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治療后2周研究"/>
劉海峰+劉林+孫歡歡
【摘要】 目的 探討銀杏達莫和血塞通治療急性腦梗死的療效。方法 100例急性腦梗死患者, 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 各50例。研究組給予銀杏達莫治療, 對照組給予血塞通治療。對比兩組治療前及治療后2周腦卒中神經功能缺損評分。結果 治療前兩組腦卒中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2周研究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為(10.6±0.7)分, 對照組為(13.4±1.5)分, 研究組低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和對照組出院12個月的病死率分別為2%、12%, 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相對于血塞通, 銀杏達莫治療急性腦梗死療效更為肯定, 對改善患者預后療效肯定。
【關鍵詞】 銀杏達莫;腦梗死;血塞通;療效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5.100
隨著年齡的增長, 腦卒中發(fā)生率明顯提高。腦卒中致殘率高、死亡率高, 嚴重影響患者生存質量。急性腦梗死發(fā)作后主要以溶栓、抗凝、改善神經細胞功能為主要治療方案[1]。因此本次擬以2014~2015年本院急性腦梗死患者為研究對象, 探討銀杏達莫和血塞通的治療價值?,F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收集本院2014~2015年收治的100例急性腦梗死患者, 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 各50例。研究組男35例、女15例、平均年齡(48.5±6.5)歲、平均病程(8.4±1.8)h;對照組男34例、女16例、平均年齡(49.7±8.1)歲、平均病程(8.7±2.6)h。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入選及排除標準 入選標準:①本次就診臨床資料完整;②無認知功能損害者。排除標準:①腦室出血、蛛網膜下腔出血者;②房室傳導阻滯、惡性心律失常者;③對銀杏達莫、血塞通過敏者。
1. 3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入院后基礎治療均相同:甘露醇降顱壓、清除自由基、抑制血小板聚集、調整血脂、降壓、調整血糖等。
1. 3. 1 研究組 采用銀杏達莫注射液(通化谷紅制藥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22026139)治療, 使用方法20~25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靜脈滴注, 1次/d, 連用14 d。
1. 3. 2 對照組 采用血塞通注射液(昆明制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Z53020664)治療, 使用方法0.2 g血塞通注射液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靜脈滴注, 1次/d, 連用14 d。
1. 4 觀察指標 ①比較兩組治療前及治療后2周腦卒中神經功能缺損評分。②比較兩組出院12個月的病死率。
1. 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 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治療前及治療后2周腦卒中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比較 治療前兩組腦卒中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2周兩組腦卒中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兩組出院12個月的病死情況比較 研究組和對照組出院12個月的病死率分別為2%(1/50)、12%(6/50), 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腦梗死是以局灶性神經功能缺失為主要特征的疾病, 具有發(fā)病率高、致殘率高的特點, 據流行病學調查顯示2015年我國腦梗死新發(fā)患者達到200萬余人。由于腦部神經元能量儲備少, 對缺血、缺氧敏感, 因此促進血流再通和避免腦組織進一步損傷為治療的關鍵[2, 3]。
本次研究發(fā)現研究組在基礎治療上加用銀杏達莫治療后, 治療結束時在神經功能缺損評分上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銀杏達莫是由銀杏葉提取物與雙嘧達莫組成的復方制劑, 具有改善微循環(huán)、抗自由基的作用, 被廣泛用于心腦血管疾病中[2]。銀杏葉提取物具有擴血管、提高紅細胞變形能力、抑制神經細胞凋亡、改善記憶、預防癡呆等作用, 提高損傷大腦損傷細胞的增殖率。雙嘧達莫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解除血管痙攣、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減輕全血粘稠度等作用。同時能夠逆轉缺血腦組織線粒體降低的膜流動性, 減少腦組織缺血后乳酸的升高[4-6]。有學者分析發(fā)現[3]聯合銀杏達莫治療的研究組在治療結束時, 血漿粘度、紅細胞聚集指數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同樣有學者[4]動態(tài)分析腦梗死使用銀杏達莫后的腦CT圖像, 結果發(fā)現研究組在病灶縮小或密度改善上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動物實驗表明銀杏達莫可以通過下調CASPASE-2蛋白的表達減少腦缺血再灌注損傷[5]。
綜上所述, 相對于血塞通, 銀杏達莫治療急性腦梗死療效更為肯定, 對改善患者預后療效肯定。
參考文獻
[1] 全國第四屆腦血管病學術會議. 腦卒中病人臨床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分標準. 中華神經科雜志, 2012, 29(6):381-382.
[2] 張春和, 金艷, 代國軍, 等. 缺血性腦卒中生物標志物研究進展. 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 2012, 33(18):2231-2233.
[3] Wu B, Liu M, Liu H, et al. Meta-analysi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patent medicine for ischemic stroke. Stroke, 2012, 8(6):1973-1979.
[4] 王小姍, 狄晴, 曹輝, 等. 銀杏葉提取物對缺血再灌注鼠腦保護作用的研究. 臨床神經病學雜志, 2012, 19(5):53-54.
[5] 孟范文, 王濤, 張士喜, 等. 杏丁注射液治療缺血性中風的臨床觀察及其對血漿SOD、MDA和LPO的影響. 中國新藥雜志, 2013, 11(6):242.
[6] 饒明俐. 中國腦血管病防治指南. 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2007:65-66.
[收稿日期:2016-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