糖皮質激素和免疫抑制劑,嚴格按時按量用藥,不可擅自停藥或減量,以免引起反跳現象。由于創(chuàng)面滲出易引起低蛋白血癥,囑患者多進食高蛋白高纖維素易消化食物,如:瘦肉、蛋類、牛奶等,同時忌辛辣、煙、酒,避免過于勞累,保持充足睡眠,適當進行鍛煉。有的患者愈后留有瘢痕或色素斑,囑患者正確認識,保持樂觀積極的心態(tài),發(fā)展自身興趣愛好,提高生活信心。定期隨訪復診,一旦發(fā)現復發(fā),及時就診。
62例患者經過頭、面部皮膚護理皮損均有效改善,其中40例面部皮損痊愈出院,痊愈比例達64.5%。因此,在頭、面部皮疹復發(fā)的天皰瘡患者中,加強局部的特殊護理對創(chuàng)面的改善和痊愈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顯著提高臨床療效。
復發(fā)性天皰瘡患者頭、面部皮疹具有較高的復發(fā)率,對患者的生活質量和心理狀態(tài)均產生了嚴重影響。其皮損常累及頭面部各處黏膜和皮膚,易破形成糜爛面,造成皮膚保護屏障的破壞,也大大增加了感染的風險,嚴重影響了皮損的修復和愈合。天皰瘡的治療多用糖皮質激素類藥物或聯(lián)合免疫抑制劑,然而糖皮質激素類藥物的長期使用會引起一系列不良反應,如感染、消化道潰瘍、骨質疏松、傷口愈合不良等[7];另外環(huán)磷酰胺等免疫抑制劑長期應用也可能引起出血性膀胱炎、胃腸道反應、骨髓抑制等[8]。因此臨床僅依賴糖皮質激素的劑量或免疫抑制劑,不僅無法控制皮疹,而且會加重糖皮質激素的不良反應,威脅患者的生命。我科在嚴格配合醫(yī)囑治療的基礎上,對62例天皰瘡復發(fā)患者頭、面部皮損根據其復發(fā)部位分別進行多樣化的清創(chuàng)、濕敷、搽藥等護理方法進行護理,同時配合及時有效的心理護理和健康宣教,64.5%的患者痊愈出院,達到了非常顯著的臨床療效,也縮短了病程。因此,對復發(fā)患者的皮損進行早期準確的評估,并積極加強局部的護理,是臨床治療復發(fā)性天皰瘡頭面部皮損的重要輔助手段,對提高創(chuàng)面的修復和痊愈,減少糖皮質激素、免疫抑制劑等副作用具有重大的意義。
[1] Santoro FA, Stoopler ET, Werth VP. Pemphigus[J]. Dent Clin North Am,2013,57:597-610.
[2] Edgin WA, Pratt TC, Grimwood RE. Pemphigus vulgaris and paraneoplastic pemphigus[J]. Oral Maxillofac Surg Clin North Am,2008,20:577-584.
[3] Sitaru C, Zilikens D. Mechanisms of blister induction by autiantibodies[J]. Exp Dermaol,2005,14:861-875.
[4] Pena SB1, Guimar?es HC, Bassoli SR, et al. Nursing diagnoses in pemphigus vulgaris: a case study[J]. Int J Nurs Knowl,2013,24(3):176-179.
[5] 周露,張婷,葉雅芬.大皰性類天皰瘡外用糖皮質激素治療的規(guī)范護理[J].中國麻風皮膚病雜志,2013,29(7):459-460.
[6] 許璧瑜,歐樹玉,蔡金輝.住院天皰瘡30例的心理狀態(tài)分析及治療[J]. 醫(yī)藥世界,2009,5:186-187.
[7] Savn J. The events leading to the death of patients with pemphigus and pemphigoid[J]. Br J Dermatol,1979,101(5):521-534.
[8] 陽美艷.環(huán)磷酰胺沖擊治療尋常型天皰瘡的毒副作用觀察及護理[J].當代護士,2011,2:90-91.
(收稿:2015-06-29修回:2015-07-14)
Care of the lesions on head and face in the patients with recurrent pemphigus
ZHOULu1,DAITiantian2,ZHANGTing1,YEYafen1,LIUZhicui1,PANMeng1,XULianying1.
1DepartmentofDermatology,RuiJinHospital,ShanghaiJiaoTongUniversitySchoolofMedicine,Shanghai200025,China; 2DevelopmentAreaHospitalofWujiangTraditionalChineseHospital,Suzhou215221,China
XULianying,E-mail:xly20304@rjh.com.cn.
Sixty two patients with pemphigus were treated with debridement, hydropathic compress and topical ointment on head and face based on the treatment of systemic drugs. The lesions on head and face were improved.
pemphigus; nursing of lesions on head and face
1上海交通大學醫(yī)學院附屬瑞金醫(yī)院皮膚科,上海,200025
2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qū)中醫(yī)醫(yī)院開發(fā)區(qū)醫(yī)院,蘇州,215221
徐蓮英,E-mail:xly20304@rj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