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銀潔+盛月芬
語文綜合性學習是義務教育階段語文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教育部2001年和2011年頒布的兩個版本的課程標準中都把綜合性學習作為學段目標?!熬C合性學習既符合語文教育的傳統(tǒng),又具有現(xiàn)代社會的學習特征,有利于學生在感興趣的自主活動中全面提高語文素養(yǎng),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勇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應該積極提倡。”而事實上,語文綜合性學習的實施情況又如何呢?
現(xiàn)狀:綜合性學習還止于平面滑動
語文綜合性學習經(jīng)歷了2001版和2011版課標的寵溺,蘇教版教材從五年級開始專門在每冊教材的最后一個單元設計了一項語文綜合性學習,如五年級上冊設計了“說名道姓”為主題的綜合性學習,下冊則設計了“節(jié)約用水”為主題的綜合性學習。其他年級雖未標明此項內(nèi)容,但在每單元后的練習中還是很快能發(fā)現(xiàn)綜合性學習的蹤跡,如蘇教版語文二下練習1中的“學練字詞句”這樣的表述,這些足以見得人們對語文綜合性學習的重視和關切了。
我們在本校范圍內(nèi)面向全體語文教師(54名)進行了一次問卷調(diào)查。本次調(diào)查的目的旨在了解我校語文綜合性學習的實施情況以及影響因素,并據(jù)此采取相應的措施。我們主要設計了三個方面的調(diào)查內(nèi)容。
1. 教師對語文綜合性學習認識。2011版課標重提語文綜合性學習,并將它和識字與寫字、口語交際、閱讀、寫作并舉,那么語文綜合性學習在教師心目中又占有著怎樣的地位?
2. 教師對語文綜合性學習實施。教材明確設計了語文綜合性學習的內(nèi)容,教師是怎么落實這些內(nèi)容的?他們?nèi)粘;ㄙM在上面的時間是怎樣的?除了教材上提供的綜合性學習內(nèi)容,教師還會開展其他的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嗎?
3. 影響教師開展語文綜合性學習的因素。教師在實施語文綜合性學習的過程中,由于個體之間存在差異,其進程與成效也必然存在一定的差異,這種差異最終就成為影響綜合性學習開展的因素。那么,到底會有哪些差異呢?這項調(diào)查內(nèi)容我們設計成開放題,要求教師具體描述。
調(diào)查結果顯示,我校語文綜合性學習開展的現(xiàn)狀并不令人樂觀。教師幾乎一致認為綜合性的開展對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有一定的作用,但實際操作上卻很少有教師愿意花較多的時間在上面。9位教師覺得開展綜合性學習有困難,因為沒有具體的操作策略可供參考,占16.7%;17位教師擔心開展綜合性學習影響學生成績,因為綜合性學習花費的時間不少,但內(nèi)容考試卻不會考到,與其花時間去搞綜合性學習還不如多講幾個知識點來得實惠,占31.5%;57.4%教師則一致認為能把教材上的內(nèi)容完成就已經(jīng)很不錯了。54位教師中,80%以上的教師認為,如果將綜合性學習納入到考試中,大家肯定會好好去落實。
從上述調(diào)查的結果發(fā)現(xiàn),我校教師對語文綜合性學習的認可度還是挺高的,他們不否認,并且相信語文綜合性學習提升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重要性。他們所強調(diào)的困難和擔心不過都指向了考試這一指揮棒——如果綜合性學習也納入考試的范疇,那么這些困難和擔心也就不能稱其為困難和擔心了。
說到底還是指揮棒的問題,即評價的問題。評價成為影響綜合性學習的主要因素。在實施語文綜合性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對學生的評價又如何呢?我們找來兩組高年級的學生對他們進行了訪談。學生在訪談中反映,老師組織開展綜合性學習對大家的學習成果通常只是在口頭上表揚表揚,時間長了,印象不深刻,大家也就淡忘了,覺得開展綜合性學習沒多大意思。
訪談的結果讓我們進一步意識到,在日常教學中,教師就算能根據(jù)教材內(nèi)容開展語文綜合性學習,但對學生的學習任務缺少較為科學的評價驅(qū)動,難以調(diào)動并保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綜合性學習的主體是學生,如果主體缺乏學習的積極性,長此以往自然就直接導致了學習效果的低下。
評價:平衡“信奉”與“使用”的落差
在上述調(diào)查中我們發(fā)現(xiàn),教師對語文綜合性學習的認可與實際操作存在較大的落差。他們一方面認同綜合性學習有利于對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但另一方面卻并不愿意在這方面花費太多的氣力。這種“信奉”與“使用”之間的不一致,其問題根源主要在于長期以來,學校層面對教師實施語文綜合性學習并沒有有效的評價手段,教師實施不實施,實施得好還是不好并無什么不同,語文綜合性學習在這樣模糊的視野下逐漸成為語文教學中的盲點。評價正是語文綜合性學習的牛鼻子,抓住了評價也就抓住了綜合性學習的核心。那么,學校層面該如何執(zhí)起評價這只牛耳,從而平衡“信奉”與“使用”之間的落差呢?
1. 導向:適時滲透考核。要想教師重視并努力實施語文綜合性學習,不可小覷考核這種評價方式的作用。考和不考,效果完全不一樣??疾榻處煂C合性學習的教學情況完全可以通過試題的編制來達到目的。如蘇教版語文五下的最后一單元練習上設計了一個綜合性學習的內(nèi)容“節(jié)約用水”,我們不妨在學生的期末卷上編制一道這樣的試題:模仿“節(jié)約用水”這一主題的綜合性學習,我們還可以開展主題的語文綜合性學習;我想通過、等形式去體會綜合性學習的魅力;當然,還可以設計一道命題作文《我最難忘的一次語文綜合性學習》。
試卷上一旦出現(xiàn)了綜合性學習的內(nèi)容,這一信息的導向功能很快就能得以體現(xiàn)。教師也會很迅速地發(fā)現(xiàn)語文綜合性學習的教學價值,他們不僅會很好地將教材上的內(nèi)容進行落實,還會主動開辟新的甚至個性化的語文綜合性學習。
2. 激勵:各種評優(yōu)跟上。通常情況下,評價的激勵功能無需放大,它的力量總是存在的。當教師全情投入到語文綜合性學習的教學中去,為了避免純粹“為了應試而教”,學校層面要善用激勵手段鼓勵教師朝著正確的軌道開展語文綜合性學習。因此,學校可以開展綜合性學習的多種評優(yōu)活動。如開展綜合性學習的主題設計評比活動,大家可以選擇合適的主題進行精心的設計,由學校統(tǒng)一組織人員進行評比,對獲獎的主題進行獎勵。同時選取2~3個最佳獲獎主題,由設計教師進行公開教學。這次主題設計活動我們共收到了52位教師的參評作品,主題眾多,如《奇妙的聲音世界》《品三國》《冬爺爺?shù)亩Y物》《奇妙的動物世界》《看看大?!贰陡n本去旅行》等,令人為之振奮。其中,S老師設計的《奇妙的聲音世界》中的活動板塊,頗具教學的匠心:
活動板塊1:認識擬聲詞。
(設計意圖:以學習四種小動物的叫聲為起點,一步步深入,由此及彼,打開視野,在生動有趣的語文實踐中、觀察思考中發(fā)現(xiàn)規(guī)律,整個環(huán)節(jié)融知識、技能、情感目標于一體,力圖體現(xiàn)語文學科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和諧統(tǒng)一的特點。)
活動板塊2:玩玩擬聲詞游戲。
(設計意圖:這一評價任務的設計旨在通過學生自評的方式檢測其對形聲字識別法的掌握情況,其中兩個擬聲詞的讀音猜測發(fā)生困難,則引發(fā)更豐富的學習,使學生感受到識字的途徑是多角度、多方位的,音形義三結合,識字有辦法。)
活動板塊3:欣賞擬聲詞童謠。
(設計意圖:學生在欣賞擬聲詞童謠,交流童謠中的自己喜歡的擬聲詞中,潛移默化地積累眾多的擬聲詞,童謠中有趣、豐富的擬聲詞給予了學生樂趣、知識和一個奇妙的聲音世界。)
活動板塊4:聽聽校園里的聲音。
(設計意圖:走出童謠,走進自己生活的校園,回顧在校園里的學習、生活,種種熟悉的聲音縈繞耳邊,在充分感受聲音的奇妙后,模仿童謠的句式介紹校園里的聲音,這是知識與能力的雙重評價,聽到的聲音能用擬聲詞表現(xiàn)出來嗎?能把想到的擬聲詞說一句簡短的話嗎?這一活動環(huán)節(jié)用以檢測的同時,也在幫助學生能夠達成“用語言”的目標。)
活動活動板塊5:聽聽故事里的聲音。
(設計意圖:擬聲詞除了把事物的種種狀態(tài)或行為描繪得形象生動,人們通過聯(lián)想,還可以表情達意。“聽聽故事里的聲音”融體會與實踐一體,關注了語文的本體和非本體教學內(nèi)容,也為本次語文綜合性學習后續(xù)性的作業(yè)布置服務:潛入故事的體會和指向明確的實踐,化解了巧妙運用擬聲詞編故事的難度。)
3. 展示:實現(xiàn)交互認同。開展語文綜合性學習不是一兩個人的事,一個人做和一群人做的效果迥然不同。基于人自我價值實現(xiàn)的需求,人與人之間的交互認同顯得非常重要。雖然有些人常常用“我不是為了別人的贊美而活著”來安慰自己的不被認同,但如果能實現(xiàn)真正意義上人與人的交互認同,應是令人倍受鼓舞的。因此,學校層面可為在語文綜合性學習實施上做得好的教師提供展示的平臺,發(fā)揮評價的展示功能,促進一個人和一群人之間、一群人和一群人之間的交互認同,從而感受意義所在。這個學期,我們首先為一部分愿意做并且做得較好的教師提供了綜合性學習的案例設計版塊,版塊包括背景分析、教學重點、依據(jù)分析、主題選擇、情境創(chuàng)設、目標表述等,大家按照版塊設計了案例。學校為此專門組織全體語文教師開展了語文綜合性學習的案例設計交流活動,9位教師介紹了自己的案例設計。學校還專門邀請了專家到現(xiàn)場進行了點評和指導。雖然活動的形式并無什么特別之處,但是在這種案例版塊的呈現(xiàn)中,教師自身對綜合性學習的認識、思考乃至行動一覽無余。這種形式的展示一方面會讓介紹的教師和參與的教師深深感受到語文綜合性學習的重要及其意義,同時,在現(xiàn)場專家的指導下,偏離者得以糾錯,模糊者趨于清晰,畏難者也開始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