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慧
在我們的閱讀教學中,老師需要有一雙慧眼,善于挖掘文本中的知識點,并進行適當留白,然后引導學生用想象、用思維去填充空白,進而通過適當的延伸拓展,為學生創(chuàng)設遷移的機會。
假日里帶著孩子去看畫展,兒子指著國畫對我說:“媽媽,還是我們的毛筆畫簡單,隨隨便便涂上幾筆,就成大山了!”兒子的話雖然幼稚,卻一下子將國畫的特點說了出來,國畫講究的是寫意和留白,這能激發(fā)人們無限的想象。
藝術的魅力便在于此,教學也是藝術,也需要留白。在我們的閱讀教學中,老師需要有一雙慧眼,善于挖掘文本中的知識點,并進行適當留白,然后引導學生用想象、用思維去填充空白,進而通過適當的延伸拓展,為學生創(chuàng)設遷移的機會。
在教學蘇教版四下《第一朵杏花》里的“時間像飛箭,轉眼又是一年。春風吹綠了柳梢,吹青了小草,吹皺了河水,吹鼓了杏樹的花苞?!边@一段課文時,我抓住文本中那些具有神奇色彩的動詞,引導學生展開想象,并指導學生仿說佳段,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師:請你展開想象,說說你仿佛看見了什么樣的美景?
生:我仿佛看見柳梢長出了嫩芽兒,就像嬰兒剛剛張開的睡眼。
生:春天的小草剛剛從地里探出頭來,嫩嫩的、綠綠的,我好想輕輕地摸摸它。
生:春風吹過小河,河水蕩起了波紋,就像老年人臉上的皺紋。
生:杏樹要開花了,花骨朵兒很飽滿,就像要裂開一樣。
師:說得多美呀!我們的作者就是抓住了春天景物的特點,用了這幾個生動、形象的動詞,把春天的景物寫活了。你們能不能抓住秋天景物的特點,仿說一段話?
…………
師:同學們,秋天有許多區(qū)別于其他季節(jié)的景物,下面就請你們各自選擇四種景物,用上幾個形象的動詞仿說一段話,再把它寫下來。除了寫秋天的景物,你也可以寫一寫夏天或冬天的景物。
學生寫話舉例:
時間像飛箭,轉眼又是一年。秋風吹黃了稻子,吹走了大雁,吹落了樹葉,吹紅了滿山的楓葉。
時間像飛箭,轉眼又是一年。寒風吹枯了小草,吹白了大地,吹開了芳香撲鼻的蠟梅。
教學中,教者關注到這些特殊的動詞,但并沒有急于講解它們的妙處,而是讓學生展開想象,想象自己讀了文字仿佛看見了什么樣的美景,然后交流,這能訓練學生的說話能力。接著,教者再次填補空白,由春天引向秋天,讓學生參照文本運用準確的動詞,寫出一段美美的話,學生在思、說、練的過程中經歷了頭腦風暴,盡情享受著學習的快樂。看了學生的文字,可知教師的等待是值得的,教師的指導是潤物細無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