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春英,廖展梅(廣西玉林市中醫(yī)醫(yī)院,廣西 玉林 537000)
中西醫(yī)結合治療甲狀腺功能減退性心臟病臨床觀察
黃春英,廖展梅
(廣西玉林市中醫(yī)醫(yī)院,廣西 玉林 537000)
目的: 觀察中西醫(yī)結合治療甲狀腺功能減退性心臟病的療效。方法 : 70例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35例,治療組用雷火灸加左旋甲狀腺素治療,對照組單用左旋甲狀腺素治療。結果: 總有效率治療組91.43%、對照組62.86%,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中西醫(yī)結合治療甲狀腺功能減退性心臟病有較好臨床療效。
甲狀腺功能減退性心臟??;中西醫(yī)結合;對照治療觀察
甲狀腺功能減退性心臟病(Hypothyroid Cardiopathy)是由于甲狀腺合成、分泌不足或生物效應不足而引起心肌收縮力減弱,心排血量和外周血量減少等心血管系統(tǒng)功能異常為表現(xiàn)的一種特殊類型的心臟病。其往往隱匿發(fā)病,無臨床癥狀期甚至可達數(shù)年之久,容易漏診和誤診[1]。近年來,我們用中西醫(yī)結合治療“甲減心”35例取得較好臨床療效,現(xiàn)報道如下。
共70例,均為2012年6月至2014年12月廣西玉林市中醫(yī)醫(yī)院住院患者,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35例。治療組女25例、男10例,年齡39~69歲、平均(45.25±6.18)歲,病程1~7年,合并高血壓病10例、肝功能異常8例、血脂升高7例、貧血4例、腎功能不全2例、2型糖尿病6例,實驗室及輔助檢查FT3降低9例、FT4降低10例、心肌酶譜升高7例(以肌酸激酶及α-羥丁酸脫氫酶輕度升高為主,肌鈣蛋白、肌紅蛋白及肌酸激酶同工酶均未見升高),心電圖及動態(tài)心電圖提示竇性心動過緩7例、偶發(fā)房性早搏及室性早搏7例、Ⅰ~Ⅱ度房室傳導阻滯5例、ST或(和)T波改變15例、心房顫動3例,心臟彩超提示心包積液10例、左心室肥厚5例。對照組35例,女24例、男11例,年齡38~40歲、平均(47.47±7.49)歲,病程1~7年。治療組中合并高血壓病11例、肝功能異常7例、血脂升高8例、貧血3例、腎功能不全1例、2型糖尿病6例、實驗室及輔助檢查FT3降低10例、FT4降低9例、心肌酶譜升高6例(以肌酸激酶及α-羥丁酸脫氫酶輕度升高為主,肌鈣蛋白、肌紅蛋白及肌酸激酶同工酶均未見明顯異常),心電圖及動態(tài)心電圖提示竇性心動過緩10例、偶發(fā)房性早搏及室性早搏9例、Ⅰ~Ⅱ度房室傳導阻滯7例、ST或(和)T波改變18例、心房顫動5例。心臟彩超提示心包積液15例、左心室肥厚5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具有可比性。
診斷標準 符合《中國老年病學》甲減心臟病診斷標準[2]。即具有甲減癥狀、體征和實驗室檢查結果,X線檢查心臟呈不同程度增大,心電圖變化,超聲心動圖可檢出心包積液。
臨床表現(xiàn)為心悸,氣短,心臟擴大,心臟黏液性腫而心肌肥厚,心包積液、或胸腔、腹腔、膝關節(jié)腔等多發(fā)性漿膜腔積液,畏寒肢冷,體倦乏力,反應遲鈍,精神萎靡不振、食欲減退等。
兩組均口服左旋甲狀腺素鈉片(德國默克制藥廠生產(chǎn),進口藥注冊證號H20060090),開始為25μg,每日1次。每隔2周視病情逐漸增加12.5μg,觀察期間用量為25~37.5μg。合并高血壓、高脂血癥、肝功能異常、貧血、腎功能不全、糖尿病者予以降壓、調脂、護肝、糾正貧血、護腎、降糖等治療,以及對癥支持治療。有心包積液者在彩超定位下行穿刺抽液術。
治療組加用雷火灸(趙氏雷火灸)在雙側腎俞、雙側心俞、雙側脾俞施灸,每日1次,治療4周。
按照“甲減心”綜合評定標準[3]評定臨床療效。顯效 癥狀、體征基本消失,甲狀腺功能檢測結果基本正常。有效 癥狀、體征有所好轉,甲狀腺功能檢測結果有所好轉。無效 癥狀、體征、甲狀腺功能檢測結果均無改善。
采用SPSS18 統(tǒng)計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x±s )表示、用t檢驗,方差不齊時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 χ2檢驗。
兩組治療前后甲狀腺激素比較見表2。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例(%)
表2 兩組治療前后甲狀腺激素指標比較 (?。?/p>
表2 兩組治療前后甲狀腺激素指標比較 (?。?/p>
注 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
對照組有2例出現(xiàn)輕度腹瀉、嘔吐,1例出現(xiàn)頭痛,2例出現(xiàn)失眠,不良事件發(fā)生率為14.28%。治療組有1例出現(xiàn)失眠,不良事件發(fā)生率為3%。兩組不良事件發(fā)生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6.23,P<0.05)。
甲狀腺功能減退患者,由于甲狀腺激素合成、分泌或生物效應不足,游離型三碘甲腺原氨酸的降低,細胞膜的Na+和K+泵和肌漿網(wǎng)鈣泵活性降低,致細胞內高鈉鈣超載,造成心肌細胞水腫,蛋白水解酶放和自由基產(chǎn)生增加,導致組織間有黏液物積聚,心肌收縮力下降,心搏出量減少,心肌供血不足致營養(yǎng)障礙,從而引起心肌細胞變性和壞死[4]。因血中甲狀腺激素水平的減低,可導致心肌細胞腫脹、滲出及壞死,心排血量、心收縮力、心室充盈度下降,心臟舒張期松弛和充盈減慢,以及心臟擴大等改變。臨床表現(xiàn)有心動過緩、輕度高血壓、脈壓縮小、心音低鈍等,嚴重者可出現(xiàn)心電圖ST-T改變、心肌酶譜增高和心包積液[5]。目前認為,“甲減心”所引起的心肌病變是可逆的,應用甲狀腺素替代治療是“甲減心”最有效的治療措施[6],同時結合病情聯(lián)合降壓、調脂、護肝、糾正貧血、護腎、降糖等治療,通常能獲得較好的臨床療效。甲狀腺功能低下患者代謝率低、且多見于中老年人,對甲狀腺激素如“優(yōu)甲樂”的耐受性差,且甲狀腺激素有加快心率,增加心肌收縮力,使心肌耗氧量增加,可能導致心率失常、誘發(fā)心絞痛等不良事件的發(fā)生。
“甲減心”屬中醫(yī) “心悸”、“胸痹”范疇,病機為心、脾、腎陽氣虧虛。心陽虧虛,陽虛溫煦乏力,溫運失運、鼓動無力,運血無力,血停則為瘀。脾主運化、肌肉四肢,脾陽虧虛則運化失常,氣血生化乏力,血脈不沖,加之陽虛生內寒,則可見畏寒肢冷、神疲乏力等。張景岳認為,“心本乎腎,所以上不安者,無有不安乎下,心氣虛未有不由乎精”。腎陽虧虛,則心陽失于溫煦,氣血鼓動乏力,復加陽虛不能制水,水飲上凌心肺,肺失通調則可見水腫、心悸。
趙氏雷火灸是以經(jīng)絡學說為原理,用沉香、穿山甲、干姜、茵陳、木香、羌活、乳香、麝香等配方而成,具有溫經(jīng)通絡、祛風散寒、活血化瘀、扶正祛邪功效。雷火灸燃燒時在局部腧穴及局部組織形成藥力高濃度區(qū),通過熱力的滲透作用,產(chǎn)生具有輻射能力的紅外線和近紅外線,激勵穴位內生物分子氫鍵,通過神經(jīng)體液系統(tǒng)調節(jié)細胞所需的能量,達到溫經(jīng)通絡、祛風散寒、活血散瘀、扶正祛邪的作用[7]。王瑜等[8]的研究表明,雷火灸可通過增加T淋巴細胞的總數(shù),提高CD3+、CD4+數(shù)量,并使CD4+/CD8+比值恢復正常,降低IgG、IgA含量,升高補體C3、C4含量,從而增強免疫功能。
雷火灸配合甲狀腺素替代治療“甲減心”,能有效改善臨床癥狀及心臟的收縮及泵血功能,并能改善甲狀腺功能的各項指標,具有副作用小、適應癥廣、可重復性好的優(yōu)點。
[1] Ionescu SD,Tanase DM,Ouata A, et al.masstive pericardial effusion associated with hypothyroidism[J].Rev Med Chir Soc Med lasi,2014,118(1): 87-91.
[2] 耿德章.中國老年病學[M].北京 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2: 371.
[3] 沈紹功,王承德,閆希軍.中醫(yī)心病診斷療效標準與用藥規(guī)范[M].北京 北京出版社,2002 82-83.
[4] 陳作強,張玉彪.甲狀腺功能減退癥性心臟病的診斷和治療進展[J].醫(yī)學綜述,2014,20(10)3741-3743.
[5] 袁慶新,劉超. 甲狀腺激素對心血管系統(tǒng)影響的新認識[J]. 國外醫(yī)學·內科學分冊,2004,31(8):327-330.
[6] 曹鳳霞,俞琪,吳俊.甲狀腺激素替代治療甲狀腺功能減退癥的效果分析[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14,35(18): 2735-2736.
[7] 張紅莉,何楠,李慶偉.趙氏雷火灸、針刺聯(lián)合西藥治療風寒侵襲型面癱37例臨床觀察[J].實用中醫(yī)內科雜志,2014,28(1): 129-130.
[8] 王瑜,鐘美容,王強,等.雷火灸對提高心腎陽虛型老年冠心病心絞痛患者免疫功能研究[J].遼寧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5,17(5): 83-85.
R581.9
B
1004-2814(2016)01-0037-02
2015-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