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建麗
高中政治課“五步”教學模式的研究
■高建麗
當前許多高中政治課教師樂于采用目標教學法進行課堂教學,但如果教師忽視創(chuàng)設有深度的問題情境激發(fā)學生的認知沖突,忽視對學生立體思維框架的搭建,忽視對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激發(fā)和良好思維品質的培養(yǎng),那么,這樣的教學就難免流于形式?;谝陨蠁栴}的解決,我提出高中政治學科“五步”教學法。
“五步”教學法是教師立足學生的價值、創(chuàng)造力和自我實現,師生以教學目標為導向,教師通過對教學目標進行精選和結構化,創(chuàng)設一定情境促進學生主動建構知識,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積極性,使學生成為具有高度適應性和內在自由性的人的教學方法。它包括五個環(huán)節(jié):明確目標,方向引領;創(chuàng)設情境,巧問激趣;合作探究,釋疑解惑;提煉整合,思維升華;鞏固創(chuàng)新,通達實踐。
教學目標是教學活動的出發(fā)點和最終歸宿,它在整個教學活動中起著統(tǒng)領的作用。我通過座談、問卷、評估量化表、觀察等手段了解學生的學習現狀和理想狀態(tài),然后確定教學目標與學生現狀之間的差距,分析產生差距的原因,再針對問題與學生共同制定切實可行的學習目標。
例如:在“認識論復習課”的導入環(huán)節(jié),我出示了如下的學習目標:
①學生自主構建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知識框架,為提升解決問題能力提供理論支撐。
②生生合作學習,界定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的基礎知識,感悟其思想內涵。
③學生交流、溝通解題思路,歸納答題策略。
④師生探究共享學習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的體會與收獲?;貧w思維導圖,學生設計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的問題設問形式。
課前出示學習目標,對學生抓住課堂節(jié)奏,明確學習方向,提高吸收率有積極影響。
通過對師生進行調查,我發(fā)現幫助學生理解晦澀的政治學原理、激發(fā)學生興趣的有效途徑之一就是教師設定問題情境,引導學生討論,教師適時指導。
我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fā),選取包括圖片、視頻、寓言、音樂、實驗等視覺、聽覺、活動情境豐富課堂教學。這些材料經過教師加工變得真實、嚴謹、新鮮,設問有梯度、深度,指向明確。
合作探究是解決情境問題的路徑,實施合作探究的方式因課型、教材、學生的具體情況而論。簡單易懂的內容可采用學生自學方式習得。當學生在信息加工過程中遇到困難,教師給予適度點撥。我認為,教師的引導體現在緊扣教學目標、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上;在學生不懂或似懂非懂處,在學生忽略而與教材重點、難點關系緊密處上;在學生錯誤認知呈現時;在拓展和加深對新知學習及學習方法的理解與運用上。
例如:教學“股票、債券和保險”,我設計了讓學生閱讀教材,分組討論,歸納政府債券、金融債券和企業(yè)債券的區(qū)別。在小組發(fā)言中,我發(fā)現學生將金融債券的發(fā)行主體錯誤地理解為銀行,于是,我及時補充了金融債券的發(fā)行主體還包括非銀行金融機構,并簡介金融機構、銀行和非銀行金融機構的關系。這樣的課堂生成開闊了學生的知識視野,體現了教師的教學智慧。
學生依托情境材料釋疑解惑,發(fā)現原理的過程只是做到了對知識的發(fā)現和理解,要達到對知識觸類旁通、熟練地遷移和運用,需要抓住其本質,這可以在提煉整合上下工夫。如發(fā)揮思維導圖直觀性與簡潔感的作用,讓學生描繪思維導圖,通過師生、生生的交流互相取長補短,培養(yǎng)學生利用知識之間的線條、結構關系表達思想,解決問題,形成對理論的立體思維認識,這有利于幫助學生整理知識,提高復習效率,提升邏輯思維能力。
例如:在“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課堂小結中,我就讓學生將學習內容描繪成如下思維導圖。
思想政治課是德育的主陣地,教師不僅要傳授知識,更要提升學生良好的道德素養(yǎng),形成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文明的行為舉止等。教師在恰當的時機引入正能量的事例讓學生交流,分享情感不失為德育的良好契機。在“股票、債券和保險”的課堂小結中,我引用沃倫·巴菲特將99%的個人財富捐贈給慈善機構時說的一段講話,讓學生暢談體悟。學生從“君子愛財,取之有道”,親情、友情重于金錢等角度挖掘出實實在在的情感價值。他們的語言平實而鮮活,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也在水到渠成中自然達成。
認知的規(guī)律告訴我們,讓學生真正掌控學習效果需要將獲得的知識回到實踐中去檢驗,發(fā)展、運用。我根據多元智能理論,發(fā)揮學生的內省智能,布置有一定梯度、符合學生認知水平、形式各異的習題訓練、調研報告、專題采訪、調查問卷等進行鞏固測試。
例如:在“在處理民族關系的原則”一課的課堂鞏固環(huán)節(jié)中,我按照從易到難的層次安排了三道習題,在每道習題的訓練間隙安排一定的留白,讓學生自主學習。他們交流、總結答題策略,比對自己答案與標準答案的差距,借鑒他人答題經驗,反思思維方法,這樣做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品質,提高他們行動的目標性、自律性。
在教學實踐中,我感受到“五步”教學法深入挖掘了學生自身教育的資源,為學生提供了積極的心理暗示,他們的學習自主性、綜合能力伴隨著教學方法的實施顯著增強;教師的綜合素養(yǎng)、課堂效率、教學機智、反思能力均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我推薦的書
☉《教師研究中的自傳研究方法》,陳雨亭著,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
☉《生命關懷:學校教育的本真回歸》,李偉平著,江蘇鳳凰教育出版社
☉《讓每個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37個技巧》,[美]佩西達·希姆勒、[美]威廉·希姆勒著,楊新穎、張堯然譯,中國青年出版社
☉《靜悄悄的革命——課堂改變,學校就會改變》,[日]佐藤學著,李季湄譯,教育科學出版社
(責任編輯 韓大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