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侯垚
托馬斯·杰斐遜:古生物學
作為美國文藝復興時期的奇才,杰斐遜有自己的學術追求。為人所知的,如編寫《獨立宣言》,而鮮為人知的是,他用自己6400多本藏書幫助重建了之前被燒毀的國會圖書館。但他最令人意想不到的愛好是什么?收集骨頭。
19世紀初,古生物學像當時的美國一樣還不成熟。杰斐遜和一些人都認為,物種滅絕是不可能的。因此,1804年他贊助了路易斯和克拉克的遠征計劃,部分原因是出于希望他們能搜尋到一群活生生、毛茸茸的猛犸象——據說這些猛犸象會在密西西比河河谷散步。
實際上,猛犸象沒在,只有它們的骨頭。不過這足以促使杰斐遜資助克拉克1807年在肯塔基州的后續(xù)項目,即收集化石。這趟尋找之旅發(fā)現了300多個骨頭樣本。杰斐遜非常開心,將它們分散到白宮的幾個房間以供研究。珍品,如猛犸象頭蓋骨,留在美國;復制品,寄到了法國。
最后,杰斐遜與眾不同的愛好使得古生物學在美國合法化,即便這讓評論家們將他這個總統(tǒng)稱為猛犸象先生。杰斐遜至少將50塊乳齒象骨頭贈給了美國哲學學會,這對辨別一種從未在美國看到的巨型滅絕樹懶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這種動物后來被命名為“杰氏巨爪地懶”。
亞伯拉罕·林肯:名為“菲多”的狗
林肯一生喜愛動物,他甚至拒絕傷害一只小蟲。小時候在肯塔基州,他曾責罵過逗弄螞蟻的玩伴:“螞蟻的生活對它來說是幸福甜蜜的,正如我們的生活之于我們一樣?!焙髞砹挚习颜嬲膼坌髣游飯@帶到了白宮,園里有小白兔、山羊、小馬和三只從一個聯盟軍營中救出來的孤兒貓。
不過林肯最喜歡的,還是他的黃色雜種狗“菲多”。菲多于1855年進入時住伊利諾伊州斯普林菲爾德的林肯家族,并很快成為家中一分子。當地人看到它在街上跟著林肯的兒子們模仿馬戲團表演,陪著林肯去市場,還會嚇林肯夫人瑪麗·托德一跳,揮動沾滿泥土的爪子歡迎暫住的客人。
不幸的是,在1861年,菲多因體型過大、生性頑皮而不能和林肯一家住進白宮,但它與新主人參加了林肯在斯普林菲爾德火車站舉行的告別演講。1865年5月,林肯的棺材被運回家,菲多在那兒等候。關于葬禮的報道將菲多這只“林肯狗”變成了美國家喻戶曉的狗,它的名字突然間成了家狗的代名詞。即使一個半世紀過去了,它的美名和故事依然為人們津津樂道。
西奧多·羅斯福:文學作品
一個好沖動、熱衷于戶外運動的人,卻能安靜地坐在桌子旁,耐心地學習成為一名作家,這是令人難以想象的。但羅斯福做到了?!捌D辛的人生”不僅是對他生活的描述,還是他創(chuàng)作的35部作品中的一個書名。
1886年,達科他州嚴寒的冬季使羅斯福的財產遭受損失,他不得不尋找謀生的出路來支撐家庭。于是在接下來的日子里,他選擇了以寫作為生,因為從政的收入不算高,也從來不是他收入的主要來源。
除了小說,羅斯??梢跃蛷V泛的話題和文體展開寫作:
歷史——《1812年海戰(zhàn)》。此書的撰寫開始于羅斯福在哈佛求學期間,主要就1812年的美英海戰(zhàn)展開詳細研究,被視為該題材重要的學術著作。
自傳——《西奧多·羅斯福自傳》。
傳記——《奧利弗·克倫威爾》,關于17世紀英格蘭自封護國公的事跡。
社論——整套 《堪薩斯城明星報》( the Kansas City) 和《觀點》 ( The Outlook) 雜志的系列社論。
回憶錄——關于美國和西班牙戰(zhàn)爭期間,羅斯福領導“莽騎兵”登陸古巴作戰(zhàn)并取得勝利的經歷。
狩獵——《非洲游蹤》描述了羅斯福在非洲所經歷的驚險刺激的追獵活動,所遇到的有名的獵人,以及收集到的動植物等。此書是寶貴的非洲文獻。
自然——《阿第倫達克山脈夏季的鳥》是羅斯福在阿第倫達克山脈間圣瑞吉斯湖泊周圍觀察各種鳥類而做成的鳥類目錄。
旅游指南——《紐約:歷史重鎮(zhèn)》。
書信——《西奧多·羅斯福給孩子們的信》收錄了羅斯福寫給他孩子們的書信。語調柔和溫暖,洋溢著濃濃的父愛。
羅斯福的寫作風格多樣,充滿活力的、表達憤懣的、令人反思的……總之,他不只是一位偉大的總統(tǒng),還是可愉悅品讀的“讀物”。
伍德羅·威爾遜:創(chuàng)新的大學教育
1902年,威爾遜被一致推選為普林斯頓大學的校長。作為一校之長,他盡力將這所大學建成國家最重要的學術中心。歷史學家約翰·穆德說:“威爾遜擔任校長的初期是相當成功的。他對整所大學進行了重組,新雇了40名教師,還籌集了大量的資金?!?/p>
威爾遜提出在教育和社會方面實行全面改革,包括錄用有杰出教學經歷的老師為新教職員工。他重視專業(yè)技能的發(fā)展,設立了多個學術部門并制定了有關核心要求的體系。為了達標,學生們需要結成小組(小組中有導師),并就自己選定的專業(yè)進行為期兩年的針對性學習。此外,威爾遜制定的教學大綱是高等教育領域重要的創(chuàng)新。
威爾遜還設法提高入學門檻,盡力去除對富家子弟的照顧成分,提倡嚴謹的學風。他曾對校友立志,“要將做事欠考慮的男孩轉變成會思考的男人”。威爾遜計劃廢除普林斯頓中類似兄弟會的餐飲俱樂部,因為里面聚集了一些學校最富有、也最懶惰的學生。雖然威爾遜的建議最初認可度很高,但不久卻遭到保守董事和有錢校友的強烈抵制。經過高度公開的博弈后,威爾遜在國內贏得了聲譽,不僅因為他倡導教育改革的膽識,還因為他對抗社會不平等的魄力。
羅納德·里根:太空中的啫哩豆
20世紀60年代,羅納德·里根決定戒煙,最后他選擇了啫哩豆作為替代物。
里根吃糖果的消息傳到了赫曼格利茨糖果公司,公司開始免費給時任州長的他運送格利茨牌啫哩豆。里根仿佛置身于天堂,幸福無比。
1976年格利茨公司首次推出其吉力貝品牌,自此,里根成為該品牌啫哩豆的忠實粉絲。他為自己1980年的就職典禮訂購了3.5噸紅、白、藍三色的啫哩豆。在里根總統(tǒng)接下來的任期內,吉力貝成了白宮必不可少的食品。他為來訪的貴賓提供定制的吉力貝糖罐;還要確保國會大廈中所有他常去的地方都有豐富的啫哩豆庫存;甚至在“空軍一號”上安裝了定制的啫哩豆盒。多虧里根總統(tǒng)免費的宣傳,吉力貝的訂單被排滿至一年以后。沒過多久,公司便沖上了事業(yè)的頂峰,令人驚嘆。1983年,“挑戰(zhàn)者號”航天飛船上的宇航員們打開了里根總統(tǒng)贈送的包裹,里面裝的是什么?除了吉力貝還會有什么!
(摘自《世界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