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宏濤+田社民+查新建+魏瑩+黃紅軍+李允+楊煥納+夏成德
【摘要】 目的 觀察枸櫞酸鈉抗凝持續(xù)性腎臟替代治療(CRRT)在燒傷膿毒癥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106例確診為燒傷膿毒癥的患者, 按照抽簽隨機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各53例。對照組行CRRT治療,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聯(lián)合枸櫞酸鈉抗凝治療。對比兩組CRRT前后血濾效果。結果 CRRT后, 兩組患者血尿素氮(BUN)、血清肌酐(Cr)、血清總膽紅素(TB)水平均較CRRT前下降, 且CRRT后觀察組患者BUN、Cr、TB水平分別為(15.82±9.36)mmol/L、(180.81±55.36)μmol/L、(23.32±15.68)μmol/L, 均較對照組的(19.68±9.66)mmol/L、(210.98±56.18)μmol/L、(30.99±15.66)μmol/L下降顯著(P<0.05)。結論 枸櫞酸鈉抗凝CRRT對燒傷膿毒癥患者各項凝血指標具有顯著改善作用, 同時具有較好的血濾效果, 其在臨床中的應用具有推廣價值。
【關鍵詞】 燒傷膿毒癥;持續(xù)性腎臟替代治療;枸櫞酸鈉;抗凝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5.156
膿毒癥是大面積燒傷、休克、創(chuàng)傷、感染等臨床重癥患者最常見的并發(fā)癥之一, 其發(fā)病率較高是導致多臟器衰竭死亡的主要原因[1]。由于燒傷膿毒癥本身具有進展速度快、病死率高及早期臨床表現(xiàn)輕微且缺乏特異性特點, 加之臨床微生物培養(yǎng)存在耗時長和受多重因素影響陽性率低等限制, 因而準確診斷膿毒癥仍是臨床治療中所面臨的一項艱巨挑戰(zhàn)[2]。近年來, CRRT在燒傷膿毒癥患者中的應用逐漸廣泛, 由于膿毒癥患者常伴有血流動力學不穩(wěn)定和凝血功能障礙, 因此實施CRRT過程中常因濾器凝血和管路導致治療效果下降, 高頻率的更換濾器和管路增加醫(yī)護人員工作量的同時亦增加治療費用、感染及血栓栓塞風險, 因此實施CRRT過程中抗凝技術是必不可少的。本文旨在探究枸櫞酸鈉抗凝CRRT在燒傷膿毒癥患者中的應用?,F(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3月~2015年8月本院燒傷科收治的106例確診為燒傷膿毒癥的患者為研究對象, 按照抽簽隨機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各53例。觀察組男28例, 女25例, 年齡25~58歲, 平均年齡(41.85±5.13)歲。對照組男27例, 女26例, 年齡24~57歲, 平均年齡(40.85±5.12)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治療方法 對照組行CRRT治療, 采用股靜脈作為靜脈導管留置部位, 選用連續(xù)靜、靜脈血液透析濾過模式, 行床旁CRRT, 12 h/d, 持續(xù)治療3 d, 采用前稀釋置換液注入方式。透析過程中血液流量為100 ml/min, 置換液流量1500 ml/min, 透析液流量為2000 ml/min。用由瑞士Hospal公司提供的血液透析機及M60濾器購于法國Meyzieu公司, 透析膜為聚丙烯腈膜, 濾器中心為結合多粘菌素B聚苯乙烯纖維柱, 靜脈導管為單針雙腔靜脈導管購于America Arrow International公司。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枸櫞酸鈉抗凝治療, 采用透析機前先以濃度為3 mmol/L的枸櫞酸從血管動脈端輸入, 輸入速度為血流速度的2.5%, 并在外周靜脈補充10%葡萄酸鈣, 以枸櫞酸鈉流速的6.1%速度輸入。
1. 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CRRT前后血濾(BUN、Cr、TB)效果。
1. 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CRRT后, 兩組患者BUN、Cr、TB水平均較CRRT前下降, 且CRRT后觀察組患者BUN、Cr、TB水平均較對照組下降顯著(P<0.05)。見表1。
3 討論
臨床中多采用CRRT對膿毒血癥患者進行治療, 這與CRRT具有血流動力學平穩(wěn), 并能夠保證足夠液體清除等優(yōu)勢有關[3, 4]。CRRT是一種非體外循環(huán)技術, 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需抗凝技術, 這是因為燒傷膿毒血癥患者骨髓造血功能紊亂, 減小了外周血小板數(shù)量, 加之嚴重感染導致凝血功能障礙, 因此選擇合理的抗凝血方案對燒傷患者的膿毒血癥的治療至關重要[5]。本次研究中, 治療后觀察組血濾效果較對照組下降顯著, 患者實施CRRT及枸櫞酸鈉抗凝后達到較好抗凝血效果, 枸櫞酸鈉抗凝機制認為與鈣離子螯合, 使CRRT實施過程中管路與濾器內游離鈣濃度<0.3 mmol/L, 進而阻斷血液凝固過程, 因此觀察組CRRT后血濾效果各項指標較對照組下降顯著, 這是因為枸櫞酸鈉在體外達到抗凝血作用, 具有全身抗凝血的效果, 同時能夠顯著提高濾器組織相容性。
綜上所述, 枸櫞酸鈉抗凝CRRT對燒傷膿毒癥患者的治療作用顯著 , 其在臨床中具有較廣闊的應用前景。
參考文獻
[1] 辛曉妮, 李莉, 原江水, 等. 降鈣素原檢測在膿毒血癥急性腎損傷中的意義. 中國實用醫(yī)藥, 2015, 10(9):34-35.
[2] 黃濤, 王曉娟, 楊勇, 等. 降鈣素原對燒傷患者膿毒癥的診斷價值研究. 西南國防醫(yī)藥, 2013, 28(7):780-782.
[3] 陳凱. 嚴重燒傷膿毒癥患者血清 TNF-α、IL-6、IL-10、PLA2的變化及器官功能損害狀況分析. 重慶醫(yī)學, 2014, 25(8):937-940.
[4] 辛欣, 李文雄, 趙松, 等. 連續(xù)腎臟替代治療實施枸櫞酸鹽局部抗凝的臨床療效評價. 中國急救醫(yī)學, 2015, 15(9):849-853, 854.
[5] 邵義明, 范銀強, 尹路, 等. 連續(xù)性腎臟替代治療對膿毒癥AKI患者尿腎損傷分子-1表達的影響及其機制初步探討. 中國急救醫(yī)學, 2014, 34(6):485-489.
[收稿日期:2016-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