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80年代:作為人文啟蒙的書法
        ——對話洪厚甜

        2016-11-03 06:20:24王登科
        藝術品 2016年6期
        關鍵詞:函授楷書書法家

        文/王登科

        80年代:作為人文啟蒙的書法
        ——對話洪厚甜

        文/王登科

        洪厚甜,號凈堂,1963年生于四川什邡。師從李良棟、蒲宏湘、張海、陳振濂、何應輝先生?,F(xiàn)任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理事、楷書專業(yè)委員會委員,中國國家畫院研究員,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書法院研究員,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書法培訓中心教授,中國民主同盟中央藝術研究院、中央美術院理事,四川省政協(xié)書畫研究院專職副院長兼秘書長,四川省書法家協(xié)會副主席、正書專業(yè)委員會主任等職。作品榮獲第五屆、第七屆全國書法篆刻展最高獎“全國獎”、四川省第二屆“巴蜀文藝獎”一等獎、“翁同書法大獎”等。被授予“德藝雙馨書法家”“四川省有突出貢獻的優(yōu)秀專家”“中國十大青年書法家”等稱號,首屆中國書壇蘭亭雅集“蘭亭七子”之一,入選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三名工程”。

        其實,和文學一樣,當代書法藝術的近三十年歷程,也正是當代社會文化思潮的縮影。對傳統(tǒng)的理解、對歷史的反思、對藝術的人文闡釋,都可以在當代書法的創(chuàng)作中得以呈現(xiàn)。它如同客觀的鏡像,映現(xiàn)出時代,也映現(xiàn)出了這個時代的人心。

        書法家洪厚甜的成長,恰恰適逢了這波瀾壯闊的三十年。作為個案,它或許也能凸顯出那一代人的藝術勞動和精神的絲縷。

        洪厚甜 蘇東坡詞《念奴嬌》 214cm×400cm 紙本 2014年

        王登科(《藝術品》期刊主編,以下簡稱王):厚甜兄與我當屬同齡人。這么多年,在當代書法家的群體里,我非常關注厚甜兄。厚甜兄是在四川巴蜀這塊土地上成長起來的優(yōu)秀書法家,從在書壇上嶄露頭角那天起,我就開始關注。近三十年,厚甜兄憑借個人的影響,囊括了中國書協(xié)及其他大大小小的所有獎項,這是非常難得的事情。此外,厚甜兄為事執(zhí)著、為人謙和,為書法教學做出了很多貢獻。

        洪厚甜(以下簡稱洪):我們第一次見面是在青島美學史學論壇上,之前大家都比較了解,然后又舉辦陳振濂老師的書法培訓班,當時我們都在場。如今一晃20多年。我是從1980年開始拜師學藝,以前自己寫的不算。因此,我們這一代都是在1980年前后開始學書法的,真正是改革開放以后成長起來的第一代書家。

        王:沒錯,50后、60后屬于這一代書家。改革開放以后在思想上迎來“人文啟蒙”,文學有“傷痕文學”,詩歌有“朦朧派”,書法也是在這樣的文化思潮中發(fā)展起來的。

        洪:書法上有幾件非常重要的影響我們的事件,首先《書法報》的創(chuàng)刊是非常重要的。此外,河南書法開始函授,一開始好像是15塊錢一年,我們是第一輩開始交函授費的。

        王:我也參加過函授,不過是天津茂林書法學院函授。

        洪:那時候全國三個函授,其中一個在無錫。

        王:無錫藝專。

        洪:我前后也參加過三個書法函授,河南書法函授、上海靜安區(qū)小報《采風》書法函授,對我?guī)椭喈敶?。還有一個是北京齊白石研究會的篆刻函授。河南書法函授最初的指導老師是索宏源,可惜已經(jīng)去世了,也是《墨海弄潮》里邊最年輕的,31歲。他是我最初的指導老師,我們感情很好。

        王:他是最年輕的。

        洪:在四川學習書法,我的啟蒙老師是成都的李良棟、蒲宏湘兩位老師,他們都是齊白石的再傳弟子。李良棟,是羅祥止的學生,羅祥止是齊白石非常器重的篆刻學生。羅祥止有一《印譜》,齊白石給他寫序示范的過程中刻成三百方印。羅祥止亦是曾默躬的學生,齊白石稱贊曾默躬是民間水平比較高的藝術家。我的啟蒙老師是齊白石的再傳弟子,所以我在他那里學習書法篆刻有感受,我才去報北京的齊白石篆刻研究會。最初我是書法篆刻一起學,20世紀90年代初我把篆刻放下,全力以赴鉆研書法。蒲宏湘是余中英的學生,是四川楷書大家。

        王:所以那時候對書法學習完全是出于熱愛,不夾雜一點利益觀念。

        洪:我們這一輩的幸運在哪里?就是對整個文化而言,從20世紀60年代“文革”開始到改革開放這段時期處于文化斷層的狀態(tài),這個斷層是全面斷裂:啟蒙教育、中級教育、高級教育徹底的斷代,十年沒有高考,一朝來高考,全國為之沸騰。實際上這個時候,文化處于噴發(fā)期,壓抑愈久,人們對文化的渴求愈強烈。當時我們見書便買,為了買一本書甚至通宵排隊,這在當時都是很正常的。那個時候我的起點真的很低的。高中差半年畢業(yè),后來直接到餐廳當了廚師,我是在當廚師的時候開始學書法的。父母都未讀過書,家里孩子都是學武術出身,沒有一個從文的,我8歲就開始學武術。

        這一時期還有一件重要的事,過去書法作為寫字衍生的附屬品存在,這個時候開始演變?yōu)橐运囆g追求為目的的書法,開始走向自律。我們跟老一輩先生學習也要學寫字,先寫字后書法,我是從《多寶塔碑》開始學的,一寫便是四年半。河南書法對我影響非常深,他們第一次臨帖比賽,我是一等獎。河南書法學院舉辦的幾次比賽,我都是一等獎。從我們這一代開始陸陸續(xù)續(xù)有了全國展、中青展、全國青少年大賽等諸多比賽展覽。1980年我開始學習書法,我參加的第一次展覽是四川省省展,這是1984年在廣島組織的一個交流展,后期回展到成都,之后又移至湖北做交流展。這樣,一件作品參加三個大展。那一時期正值書法熱,我們正好趕上這樣的大潮。

        王:我們這一代書家非常幸運,老輩書家還沒有故去,每一個省里面都會有一些大師級的先生,像一面旗幟一樣指引那些書法青少年。

        洪:對我們來說有幾點非常重要,今天我們回顧這一代的歷程都不要忘記,這個時期在這個結點上有這樣一批人,在這個時候開始成長。我們現(xiàn)在回望這30年,一個書法家沒有30年的積淀還稱得上是書法家嗎?那純粹是寫字而已。

        王:我們這一代學書法的,我們體會的艱辛,也包括快樂,是80后和90后無法體會的。

        洪:我當時在餐廳當廚師,每月有十天要值班,在餐廳里面睡。餐廳里的老鼠就在腳下亂竄,我一個人趴在八仙飯桌上寫字。我家里空間非常窄,晚上睡覺便把床上的書搬到桌子上,白天寫字就把桌子上的書搬到床上。我就在這樣狹小的空間里寫字,一寫就是好幾年。30年前從什邡到成都4個小時,那時我半年去一次成都,在老師家里住一宿。當時老師家里都有小孩,我真的很感動。我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學習書法,走到今天?,F(xiàn)在認真想想,一個優(yōu)秀的藝術家是由三個因素構成的:

        第一,豐富的人生閱歷,如果沒有幾十年的體驗,人生沒有這個積淀,你的藝術還能稱之為藝術嗎?

        王:這兩天微信朋友圈都在轉發(fā)路遙、陳忠實這一代文學家的信息。書法家如此,文學家亦如此,正如厚甜兄講得這樣,生活常常面臨煎熬和苦難,越苦難的時候藝術越能作為精神的指引,讓你產(chǎn)生希望。剛才聽你講述在那么艱難的環(huán)境下,沒有紙、沒有墨,還能保有一種信念,信念是很微妙的。

        洪:這是我想說的第二點,我們剛才講人生閱歷,可是光有長度還不行,還應具備文化的積淀。在豐富的人生閱歷里面,一定要將所想所悟上升至文化的高度,唯有上升到文化層面才有價值。

        洪厚甜 歐陽修《硯山亭記》 179cm×97cm 紙本 2015年

        第三,對于一個書法家最重要的莫過于精湛的技藝。書法離開技藝便不能成為書法。一流的技藝好比一面高清晰的鏡子,所有的學問、學養(yǎng)都要靠它照出來,由它來記錄。人長得再美,可是鏡子是一個哈哈鏡,也無補于事。技藝要能夠承載、反映、記錄藝術家生命最重要的信號。現(xiàn)在很多人存在誤區(qū),認為書法家一定要寫詩,一定要有文才,一定要怎樣怎樣。智永和尚是不是書法家?我們沒有看過智永的詩,沒有讀過智永的文,沒有看過他的學術著作,也沒有了解過他在佛學上的見解,如今僅存他的《千字文》,可是誰敢懷疑他的大師身份?《千字文》的撰文作者也不是智永,可是誰能夠懷疑智永的大師身份?當今中國書壇誰能做到像他那樣?再往上回溯五百年,又有誰做到了?真正的文化修養(yǎng)是對文化精神的領會和浸潤,在書法首先反映在筆墨之中。

        洪厚甜 元載良詩一首 35cm×70cm 紙本 2014年

        我們在書法界摸爬滾打這么多年,真正的古今分水嶺在宋元,以米芾、蘇東坡、林逋為主導。故宮博物院千年書法大展的時候,展出林逋的卷子,蘇東坡、米芾都在后面題跋了,林逋那些書卷的境界太高了。

        王:正如厚甜兄所講,尤其是當下,楷書愈來愈講求技藝的重要性,我現(xiàn)在覺得這點非常重要,沒有技藝真的是空談。

        洪:前不久微信發(fā)了我的一篇《沒有技術不要談風格》的講稿。書法家是在積累技藝的同時積累人生、積累文化。

        王:有一個誤區(qū),文人畫最開始是由文人興起,但是文人畫歷經(jīng)一段時間的發(fā)展,最后有了技藝,從開始不健全到后期日臻完善。書法也一樣,有人把文人書法也看作文人畫,其實這是個悖論。

        洪:當時這一幫優(yōu)秀文人書法相當了得。

        王:他們的手藝、技術就是書法,有了這個以后再入門就沒有問題。

        洪:沒有董其昌的書法何來董其昌的繪畫?董其昌終其一生都在談論書法,有很多題跋,流至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的東西有幾件是沒有董其昌題跋的?故宮博物院里修復的作品有幾件是沒有董其昌題跋的?他留給我們的精神層面的東西,不是一般人能衡量的。

        我覺得我們生活在一個好的時代下。改革開放以來,文物出版社出版一系列字帖,還有上海的《藝苑掇英》。上?!稌ā冯s志后面全文刊登字帖,我第一次看《蘭亭序》便是通過《書法》雜志。當時從我單位的一個朋友手中借回去,我還專門寫過一篇文章,把關于《蘭亭序》的學習經(jīng)驗寫了一下。還有一個是遼寧的“九畹”。當時出版的書封面是紅色的,我們都翻爛了,那時候對書本字帖如饑似渴。1980年我開始學習書法,1983年調(diào)到商業(yè)局工作。

        王:調(diào)動跟書法有關系嗎?

        洪:我當時是寫小楷,商業(yè)局領導一看,小伙子現(xiàn)在還堅持寫毛筆小楷,便立馬找我到局里幫忙。后來發(fā)現(xiàn)我的文章也可以,遂直接調(diào)至政工科工作。在政工科的好處在于,那里有包括《新民晚報》在內(nèi)的一些報紙,我就把所有的關于書法篆刻的頁面都剪下臨摹學習。

        洪厚甜 節(jié)錄《杜少陵詩二首》 97cm×45cm 紙本 2015年

        王:對,這是那個時代的面貌。剛改革開放,所有的人精神狀態(tài)積極向上,整個社會都呈現(xiàn)這種氣象。

        洪:我的幸運就在于,我一開始學習是有老師的。當時是按照李老師、蒲老師指導的,老師家里的印譜、字帖都借給我。1980年到1990年,我開始跟隨陳振濂老師學習,陳振濂老師是書法學科建設第一人。當時上海書畫出版社出版一本大學書法教程,是陳振濂老師在日本做的。我的整個學習都是結合他的書進行,一個單元一個單元地進行。我便是這樣系統(tǒng)地學習書法教育學、書法美學,并且每年跟他一起從事教學、教育活動,這段經(jīng)歷真正奠定了我現(xiàn)在的基礎。

        王:所以陳振濂老師是整個那一代青年書法愛好者的精神教父。他僅比我們長五六歲,卻能精準得把握一個時代中很重要的東西。

        洪:他致力于學科建設,把書法做成一門真正的學問。我們成長的幸運之處就在于此,在完成基礎技術積累的同時,伴隨著中國書法高等教育專業(yè)學科化建設的進程同步成長,我們跟上了。

        王:厚甜兄在過去的30年完全是靠著自己的學習,恰如其分的在不同的階段有一個好的老師來指引,一點點走到今天的。你寫碑是從哪開始?

        洪:我寫書法從唐楷入手,因為唐楷寫起來相對容易。后來在河南書法函授院張海老師教我隸書和《龍門二十品》,我從這些開始寫碑。我參加中青展的第一件作品就是寫的《龍門二十品》。我還有一個結點,就是在我技術的完善上,跟隨陳振濂老師完成專業(yè)學科意識的構建之后,1996年開始在何應輝老師的工作室學習,一待便是十年,而且他給我開設的教學內(nèi)容不同于別人。我們十來個同學,他們每周到他的工作室上一次課,我是每個月到他家里單獨上一次課,我不跟班學,他出差就帶著我,我在專業(yè)方面跟他學習。當時他問我,“厚甜你跟著我想學什么?”我說,“何老師,我想學兩個東西,一個是漢碑,一個是‘二王’的書法”,他很高興。因為秦漢是質,“二王”的書法需要非常細膩的技巧技術,一定要質樸的東西、富有格局的東西,這是技術的問題。

        王:你在篆書方面也下過功夫,不過很少看到你的篆書作品。

        洪:我從來不用篆書寫作品,但是我花大量的精力寫。我在全國各地參與書法教學,我的努力只為一件事情:用最簡單的辦法讓廣大的書法業(yè)余愛好者獲得專業(yè)的意識和技能。我從事教學的目的,就是做這件事。作為書法的實踐者,我們正好可以借鑒陳振濂先生的這一套,以陳振濂老師的思想作為我們的思想并踐行這個思想。

        王:我印象最深的還是厚甜兄對魏碑的把握,經(jīng)歷了從唐楷到漢隸到魏碑的一個學習過程,其實這是系統(tǒng)的過程。

        洪:四川的書法以靈氣、靈動見長,以奇絕見長,但是我選的不是走奇,而是正。就是把這種靈氣建立在一種比較純粹的技術體系之后,讓它作為一個潛在的支撐。四川的書法能夠走到今天,肯定是具備了這個領域內(nèi)比較優(yōu)秀的一種素質,才能夠三十幾年后依然還在。

        幸運的是,我的幾位老師在楷書上造詣都很高,蒲宏湘老師真正的成就是在魏碑,也是正體書。何應輝老師真正的成就在隸書,張海老師的成就也在隸書。他們在相應領域都做了很重要的探索。實際上我通過學習發(fā)現(xiàn),四川的正體書有很多閃光點可供挖掘,但是還未凝聚成一個具體的成果。這一點如果我們丟了會很可惜。

        我們從唐以后來看,楷書是真正有發(fā)展機遇和突破的希望的。唐代是北魏以后楷書最輝煌的朝代。明人善寫小楷,文徵明、王寵、祝枝山都寫小楷,沒有一個善寫大楷的。清代只有一位代表書家何紹基,何紹基的中楷屬于帶有碑味的一類書風,無疑他的書法達到一個相當?shù)母叨?,但是太少了。除了何紹基,清代再無善寫楷書的書家。民國的于右任,是以草書走入歷史。

        王:這么多年,你的作品流露出一種內(nèi)在克制的情緒,所以你和一般的四川書家相比走出了截然不同的一條路。

        洪厚甜 董其昌論畫語 30.5cm×88cm 紙本 2013年

        洪:1996年跟隨何應輝老師學習期間,也同時跟著陳振濂老師在做。1997年底、1998年初,在四川大學讀了五年書,主攻漢語言文學,從專科、本科到研究生課程全部補齊。然后在四川大學黃德昌老師的私人工作室中,我又學了五年的經(jīng)史。中國歷代典籍書,從《周易》《孫子兵法》《道德經(jīng)》《佛學》一個一個學,又是五年。

        我為什么選擇楷書這個點?第一,唐以來楷書的發(fā)展呈現(xiàn)低沉的狀態(tài),不是沒有突破的可能,而是我們沒有找到突破的點。我要看到北魏和唐代的局限,才看到了我們自己的希望。局限在哪里?北魏不知道唐,北魏結束六十年之后才有唐,唐也不知道一個完整的北魏書法。

        王:那個時候石頭尚未被開采。

        洪:大量的埋在地下,因為墓志是北魏時期書法最大的一個板塊,他們肯定沒有大量的看過,最經(jīng)典的墓志都在地下。

        第二,古代大書家對民間不太關注。那時文人士大夫真正感興趣的是碑板。對于民間碑刻,他們不會關注。他們不知道有甲骨文,也沒有看過漢簡,真正的漢遺留于地下的東西他們都沒有看過,因為大量的漢碑是明中期以后逐漸出土的。他們關注的是王羲之的正統(tǒng)的書法。在五代只學帖不學碑,宋代也是,這種情況持續(xù)到清代。現(xiàn)在的優(yōu)勢在于,我們的書法史是通過學術梳理過的,不光是一塊碑,與這塊碑相關聯(lián)的全部學術資料均梳理得非常清晰。為什么在教學的過程中我說學楷書一定要從唐代開始,而不從北魏開始呢?不是說北魏不可學,而是我們不清楚北魏的師承關系,也就是說它的主旨是分散的。這其中的學術關聯(lián)我們不清楚。

        我知道褚遂良早年寫了什么,中年寫了什么,晚年寫了什么,顏真卿早、中、晚期寫了什么,就是他們書風的變化,內(nèi)在的聯(lián)系非常清晰。把唐代的關聯(lián)搞清楚,以這個為學術基礎,才看得出北魏楷書方面的學術關聯(lián)。從唐代回顧楷書的發(fā)展,隋是繞不開的一個朝代。因為隋就是從魏晉過來的,具有承前啟后的作用。

        第三,篆隸書的學習對楷書學習的貢獻價值,這是非常重要的。很多人說楷書是其他書體的基礎,我向來反對這種說法,因為它是所有書體里面最復雜的,技術難度最高的書體。篆隸書解決的是書法本身的質的問題,行草書解決的是一個點畫變成有機體,或從有機體中斷開的問題,靠行草書的技術體系完成??瑫莾蓚€技術體系的疊加。唯有兩個體系都吃透,才有話語權來談楷書,為什么當今中國沒有優(yōu)秀的楷書,因為寫楷書的不寫篆隸。

        王:大家都把楷書作為文字的一種書體來寫,豈不知楷書這樣一種書體形式,它借鑒了很多行草書的東西,照樣可以抒情。我們名其為楷書,但是它已經(jīng)具備了其他書體所有的東西。

        洪:我們這一代的楷書肯定不是行書,肯定不是隸書,但是這里都有,融匯了。

        王:我覺得這個很微妙。所以對漢隸的理解即是對點畫的推敲,包括用筆的質感、訓練,最后綜合在楷法里面,可以把細節(jié)做一下。

        洪:楷書方面我所做的努力,都是為了最后能夠推動楷書前進一步,才能把我們這一代人在專業(yè)領域中的全部智慧融入進來??赡軟]有太多書法家像我這樣在這么長的時段里以實現(xiàn)個人楷書的全面積累為目標,完成所謂的實踐的。我的目標非常明確,我從史的角度選擇了它,又從現(xiàn)代學科的視野來確定如何科學得構架,包括專業(yè)的,包括文化的,包括人生的這一類的鋪墊。

        王:厚甜兄最初善寫楷書,后又旁及其它書體,這種理念對我們當下書壇頗具啟示意義。一位優(yōu)秀的書家應該能融會貫通各種書體,就像一名畫家,僅僅能畫侍女而不會畫草蟲,這便不能算是優(yōu)秀的畫家,它是為了分科,只是一種知識分類的需要。

        洪:我常開玩笑說,我們是一個現(xiàn)代化的發(fā)電廠,我們要不斷的以科研為項目,把我們的功率做到最大。我們的電不是發(fā)來自己用的,要輸送給社會,這個電要對社會的發(fā)展起推動作用。我可能不是最后沖上上甘嶺主峰插旗幟的,但是一定要用我們的肩膀扛起下一代人,下一代人是站在我們的肩膀上沖上去的。實際上我們在完成一個碑學的延伸任務,清代碑學以來的一個延伸,我十年前就這樣。

        王:厚甜兄我們聊聊讀書,現(xiàn)在大家每天都瀏覽微信朋友圈,你的社會兼職又特別多,現(xiàn)在還有時間看書嗎?

        洪:我出門隨時都在包里放一本書,看書是最重要的,對一些書反復研讀。專業(yè)方面有幾本書,劉熙載《藝概》、孫過庭《書譜》,讀了這么多年,常讀常新。還有項穆《書法雅言》,項穆是項家的后人,是大收藏家,他看的東西太多了,他有發(fā)言權。

        王:而且項穆的《書法雅言》是將書法與人文放在一起來講,這是最標準的儒家書法的教程。

        洪:我廣泛地關注當今經(jīng)濟、政治的動態(tài),反對閉門讀書。成為這個時代的藝術家,首先要成為這個時代的人。沒有使用過手機,沒有玩過微信,沒有看過電影,你說你是這一代的人嗎?你沒有把自己融入這個時代,結果必然游離于時代之外。

        洪厚甜 倪瓚題紫華周公碑傳行狀后 15cm×10cm 紙本 2013年

        責編/楊薇

        猜你喜歡
        函授楷書書法家
        書法家周如璧
        火花(2022年2期)2022-03-17 11:06:02
        書法家·謝 銳
        自學
        回憶《詩歌報》函授
        詩歌月刊(2019年11期)2019-12-01 06:11:38
        小小書法家
        楷書的筆勢
        老年教育(2018年12期)2018-12-29 12:42:54
        書法家
        楷書
        硬筆楷書3500字
        硬筆楷書3500字
        精品女厕偷拍视频一区二区区| 人妻丰满熟妇av一区二区| 欧美丝袜秘书在线一区| 亚洲日本精品一区久久精品| 国产尤物自拍视频在线观看| 日本女优一区二区在线免费观看| 蜜桃视频高清在线观看| 口爆吞精美臀国产在线| 北条麻妃在线中文字幕| 精品厕所偷拍一区二区视频|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古装片| 又爽又黄又无遮挡的视频| 国产99久久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av熟妇高潮30p| 亚洲AⅤ无码国精品中文字慕| 乱人伦人妻中文字幕不卡| 中文字幕久久人妻av| 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久久久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天堂无码人妻精品av一区| 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888奇禾| 毛片毛片免费看|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按摩高清| 久久亚洲精精品中文字幕早川悠里 | 欧美1区二区三区公司| 亚洲美女主播一区二区| 精品少妇一区二区三区入口| 五月四房播播| 黑人巨大跨种族video| 亚洲欧美精品aaaaaa片| 九九九影院| 性感人妻中文字幕在线| av在线播放免费观看| 亚洲av综合av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啪亚洲国产精品无码| 三上悠亚久久精品|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vr| 亚洲最大av免费观看| 丝袜美腿亚洲综合一区| 精品人妻av区乱码| 欧美亚洲日本国产综合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