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福慶
摘 要:語篇連貫性是語篇的主要特征之一,既是作者合理安排語篇內容、恰當表達觀點意圖的需要,也是讀者創(chuàng)建語篇心理表征的追求目標。教學中教師應該根據(jù)特定教學目標、語篇特征等重點側重解讀具體維度的語篇連貫性,只有全面研究和解讀語篇特征,才能整體促進讀者、作者的互動,有效提升閱讀教學質量。
關鍵詞:語篇層級;語篇連貫性;思維差異;語篇理據(jù)
語篇連貫性是語篇特征的主要內容,閱讀教學中忽視語篇連貫性的解讀必然降低閱讀教學應有的理據(jù)性和明見性。語篇連貫性既是指語篇本身的銜接和連貫,也是指作者和讀者的相互適應?!耙唤M語句可構成一個有意義的整體,具有概念成分上的照應性,命題發(fā)展的索引性(即能從語篇中發(fā)現(xiàn)命題發(fā)展的線條,信息互有關聯(lián)),語用推理上的順應性,這樣就能保證激活的語篇信息在心智上具有鏈接性,能形成一個統(tǒng)一的認知世界,這個語篇就具有連貫性”[1]。語篇連貫性是語篇內、外因素相互作用的綜合體現(xiàn)。
筆者以江蘇省牛津版高中英語教材模塊十第3單元的Reading部分“Aids today”為例,立足教學實際需要,從語篇層級的幾個維度探究解讀語篇連貫性的閱讀教學活動設計策略,解析英語語篇建構的理據(jù)。
Step 1. 聯(lián)系中文語篇 比較中西思維差異
讓學生快速瀏覽近期學習的、具有典型漢民族思維模式的中文教材語篇——《云南冬天的樹林》,并提出以下問題:What are the differences in cultural thought patterns between the Chinese and the English?引發(fā)學生思考、討論并自由表達自己的感受。教師簡要列出需要學生思考的關于中文語篇思維特征的問題。
1. Can you find the topic and the theme of the Chinese discourse easily? (感知漢語語篇歸納型思維特征)
2. Is the pattern of the Chinese paragraph the same as that of the discourse? (漢語段落結構不同于篇章結構)
3. Is the Chinese thinking deductive or inductive? (總結漢語思維的基本特征)
教師在此基礎上呈現(xiàn)基本的中西思維差異(見表1)。
【設計意圖】學生在思、議活動中,有目的地回顧漢語語篇的思維特征。這樣的設計,一方面,可以豐富導入的方式,增強趣味性;另一方面,在潛意識中暗示學生關注中西思維差異。教師適時呈現(xiàn)中西思維對照表,重點強調:漢民族思維屬于歸納型思維,英美民族思維屬于演繹型思維。因此,在漢語語篇中,不能輕易找到語篇的核心話題和主題,漢語段落結構不同于篇章結構。這樣,學生就會形成英漢不同思維特征的概念基礎,為解讀英語語篇連貫性思維特征埋下伏筆。
Step 2. 回顧既往教材 復習語篇連貫知識
在關注中西思維差異的基礎上,教師和學生共同回顧高中英語教材零散的語篇連貫知識,激活已有的英語語篇圖式,為整體解讀語篇連貫性做好鋪墊。學生觀看并回顧課件所列高中已學的語篇知識(見表2),師生共同討論、復習。
【設計意圖】回顧教材已有的英語語篇知識,可以引導學生聚焦語篇連貫相關的圖式內容,在分散的語篇知識中整合并建構語篇連貫的基本概念,為整體解讀語篇連貫性做好知識儲備。
對比中西思維差異,激活已有的英語語篇圖式及連貫性知識后,師生結合具體語篇,共研英美思維特征對語篇的具體影響,整體解讀語篇連貫性的具體內容。
Step 3. 從話題到主題 解讀主題連貫
為幫助學生理解語篇話題與主題的關系,教師設置以下問題,促進師生共研。
1. What topic does the author mainly talk about in the discourse? (關注語篇話題)
2. Why does the author write about this topic? (關注語篇主題)
3. What is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topic and the theme? (關注話題與主題的關系)
然后,學生快速閱讀全文,師生共同解讀話題、主題的概念,尋找二者之間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得出以下結論:話題是指作者談論的人、物、事件、行為、現(xiàn)象或狀態(tài)等具體或抽象的實體,通常具有客觀性并以話題詞匯的形式出現(xiàn);主題即主旨,指作者為什么要談論相應的人、物、事件、行為、現(xiàn)象或狀態(tài)等,即寫作的目的;主題體現(xiàn)作者的主觀目的或情感傾向并依賴話題的延展得以實現(xiàn),話題的延展不能脫離主題的制約。
因此,語篇“Aids today”的話題是:Aids today,主題為:introduce “Aids today” to arouse the awareness of protecting ourselves。
【設計意圖】語篇最大的連貫是主題連貫,主題連貫是實現(xiàn)語篇各個層級連貫的前提和基礎。通過師生共研語篇話題、主題及二者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學生明晰了作者圍繞什么進行寫作、為什么進行寫作。
Step 4. 從核心話題到分話題 解讀語篇話題結構
學生再讀全文,理清語篇話題結構。語篇話題結構體現(xiàn)話題的語義是如何被詳述、增強或擴展的。教師以問題的形式要求學生找出文章的一級話題、所有二級話題,解讀其語義關系。問題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