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濤 張秋東 李惠青 蔣杉杉
新型混合學習模式下微信公眾平臺學習資源設計*
□汪濤張秋東李惠青蔣杉杉
隨著網(wǎng)絡信息技術的快速發(fā)展,依托遠程教育網(wǎng)絡平臺的系統(tǒng)化學習與依托微信公眾平臺為代表的移動學習正相互融合,逐漸順應了新形勢下混合學習的發(fā)展趨勢,形成了新型混合學習模式。兩類平臺融合的關鍵在于學習資源的有效整合,使各類資源優(yōu)勢互補,以適應成人學習者學習方式的革新,進而促進成人學習者的學習成效。遠程教育網(wǎng)絡平臺歷經(jīng)多年發(fā)展已相對成熟,能基本滿足成人學習者的遠程學習需求,在新型混合學習模式下仍占主導地位。隨著微信公眾平臺教育功能的發(fā)掘應用而成為移動學習平臺的后起之秀,平臺契合了成人學習者泛在性的學習環(huán)境和碎片化的學習特點,逐漸成為成人學生進行遠程教育的必要補充。然而,與發(fā)展相對成熟的遠程教育網(wǎng)絡平臺學習資源相比,微信公眾平臺的學習資源存在重復建設、表現(xiàn)形式單一、缺乏教學設計支持和交互性不強等問題。因此,在整合兩類平臺的資源時,應遵循差異性原則、統(tǒng)一管理原則、貫通使用原則、理論與實踐并重原則,通過對遠程教育網(wǎng)絡平臺學習資源結構和內(nèi)容的解析,建立課程學習資源庫,進而甄選出適合微信公眾平臺的學習資源,選擇適合微信公眾平臺的資源呈現(xiàn)方式,按課程需求設計相應模塊,從而達到兩類平臺資源的優(yōu)勢互補。
混合學習;移動學習;資源設計;遠程教育網(wǎng)絡平臺;微信公眾平臺
遠程教育網(wǎng)絡平臺是成人學習者進行遠程學習的重要平臺,歷經(jīng)多年發(fā)展已相對成熟。遠程教育平臺積累了相當豐富的學習資源,成人學習者可以瀏覽各種類型的教學資源,系統(tǒng)化學習課程知識(曹賽等,2014)。近年來,隨著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的高速發(fā)展和移動終端設備的快速普及,移動學習作為一種新型的學習模式,契合了成人學習者泛在性的學習環(huán)境和碎片化的學習特點,逐漸成為遠程教育的必要補充。其中,以微信公眾平臺為代表的社會媒體,借助便捷的操作、高效的交流和精準的推送逐步為教育學界所關注,成為移動學習平臺的后起之秀。
微信公眾平臺是騰訊公司推出的微信系統(tǒng)的重要模塊之一,自2012年8月推出以來,主要為名人、政府、媒體和草根一族等擴大影響力而開展自媒體服務(柳玉婷,2013)。可以看出,微信公眾平臺設立之初并沒有針對教育行業(yè)。但伴隨微信公眾平臺功能的完善,微信公眾平臺的教育功能逐步被挖掘,相關研究也逐漸增多。當前微信公眾平臺的教育應用研究主要集中在微信公眾平臺的功能優(yōu)勢討論和學習模式構建兩方面,而基于微信公眾平臺的資源設計研究則相對較少,其中以陳峰和李娜的研究較有代表性:陳峰從微型學習理論入手,根據(jù)微型移動學習的特點構建了基于微信公眾平臺的微型學習資源的設計模型(陳峰,2014);李娜等運用分布式認知理論、聯(lián)通主義和魚塘理論,結合微信公眾平臺的功能模塊,認為微學習資源的設計應根據(jù)學習主題、學習者分析和情境的不同,選擇合適的學習資源素材(李娜等,2014)。總體來說,當前研究主要著眼于移動學習的微型學習理論和基于微信公眾平臺自身特點來談資源設計和開發(fā),并沒有涉及到與已有學習資源的整合和遷移問題。
就現(xiàn)有微信公眾平臺的資源設計與開發(fā)現(xiàn)狀而言,其教育功能定位缺乏專業(yè)性和針對性,體現(xiàn)出諸如學習資源重復建設,知識點呈現(xiàn)形式單一,知識點之間沒有很強的邏輯關系,教學設計環(huán)節(jié)缺等問題。有鑒于此,研究將探討新型混合學習模式下將遠程教育網(wǎng)絡平臺現(xiàn)有的學習資源整合遷移至微信公眾平臺的原則和流程,進而為微信公眾平臺學習資源設計提供一條新的研究路徑。
1.微型學習理論
微型學習理論由奧地利學習研究專家林德納提出,他認為微型學習是一種基于微型內(nèi)容和微型媒體的、存在于新媒體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新型學習模式。速溶知識、松散的分布式知識和聯(lián)通新知識是微型學習知識的重要特點。研究中的微型學習是指基于微信公眾平臺這一新興的社會媒體,成人學習者從微信公眾平臺獲取學習資源,從而實現(xiàn)學習目標,達成學習任務。微信公眾平臺的教育功能歷經(jīng)發(fā)展,已經(jīng)可以通過內(nèi)容推送、關鍵字自動回復、問題解答和資料分享等模塊來實現(xiàn)微型學習的功能。由于成人學習模式碎片化的特點,一次集中注意力的時間一般不超過10分鐘,因此在針對微信公眾平臺等移動學習媒介設計學習資源時,要注意學習資源的微型化問題。特別是在整合原有遠程教育網(wǎng)絡平臺學習資源的時候,要將原有的學習資源分割成微型的知識點和學習片段。
2.聯(lián)通主義理論
聯(lián)通主義理論的代表人物西門思(Siemens)認為學習是聯(lián)接專門節(jié)點和信息源的過程(王佑鎂等,2006)。聯(lián)通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在應用新的學習技術時,學習者的學習方式和目的也應發(fā)生改變。(陳峰,2014)。聯(lián)通主義學習觀強調(diào)個人獲取最新資訊、改變決策和區(qū)分信息重要程度等能力的重要性,認為個人知識網(wǎng)絡是構成各組織和機構知識網(wǎng)絡的基礎,學習者的學習優(yōu)勢可以通過各組織和機構的知識網(wǎng)絡的回饋來完成。因此聯(lián)通主義學習觀把學習情境視野放置于網(wǎng)絡社會結構變遷來考慮,認為學習活動是一個不斷聯(lián)接的過程,是關系和節(jié)點在知識網(wǎng)絡結構中的重新構建(王佑鎂等,2006)?;谖⑿殴娖脚_展開的移動學習正是個人在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環(huán)境下結構化聯(lián)接各個微型學習資源的微型學習。聯(lián)通主義學習觀提出的“聯(lián)結能力”也正是微型學習所倡導的,因此在整合遷移遠程教育網(wǎng)絡平臺學習資源到微信公眾平臺時,要注意學習資源的結構和形式重組,突出知識點的連接,以適應微信公眾平臺的學習特點。
3.新型混合學習模式
混合學習(Blended Learning)是結合傳統(tǒng)學習方式和數(shù)字化或網(wǎng)絡化(E-Learning)學習的優(yōu)勢,既要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又要體現(xiàn)學習者作為學習過程主體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何克抗,2004)。一般來說,傳統(tǒng)學習方式是指面授教學模式,但就本研究而言,遠程教育網(wǎng)絡平臺是成人學習者進行遠程學習的重要基礎,是相對傳統(tǒng)的學習方式;而依托微信公眾平臺開展的移動學習,則是相對新型的學習模式。伴隨著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的發(fā)展,遠程教育不再單純依靠發(fā)展成熟的遠程教育平臺,而更為契合成人學生學習需求和特點的微信公眾平臺逐漸成為遠程學習的有益補充。當前,以遠程教育網(wǎng)絡平臺為主、微信公眾平臺為輔的新型混合學習模式已在遠程教育領域推行。
混合學習模式設計可分為前端分析、活動與資源設計以及教學評價設計三個階段,其中活動與資源設計是最能體現(xiàn)混合學習特征的階段(黃懷榮等,2009)?;顒优c資源設計階段是混合學習模式設計中最為關鍵的階段,決定了混合學習能否成功開展(徐丹梅等,2015)。就新型混合學習模式而言,遠程教育網(wǎng)絡平臺的學習資源發(fā)展相對成熟,在資源設計和研發(fā)上積累了一定經(jīng)驗,而以微信公眾平臺為代表的移動學習平臺學習資源尚需形成一套規(guī)范有效的設計流程,因而基于微信公眾平臺的學習資源設計研究也就成為新型混合學習模式構建的關鍵點。值得注意的是,在新型混合學習模式研究中也不能完全脫離遠程教育網(wǎng)絡平臺現(xiàn)有的學習資源去單獨討論微信公眾平臺學習資源的設計。
混合學習理論強調(diào)針對通過信息傳遞通道的研究,即要根據(jù)不同的問題和需求運用不同方式解決問題,以實現(xiàn)付出最小化、收益最大化的目標(李克東等,2004)。近年來,對混合學習的關注重點已從理論研究轉向如何通過適當?shù)男畔鬟f通道更好地進行學習應用研究(徐梅丹,2015)。新型混合學習模式融合了遠程教育網(wǎng)絡平臺在系統(tǒng)化學習課程知識方面的優(yōu)點和微信公眾平臺碎片化、泛在性的學習優(yōu)勢,將兩種學習平臺之間的學習資源有效實現(xiàn)整合與遷移,其中既有可以相互轉換的部分,也有符合各自學習平臺特點的學習資源,以便學習者根據(jù)自身要求進行選擇和學習。
1.設計原則
在新型混合學習模式下,微信公眾平臺學習資源素材設計可以來源于遠程教育網(wǎng)絡平臺現(xiàn)有的學習資源。雖然從軟件技術方面可以借助ExMobi軟件的WMS組件實現(xiàn)從遠程教育平臺(WEB頁面)到微信公眾平臺的學習資源簡單整合,但是由于兩個平臺的設計理念和定位不同,因此學習資源不能從遠程教育網(wǎng)絡平臺直接照搬至微信公眾平臺,而應遵循以下四個方面的原則。
差異性原則。差異性原則是指在進行微信公眾平臺與遠程教育網(wǎng)絡平臺整合時,要考慮到新型混合學習模式下兩類平臺的學習目標、學習方法的異同,特別是要充分考慮依托微信公眾平臺進行移動學習的片段式特點。片段式移動學習資源的設計要求資源的呈現(xiàn)方式簡潔且概括性強,信息承載量小而精,要考慮學習者的心理特點和個性化特點(方海光等,2009)。遠程教育網(wǎng)絡平臺的學習資源不能全盤照抄到微信公眾平臺,而應對原有學習資源進行理論性和實踐性的劃分,并且根據(jù)移動學習的特點,重點將遠程教育網(wǎng)絡平臺上原有的偏重于應用的學習資源進行重組,整合對接至微信公眾平臺以適于移動學習,著力為成人學習者解決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對接到微信公眾平臺的學習資源應進行碎片化處理,在呈現(xiàn)方式和信息承載量也要進行恰當處理。
統(tǒng)一管理原則。新型混合學習模式下應統(tǒng)一建設課程學習資源庫,即由文字資料、視聽文件、IP課件、多媒體課件、網(wǎng)上教學輔導答疑等多種表現(xiàn)形式構成的教學資源庫。在新型混合學習模式下,微信公眾平臺的學習資源設計要立足于自身特點,充分結合遠程教育網(wǎng)絡平臺現(xiàn)有的優(yōu)質(zhì)學習資源,建立課程學習資源庫并實行統(tǒng)一管理。
貫通使用原則。新型混合學習模式課程學習資源庫建立之后,需要根據(jù)不同學習平臺的定位將學習資源庫里的知識點進行分類。微信公眾平臺可以針對遠程教育網(wǎng)絡平臺的學習資源進行分解和重構,如將網(wǎng)絡平臺的文字資料與視頻進行剪切、再編輯,并根據(jù)微信公眾平臺碎片化學習的特點,融入案例和分析,將學習重點和難點多次呈現(xiàn),由此達到同一知識點的數(shù)字化資源在不同教學平臺上貫通使用。
理論與實踐并重原則。成人學習者的學習需求大致可分為基本需求、發(fā)展需求和實踐需求?;拘枨笫侵笇W習者通過學習資源,從而通過課程考試并取得學歷的需求;發(fā)展需求是指提升自己專業(yè)素質(zhì)的需求;實踐需求就是學習者學以致用的需求(劉莉,2011)。新型混合學習模式下遠程教育網(wǎng)絡平臺和微信公眾平臺應根據(jù)自身平臺的特點設置不同的學習側重點。由于遠程教育網(wǎng)絡平臺有發(fā)展相對成熟的學習功能模塊和多樣的學習資源呈現(xiàn)形式,更適合于成人學習者進行課程理論和實踐知識的學習;微信公眾平臺契合成人學習者碎片化移動學習的特點,更適合于為成人學習者提供知識補充和技能培訓。所以,遠程教育網(wǎng)絡平臺和微信公眾平臺的學習資源側重點應有所區(qū)分,即遠程教育網(wǎng)絡平臺主要滿足成人學習者的基本需求,微信公眾平臺則在此基礎上滿足成人學習者的發(fā)展和實踐需求。因此,在微信公眾平臺整合遠程教育網(wǎng)絡平臺原有資源的時候,要從理論性和實踐性兩個方面對課程學習資源進行劃分,重點將遠程教育網(wǎng)絡平臺上原有的實踐性較強的學習資源通過整合編輯之后,歸由微信公眾平臺發(fā)布管理。
2.設計流程
新型混合學習模式下,微信公眾平臺學習資源設計的流程主要包括四個環(huán)節(jié)(如圖1所示)。
圖1 新型混合學習模式下微信公眾平臺學習資源設計的流程
(1)遠程教育網(wǎng)絡平臺學習資源結構和內(nèi)容解析
在新型混合學習模式中,要實現(xiàn)微信公眾平臺與遠程教育網(wǎng)絡平臺學習資源的整合,首先需要對遠程教育網(wǎng)絡平臺現(xiàn)有的學習資源從結構和內(nèi)容方面進行解析與歸類。在結構方面,需要分析遠程教育網(wǎng)絡平臺的學習模塊結構,明確各個學習模塊下學習資源內(nèi)部的組織結構,從中分揀出適合進行移動學習的學習資源模塊。在內(nèi)容方面,應根據(jù)學習資源內(nèi)容的不同,將現(xiàn)有遠程教育網(wǎng)絡平臺的學習資源分為基礎型知識和應用型知識,根據(jù)成人學習者移動學習的特點,重點將實踐性強的應用型知識進行重新設計并整合轉換至微信公眾平臺。
(2)建立課程學習資源庫
在新型混合學習模式下,建立課程學習資源庫,實現(xiàn)學習資源的共建共享,是微信公眾平臺與遠程教育網(wǎng)絡平臺實現(xiàn)資源對接的基礎。在遠程教育網(wǎng)絡平臺現(xiàn)有學習資源的基礎上,充分分析學習目標和學習內(nèi)容,并以課程類別、學習主題和知識點對學習資源進行三個層級的管理和導航。課程類別是最高的級別,下設多個學習主題,學習主題下由知識點按照邏輯結構組成(杜俊,2012)。由此建立結構清晰的課程學習資源庫,方便與微信公眾平臺的學習資源進行整合轉化。課程學習資源庫建成之后,還應對每個知識點的學習方式進行標簽化處理,以便學習者快捷地通過標簽進行資源分揀,從而提高資源整合的效率和學習者學習的效率。
(3)甄選微信公眾平臺的學習資源
在完成遠程教育網(wǎng)絡平臺學習資源結構和內(nèi)容解析、建立課程學習資源庫之后,需根據(jù)微信公眾平臺的功能模塊來甄選相應的學習資源。目前微信公眾平臺可以提供課前預習、課后學習、課程考核及課外訓練等功能,其主要通過四個模塊來實現(xiàn):課程內(nèi)容推送、關鍵詞查詢、一對一答疑和學習資料分享(徐梅丹,2015)。具體而言,從課程學習資源庫抽取適合移動學習的學習素材,按照學習資源的表現(xiàn)形式(文字、視頻、語音、課件等)和學習目的,選擇微信公眾平臺相應的學習模塊進行資源對接。比如,微信公眾平臺的課程內(nèi)容推送模塊可以由遠程教育網(wǎng)絡平臺的課程學習資源拆分而來,根據(jù)知識點的重要性和趣味性程度進行資源重構;關鍵詞查詢模塊可以由遠程教育網(wǎng)絡平臺的知識點和概念等相應學習資源轉化而來。
(4)微信公眾平臺學習資源的呈現(xiàn)設計
在甄選出微信公眾平臺的學習資源之后,需要對這些學習資源進行加工處理,將原先遠程教育網(wǎng)絡平臺上系統(tǒng)性的知識點分解為小塊的學習信息,并且以學習活動的設計為中心將相同知識點的信息有效組織在一個封閉的知識單元內(nèi),各個知識點與其前后知識點的邏輯關系要松散,這樣學習者才能在零散的時間里單獨完成某個知識點的學習(李浩君等,2014)。目前微信公眾平臺在上傳資源的格式上要求:圖片信息大小須在5M以內(nèi);語音文件大小不能超過30M,時長不能超過30分鐘;視頻文件不能超過20M,因此從課程學習資源庫甄選出的學習資源還需要重新按照微信公眾平臺的格式進行二次處理。此外,在處理碎片化資源格式的同時,還要充分考慮知識點的組織形式和邏輯關系,以使學習資源的呈現(xiàn)形式最佳。
圖2 新型混合學習模式下“管理學基礎課程學習”微信公眾平臺學習資源設計流程
本研究以“管理學基礎”這門課程為例,具體從新型混合學習模式構建、微信公眾平臺學習資源整合流程、微信公眾平臺學習資源評價三個方面來進行的設計實踐。
1.新型混合學習模式構建
“管理學基礎”是廣播電視大學管理類專科各專業(yè)方向的基礎課程,開設時間為每年春季學期,這是一門理論與實踐并重的課程,不僅注重學生對管理學原理、方法等理論知識的學習,也注重提升和培養(yǎng)學生的管理技能、素養(yǎng)。傳統(tǒng)的課程學習方式是成人學生以遠程教育網(wǎng)絡平臺學習為主,輔以一定課時的面授學習。
隨著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的發(fā)展,移動學習模式已進入實踐應用階段,傳統(tǒng)單一的學習模式將逐漸被多元的學習模式所替代。在當前的實踐背景下,遠程教育網(wǎng)絡平臺的學習仍占主導地位,構建新型混合學習模式的關鍵點在于微信公眾平臺的搭建和資源設計,而這兩者的前提則是對微信公眾平臺應用現(xiàn)狀的調(diào)查分析。研究采用調(diào)查問卷方式,以四川廣播電視大學2013級200名成人學生為調(diào)查對象,開展了微信公眾平臺的應用現(xiàn)狀調(diào)查。調(diào)查共發(fā)放200份問卷,有效回收173份。采用SPSS19.0統(tǒng)計軟件對回收的有效問卷進行統(tǒng)計,結果顯示:85%的學生知道微信公眾平臺,52%的學生每周查看三次以上微信公眾平臺的推送信息;經(jīng)常關注的微信公眾平臺有生活百科類(12%)、新聞類(36%)、搞笑類(22%)、學習類(19%)和其他類(11%)。調(diào)查分析還發(fā)現(xiàn),微信公眾平臺在成人學習者中應用程度較高,具備通過微信公眾平臺進行移動學習的基礎;成人學習者關注微信公眾平臺發(fā)布的信息偏向?qū)嵱眯院腿の缎暂^強的內(nèi)容。因此,在設計微信公眾平臺學習資源時要注重資源表現(xiàn)形式的多樣性,同時要充分考慮到學習內(nèi)容的實用性和趣味性。
在前期調(diào)研的基礎上,我們搭建了名為“管理學基礎課程學習”的微信公眾平臺,并在成人學習者當中進行添加關注。通過微信公眾平臺,成人學習者可以隨時隨地進行碎片式學習,這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更好地彌補遠程教育網(wǎng)絡平臺在學習時間和學習環(huán)境上帶來的限制。
由此,我們構建了以成人遠程教育網(wǎng)絡平臺為主、微信公眾平臺為輔的新型混合學習模式。在該學習模式中,成人學習者通過遠程教育網(wǎng)絡平臺進行系統(tǒng)化的課程學習,而通過微信公眾平臺為代表的移動學習平臺則提供了碎片化的學習信息,滿足了成人學習者隨時隨地進行學習的需求。
2.微信公眾平臺學習資源整合流程
(1)對遠程教育網(wǎng)絡平臺學習資源進行分類
就四川電大的具體實踐情況而言,當前“管理學基礎”課程主要是依托四川電大成人高等學歷教育教學平臺完成。對現(xiàn)有學習資源的分類主要從結構和內(nèi)容兩方面進行分析:從學習資源結構來看,四川電大成人高等學歷教育教學平臺包括課程學習、互動社區(qū)、共享信息和在線幫助四個模塊,其中課程學習模塊依據(jù)教學活動分為教學文件、IP課件、期末復習、教學輔導和形成性考核五大學習模塊。成人學生通過閱讀教學文件,在統(tǒng)領課程學習要領的基礎上,通過學習IP課件學習課程知識,進而通過教學輔導、期末復習、形成性考核三個學習模塊對知識進行鞏固和強化。從學習資源的內(nèi)容來看,四川電大成人高等學歷教育教學平臺的學習內(nèi)容可以分為基礎性知識和應用型知識,其中管理理論為基礎性知識,而依據(jù)理論拓展的與生產(chǎn)生活實際密切相關的知識為應用型知識。此外,從資源的呈現(xiàn)形式來看,主要有文字材料和IP課件兩大類,圖片、音頻等其他格式的學習資源較少。
(2)建立“管理學基礎”教學素材資源庫
在新型混合學習模式下,重新構建“管理學基礎”的教學素材資源庫是進行混合學習的基礎。教學素材庫的資源來源豐富多樣,其中紙質(zhì)教材是重要來源之一,與其他學習資源形成網(wǎng)狀鏈接結構(楊永建等,2012)。就“管理學基礎”課程而言,采用由四川電大汪濤副教授主編的“管理學基礎”教授(汪濤,2012)。以該教材為基礎,按照課程類別、學習主題、知識點的分類管理原則,將課程劃分為三大學習主題,每個學習主題下又分為多個知識點,通過紙質(zhì)教材梳理出管理學基礎教學資源庫的知識結構。同時還充分考慮現(xiàn)有網(wǎng)絡平臺上的學習資源,將拓展性與應用性強的知識融入到教學資源庫中,從而為下一步微信公眾平臺學習資源設計提供豐富的素材。
(3)微信公眾平臺學習資源組建
按照聯(lián)通主義理論,要注意知識在學習過程中的“聯(lián)接能力”,因此實現(xiàn)微信公眾平臺與遠程教育平臺學習模塊的聯(lián)接是非常有必要的。依據(jù)資源模塊的內(nèi)容,四川電大成人高等學歷教育教學平臺和“管理學基礎課程學習”微信公眾平臺的學習資源模塊整合關系如圖3所示。
圖3 遠程教育平臺與微信公眾平臺學習模塊整合關系圖
四川電大成人高等學歷教育教學平臺的“課程學習”模塊包含教學文件、IP課件、期末復習、教學輔導和形成性考核五大類,涵蓋的知識點相對較多,因此對應到微信公眾平臺的學習模塊來說,也涉及到內(nèi)容推送、關鍵詞查詢、一對一答疑、分享資料多個模塊?!盎由鐓^(qū)”主要為成人學習者之間的互動交流和答疑解惑提供交流空間,因此可對應到微信公眾平臺的關鍵詞查詢、一對一答疑和分享資料,其中關鍵詞查詢可以針對互動社區(qū)模塊中出現(xiàn)頻率較多的知識點進行重點解析?!霸诰€幫助”模塊可以對接到微信公眾平臺的一對一答疑模塊,微信公眾平臺的泛在性能夠快速、及時地解決成人學習者提出的疑問?!肮蚕硇畔ⅰ蹦K可以對接到微信公眾平臺的分享資料模塊,學習者可以將微信公眾平臺的分享資料借助朋友圈轉發(fā)等功能,讓學習相同課程的學習者或感興趣的朋友進行推薦,進一步擴大學習資料的分享范圍。
(4)遠程教育網(wǎng)絡平臺學習資源格式設計
遠程教育網(wǎng)絡平臺學習資源格式的重構主要包括文件大小的切割調(diào)整與增加資源表現(xiàn)形式。按照微型學習理論的要求,需要對遠程教育網(wǎng)絡平臺上的學習資源進行微型化處理,即對平臺上的文字和視頻資源加以切割修改,將IP課件剪切成短小精悍的視頻資源,突出重點難點;針對遠程教育平臺匱乏圖片資源和語音資源,微信公眾平臺需要豐富圖片和語音資源。以此來符合微信公眾平臺關于文字、語音、圖片視頻格式及大小的要求,以適應微型學習需求。
3.微信公眾平臺學習資源評價
課程學習資源設計開發(fā)后,應及時對其進行評價以便不斷完善資源。評價反饋既是考核手段,更是資源設計者與使用者溝通與交互的中介(廖曉明等,2013)。在四川電大成人高等學歷教育教學平臺上,我們在所提供的每條學習資源結尾部分都設置了打分環(huán)節(jié),總分為5分,以便學習者對資源進行評價,這種做法值得微信公眾平臺借鑒。當前微信公眾平臺可以通過設置評論來收集學習者對于學習資源的內(nèi)容質(zhì)量、呈現(xiàn)方式等方面的評價。根據(jù)師生對于微信公眾平臺學習資源的使用評價和反饋,將會不斷提高資源建設的質(zhì)量和效果。
[1]曹賽,湯會琳(2014).移動技術支撐的遠程教育教學平臺構建與管理模式[J].現(xiàn)代遠程教育研究,(1):85-88.
[2]陳峰(2014).基于微信的微型移動學習資源設計研究[D].大連:遼寧師范大學.
[3]杜?。?012).基于Android平臺的成人移動虛擬學習社區(qū)的設計與研究[J].江蘇廣播電視大學學報,(4):10-14.
[4]方海光,吳淑蘋,李玉順(2009).基于EML構建移動學習資源對象單元的研究[J].現(xiàn)代教育技術,(12):75-79.
[5]何克抗(2004).從Blen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術理論的新發(fā)展(上)[J].電化教育研究,(3):1-6.
[6]黃懷榮,馬丁,鄭蘭琴等(2009).基于混合式學習的課程設計理論[J].電化教育研究,(1):9-14.
[7]李浩君,華燕燕,項靜(2014).基于概念圖的片段式移動學習資源設計有效性研究[J].電化教育研究,(3):72-76.
[8]李克東,趙建華(2004).混合學習的原理與應用模式[J].電化教育研究,(7):1-6.
[9]李娜,乜勇(2014).基于微信公眾平臺的微學習資源設計與應用研究[J].中國教育信息化,(17):52-55.
[10]廖曉明,羅冬林,張蓉(2013).系統(tǒng)論在高等職業(yè)教育精品課程資源共享與利用過程中的運用[J].職教論壇,(21):70-72.
[11]劉莉(2011).開放大學學習資源設計:理論與實現(xiàn)——第二次“中國遠程教育教師論壇”綜述[J].中國遠程教育,(8):5-11.
[12]柳玉婷(2013).微信公眾平臺在移動學習中的應用研究[J].軟件導刊(教育技術),(10):91-93.
[13]汪濤(2012).管理學基礎[M].成都:四川遠程電子出版社.
[14]王佑鎂,祝智庭(2006).從聯(lián)結主義到聯(lián)通主義:學習理論的新取向[J].中國電化教育,(3):5-8.
[15]徐梅丹,蘭國帥,張一春等(2015).構建基于微信公眾平臺的混合學習模式[J].中國遠程教育,(4):36-42,62.
[16]楊永建,韓雪,蘇理華等(2012).遠程教育英語專業(yè)學習資源的實用性設計[J].現(xiàn)代遠程教育研究,(4):59-67,84.
[17]Keskin,N.O.,&Metcalf,D.(2011).TheCurrent Perspectives,Theories and Practices of Mobile Learning[J].The Turkish Online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2):202-208.
[18]Mayer,R.E.(2011).Multimedia Learning[M].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59.
The Design of Learning Resources of WeChat Public Platform Supported by New Blended Learning Model
Wang Tao,Zhang Qiudong,Li Huiqing,Jiang Shanshan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technology,the systematic learning by distance education platform with the mobile learning by WeChat public platform have been integrated,which conforms to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blended learning.The key point of the integration of these two platforms is how to integrate the learning resources,and make the resources to complement each other,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innovation of adult learners'learning methods,and hence to promote the learning effectiveness of adult learners.The distance education platform,which has been developed for many years,can basically meet the needs of adult learners in distance learning,so it is still dominant in the new blended learning model.With the application of the educational function of WeChat public platform,it becomes the up-and-coming mobile learning platform in keeping with the ubiquitous learning environment and the learning characteristics of fragmentation for adult learners,and has gradually become a necessary supplement for adult students in distance education.However,compared with the learning resources in network platform of distance education,some problems of learning resources in WeChat public platform still exist,including redundant construction,single form,lack of support from teaching design,and weak interaction and so on.Therefore,to integrate two platform resources,based on the otherness principle,the principle of unified management,the through use principle,and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principle,by analyzing the structure and content of the network platform of distance learning,the learning resource database should be established to select the suitable WeChat public platform for learning resources.In addition,the suitable presentation form of WeChat public platform should also be selected and the corresponding module according to the curriculum requirements would be designed,so as to achieve the complementary advantages of these two platform resources.
Blended Learning;Mobile Learning;Design of Resources;The Distance Education Platform;WeChat Public Platform
G434
A
1009-5195(2016)05-0105-08 doi10.3969/j.issn.1009-5195.2016.05.012
四川省教育廳2013-2016年高等教育人才培養(yǎng)質(zhì)量和教學改革項目“基于移動學習的學習資源設計研究”;四川廣播電視大學2016-2017年度教改項目“基于手機APP的成人學生移動學習資源建設研究”(XMHGJJ2016003Q)。
汪濤,副教授;張秋東,講師;李惠青、蔣杉杉,助教,四川廣播電視大學(四川成都610073)。
2016-07-13責任編輯劉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