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光洪
江西省信豐縣中醫(yī)院,江西 信豐 341600
?
中西醫(yī)結合治療慢性胃炎46例臨床觀察
何光洪
江西省信豐縣中醫(yī)院,江西 信豐 341600
目的:觀察中西醫(yī)結合法治療慢性胃炎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92例慢性胃炎患者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46例。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西藥治療,觀察組在此基礎上聯(lián)合自擬疏肝健脾湯治療,對比分析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及1年疾病復發(fā)情況。結果: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5.65%,1年復發(fā)率為2.17%,與對照組的71.47%、10.87%對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中西醫(yī)結合法治療慢性胃炎的臨床效果顯著,值得推廣應用。
中西醫(yī)結合;慢性胃炎;復發(fā)
2014年5月至2014年10月期間筆者對92例慢性胃炎患者進行了臨床對比研究,觀察慢性胃炎患者采用中西醫(yī)結合治療的效果,具體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收集2014年5月至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92例慢性胃炎患者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46例。觀察組男26例,女20例,年齡18~64歲,平均(48.58±3.45)歲,病程1~9年,平均病程(6.02±1.34)年;對照組男27例,女19例,年齡18~65歲,平均(49.01±3.53)歲,病程11個月至9年,平均病程(5.94±1.41)年。本次所有研究對象均滿足《慢性胃炎中西醫(yī)結合診斷方案(草案)標準》中相關診斷標準[1],排除近2周內接受抗生素、抑酸及鉍劑治療患者,合并肝腎功能不全患者。兩組上述一般資料對比,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三聯(lián)法治療,具體為:阿莫西林(哈藥集團三精明水藥業(yè)有限公司,生產批號:130514)500mg,2次/d;奧美拉唑(北京亞寶生物藥業(yè)有限公司,生產批號:130816)20mg,2次/d;枸櫞酸鉍鉀(湖南九典制藥有限公司,生產批號:131125)300mg,2次/d;療程為7~14d。在此基礎上觀察組聯(lián)合自擬疏肝健脾湯治療,方藥:柴胡10g,香附子15g,木香15g,陳皮15g,川芎15g,枳殼15g,白芍15g,白術15g,太子參15g,半夏10g,砂仁10g,茯苓15g,甘草6g。對于脾胃濕熱型患者加用藿香10g,炒苡仁30g,厚樸12g;脾胃虛寒型患者加用干姜10g,黃芪20g;肝胃郁熱型患者加用黃連10g,黃岑10g,丹皮10g;胃絡瘀阻型患者加用當歸15g,三七3g(沖服),丹參20g。加水煎服,每天1劑,分早晚2次口服,療程為7~14d。
1.3 觀察指標 兩組患者均治療后進行胃鏡檢查,并對患者隨訪1年,統(tǒng)計復發(fā)情況,對比其臨床療效。
1.4 療效判定[2]治療后,患者臨床癥狀、體征消失,胃鏡檢查結果正常,視為顯效;患者臨床癥狀、體征明顯改善,胃鏡檢查結果顯示,炎癥大部分消失,視為有效;患者臨床癥狀、體征及胃鏡檢查結果與治療前對比,無明顯變化,視為無效。
2.1 兩組臨床效果對比 觀察組、對照組總有效率分別為95.65%、71.47%,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效果對比 (例)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2.2 兩組1年復發(fā)情況對比 觀察組1年復發(fā)1例,復發(fā)率為2.17%(1/46例);對照組1年復發(fā)5例,復發(fā)率為10.87%(5/46例),兩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現(xiàn)階段,隨著人們生活方式不斷改變,生活節(jié)奏不斷加快,慢性胃炎發(fā)生率呈上升趨勢,患者可見飽脹、上腹痛、噯氣、惡心、嘔吐、反酸、早飽及燒灼感癥狀,對其生活質量造成了嚴重影響。臨床多給予患者三聯(lián)法進行治療,但具有復發(fā)率高的弊端。近年來臨床采用中西醫(yī)結合方式治療,取得了較為理想的效果。
慢性胃炎屬于中醫(yī)“胃脘痛”、“反酸”等范疇,主要是因食積、寒凝、氣滯、陰虛、血瘀導致疼痛癥狀產生[3]。在本次研究中,觀察組患者給予自擬疏肝健脾湯治療,該組方中白術、川芎、太子參、枳殼具有疏肝行氣、和血止痛、活血化瘀之功效;柴胡、白芍、香附子具有助脾化運、疏肝理氣之功效;砂仁、木香具有和胃醒脾之功效;半夏、陳皮、茯苓具有健脾、和胃、滲濕之功效,甘草具有調和諸藥的作用。上述藥物聯(lián)合應用可清肝瀉熱、化瘀止血、行氣止痛,且與常規(guī)西藥聯(lián)合治療慢性胃炎的效果確切。在本次研究中,觀察組患者總有效率為95.65%,高于對照組71.47%,且1年復發(fā)率為2.17%,低于對照組的10.87%(P<0.05)。
綜上所述,中西醫(yī)結合法治療慢性胃炎的臨床療效較好,能夠有效幫助患者緩解臨床癥狀,降低復發(fā)率,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張萬岱,陳治水,危北海,等.慢性胃炎的中西醫(yī)結合診治方案(草案)[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05,125(2):172-175.
[2]張萬岱,李軍祥,陳治水,等.慢性胃炎中西醫(yī)結合診療共級意見(2011·天津)[J].現(xiàn)代消化及介入診斷,2012,(17)3:172-177.
[3]儲建坤,李增寧,馬金城,等.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幽門螺桿菌相關性胃炎的臨床研究[J].時珍國醫(yī)國藥,2013,24(2):496-497.
(編輯:程鵬飛)
2016-06-17
何光洪(1979-),男,漢族,本科學歷,主治中醫(yī)師,研究方向為消化內科。E-mail:wanghuajiao@yeah.net
R573.3
A
1007-8517(2016)18-008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