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六中 劉勁鳳
分層、分類掌握詩詞的表達技巧
安徽省合肥六中 劉勁鳳
“表達技巧”是命題者在題干中經(jīng)常使用的、具有一定干擾性和迷惑性的術語。同學們若沒有把握它的內涵和外延,不明其具體指向,就會因審題不準而失分?!氨磉_技巧”、“寫法”的提法比較籠統(tǒng),它主要立足于詩詞的整體寫作技巧,因此答題角度可大可小,既可著眼于整體分析,也可就局部分析,只要言之成理即可?!氨憩F(xiàn)手法”、“表達方式”、“修辭手法”的提法是針對詩詞整體或局部做比較具體的分析,在試題中大多表現(xiàn)為對詩詞局部的分析、理解。這三個術語隸屬于“表達技巧”范疇。因此同學們要想鑒賞詩詞或做好此類題目,需要對詩詞表達技巧的相關知識有一定的儲備。
結構方式:前后照應、卒章顯志、虛實結合、詳略得當、設置懸念、欲揚先抑
常用的表現(xiàn)手法類術語:情景交融、以動寫靜、以小見大、虛實結合、托物言志、以樂景寫哀情、烘托渲染、欲揚先抑、正側結合、巧用典故、對比襯托
下面結合例子,對一些常用的表達技巧進行分析,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
托,寄托,借助;物,客觀事物;言,表達;志,志向,思想,情感,等等。簡單地說,托物言志,就是借助具體外物來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
瀑布聯(lián)句
李忱
千巖萬壑不辭勞,遠看方知出處高。
溪澗豈能留得住,終歸大海作波濤。
作者借寫瀑布,表達對人生的思考:應志存高遠,不畏艱辛,努力實現(xiàn)人生目標。
詩歌中常常引用古書中的故事或詞句來表達思想情感,這叫作用典。
詠懷古跡五首(其三)
杜甫
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
畫圖省識春風面,環(huán)佩空歸月夜魂。
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
詩中借用王昭君的典故——王昭君因君王昏庸(畫圖省識春風面),盡管國色天香,也只能演出“獨留青冢向黃昏”、“環(huán)佩空歸月夜魂”的人生悲劇,抒發(fā)了作者的怨恨之情:君王昏庸,杰出人才壯志難酬。
“一切景語皆情語”,是否情景交融,是判斷詩歌有無意境的重要標志。借景抒情,是詩歌常用的表現(xiàn)手法。
登高
杜甫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既是寫景,也是抒情?!盁o邊落木蕭蕭下”,讓人聯(lián)想到一年將盡,韶華易逝,平添鄉(xiāng)愁?!安槐M長江滾滾來”,讓人聯(lián)想到不盡的愁緒、飛逝的時光和歷朝歷代的優(yōu)秀人物的不幸遭遇。杜甫此處看似寫景,實為抒發(fā)人生的感慨。
直接抒發(fā)自己的感情,就是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通過對某些事物、某個問題等的敘述或議論,含蓄地抒發(fā)自己的感情,就是間接抒情。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通過寫景來抒發(fā)情感;“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通過用典來抒發(fā)情感;這些都是間接抒情?!伴L使英雄淚滿襟”,則是直接抒情。
襯托是利用事物間近似或對立的條件,以一些事物為陪襯來突出某些事物的藝術手法。利用事物的近似條件來襯托一事物,為正襯;利用事物的對立條件來襯托一事物,為反襯。
旅夜書懷
杜甫
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
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
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
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詩中以“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的壯闊景象,來襯托“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所營造的冷寂、孤獨的氛圍。
虛寫,不是寫眼前的實景,而是寫想象中的景象。實寫,則與之相反。
雨霖鈴
柳永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fā)。執(zhí)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jié)!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jīng)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上片除“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外,寫的都是眼前的實景、實事,寫詞人和心愛的人不忍分別又不得不別的心情;下片寫對別后生活的設想,是虛寫,著意描繪詞人孤獨、寂寞的心情。虛實結合,寫出了詞人離別時的依依不舍之情。
把兩種對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兩個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較。運用對比,或使對立事物的矛盾鮮明突出,揭示本質,給人以深刻啟示;或使事物對立的兩個方面互相映襯,相得益彰,給人以深刻印象。
高適《燕歌行》:“戰(zhàn)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睂?zhàn)士死在沙場與將帥縱情聲色進行對比,形象鮮明,揭露深刻。
一種意境里描寫動態(tài)與靜態(tài),往往是以靜為主,以動襯靜。
鹿柴
王維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象征是通過特定的、容易引起聯(lián)想的具體形象,表現(xiàn)某種概念、思想或感情的藝術手法。
相思
王維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fā)幾枝?
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紅豆是赤誠友愛的一種象征。
王夫之在《姜齋詩話》中說:“以樂景寫哀,以哀景寫樂,一倍增其哀樂?!?/p>
絕句二首(其二)
杜甫
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
謝亭送別
許渾
勞歌一曲解行舟,紅葉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遠,滿天風雨下西樓。
在浩瀚的詩歌中,有不少是詩人抒發(fā)思鄉(xiāng)之情的詩章。這些思鄉(xiāng)詩中,有一種手法是詩人不直抒胸臆,在寫人敘事時不從自己的角度著筆,而從對方的角度入手,進行懸想揣測,從側面來烘托自己的思鄉(xiāng)之情。品讀這類詩作,給人一種曲折有致、情韻悠長的感受。
邯鄲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鄲驛里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
白居易的名篇《邯鄲冬至夜思家》,抒寫旅人思鄉(xiāng)懷人之情,第一、二句寫詩人自己,冬至夜里客居驛館,徹夜難眠,抱膝而坐,形影相吊,凄清落寞之情,令人生憐。第三、四句轉換角度,不寫自己,改寫家人,詩人想象家里的親人,此刻也一定在燈前坐著,掛念著遠行的他。一個“說”字,不見對象,不道內容,卻形象地表現(xiàn)出家人對遠行親人的牽掛。對面落筆,含蓄深沉,實際上也表現(xiàn)了“遠行人”對“家中人”的思念。
除夜作
高適
旅館寒燈獨不眠,客心何事轉凄然?
故鄉(xiāng)今夜思千里,霜鬢明朝又一年。
高適的《除夜作》也采用對面落筆的手法,寫家人對遠行親人的思念,同樣具有語短情長、耐人尋味的特點,與白居易的“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是同一機杼,情調卻比白居易的詩句更為沉痛。
名師簡介:
劉勁鳳,安徽省十佳青年教師,合肥市骨干教師,合肥市青年崗位能手,合肥市優(yōu)秀班主任。榮獲安徽省第二屆中小學青年教師課堂教學大賽一等獎,承擔省級示范課1次,市級示范課3次,承擔市級、校級講座5次。多篇論文在全國公開發(fā)行的刊物上發(fā)表。2015年應合肥電視臺《高考直通車》欄目組的邀請,做高考考前指導的現(xiàn)場直播?,F(xiàn)為安徽省演講學會會員,國家級心理咨詢師,國家級家庭教育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