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彪
摘 要:全國職業(yè)院校技能大賽促進了職業(yè)教育教學改革與發(fā)展方向,而《汽車維修基本技能》是技能大賽與課程改革相融合的物化成果。通過分析和借鑒技能大賽中汽車運用與維修賽項的競賽大綱,以歷年大賽的比賽實例作為教材編寫重點,并結合教學實際,將大賽標準與教學內容有效銜接,對《汽車維修基本技能》校本教材開發(fā)進行了研究與實踐。
關鍵詞:汽車維修基本技能;校本教材;教材改革
隨著我國職業(yè)教育的不斷發(fā)展,社會對于職業(yè)教育辦學質量的要求也日益增高。而技能大賽既是職業(yè)教育教學質量和辦學水平的檢驗標準;也是推動職業(yè)院校深化教學改革、加強校企合作、促進工學結合的重要手段,更是具有進一步推動實踐教學改革的重大意義。我校校本教材《汽車維修基本技能》就是誕生于這樣的背景下。
一、技能大賽汽車維修基本技能項目介紹
汽車維修基本技能項目由理論考試和實操比賽組成,理論成績和實操成績各占總成績的20%與80%。理論考試主要內容為法律法規(guī)、職業(yè)道德、安全規(guī)范和專業(yè)知識等。實操比賽則包含發(fā)動機總成拆裝與檢測和汽車故障診斷,這兩個小項成績各占實操總成績的50%。
發(fā)動機總成拆裝與檢測項目按照維修手冊對發(fā)動機的某一機構進行拆裝和檢查(包括外觀檢查和尺寸測量),按要求填寫檢查測量記錄并分析結果,作出零件好壞的判斷。重點考核拆裝工藝、零件清潔、工量具使用、零部件檢查、作業(yè)規(guī)范及安全,并正確填寫作業(yè)記錄表,計算和確定維修方案。
汽車故障診斷項目則是要求在規(guī)定時間內,對故障車輛指定的系統進行診斷,步驟包括前期準備、安全檢查、儀器連接、癥狀確認、目視檢查、故障碼和數據流檢查、元器件測量、電路測量、故障點確認和排除,并填寫相關作業(yè)記錄表。
二、《汽車維修基本技能》理實一體化教材結構設計
該教材以技能大賽項目為主線,主要分為發(fā)動機總成拆裝與檢測和汽車故障診斷項目兩大部分。在編寫體例取消了傳統教材的章節(jié),結合技能大賽的要求,以任務驅動式教學方法來開展課堂教學。同時,輔以配套的三維互動虛擬仿真教學軟件,實現理論與實踐結合,知識與能力貫通。
1.教學任務的選定。教材內容以技能大賽歷年比賽試題為實例作為編寫重點,充分體現競賽目標即教學目標,競賽任務即工作任務。發(fā)動機總成拆裝與檢測項目由氣缸蓋拆裝與檢測、活塞連桿組拆裝與檢測、氣缸體檢測、曲軸拆裝與檢測、正時鏈條更換和凸輪軸拆裝與檢測這六個項目組成。汽車故障診斷項目則由八個任務組成,分別是水溫傳感器及其線路故障排除、空氣流量計及其線路故障排除、凸輪軸位置傳感器及其線路故障排除、單缸點火線圈及其線路故障排除、單缸缺火故障排除、前大燈線路故障排除、CAN總線系統故障排除和電動車窗系統故障排除。實踐項目和相關理論知識糅合在一起,水乳交融。學生一方面通過實踐操作掌握技能要領,另一方面通過閱讀學習理論知識,操作步驟與要領配合圖片和文字說明,便于學生理解,提高了學習效率,并讓學生具備通過江蘇省職業(yè)學校學業(yè)水平測試或參加技能大賽的基本能力。
2.任務驅動式工作頁的設計。根據德國教學模式的要求,對教材中工作任務的處理,把工作任務設計成工作頁形式。工作頁主要由五大部分組成:一是任務描述,通過有關該學習任務的典型案例來創(chuàng)設學習情景,明確學習任務的目標,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實現學習任務的引入。二是引導問題,將學習任務的理論知識以填寫關鍵詞的形式,讓學生以工作頁為引導,并結合教材,完成此部分理論學習內容,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與獲取信息的能力。三是查閱資料,列出任務實施過程中的技術參數與操作要領,引導學生通過查詢維修資料,完成相應內容,以此模擬企業(yè)一線的操作工序。四是計劃組織,在任務實施過程中小組成員有各自的角色責任,如“A生負責拆裝及清潔整理,B生負責傳遞工具及清潔整理,C生負責擺放零部件及清潔整理,D生負責安全檢查及記錄”,并在各任務間輪換各位學生的角色。通過對企業(yè)環(huán)境與角色模擬,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團隊意識、勞動習慣、安全操作與環(huán)保意識。五是任務實施,讓學生按照工作頁中任務實施要求進行實訓,并將相應步驟的質量要求填寫完善,幫助學生對本次操作的完成情況進行自我評價。
3.任務評價表的構建。為了體現以技能大賽的導向作用,《汽車維修基本技能》的特色是在教材中設計了任務評價表格。由于技能大賽在評價方式上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考核模式,因此本課程所有任務的評價包含職業(yè)技能和綜合職業(yè)能力考核兩大塊。在評價內容上除了專業(yè)知識外,還包括學習能力、學習態(tài)度、人際交流與團隊合作等與行業(yè)相配套的素質要求。另外,不僅重視結果評價,還關注過程評價,這樣的多元化考核是真正體現以職業(yè)能力為本位的全面考核,是當今社會職業(yè)崗位能力考核的基本方向并與職場崗位要求的相關標準趨于一致。評價表格中還采取了多元評價機制,除了教師評價以外,還包括學生自評和學生互評等。通過多維度、多側面的綜合性評定,能夠更加客觀、合理、科學地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評價。同時也能對學生學習態(tài)度具有一定的激勵作用,更有利于提高學生能力和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
三、結束語
技能大賽的舉行使我們看到了職業(yè)教育教材中存在的問題,同時也促進了這些問題的解決。在技能大賽的引領和推動作用形成了職業(yè)教育教材改革的倒逼機制,促進教材內容合理設置,構建以大賽目標為導向、以能力為本位、促進學生個性發(fā)展的理實一體化教材,已成為當前職業(yè)院校深化課程改革的重要保障。
參考文獻:
[1]陳文華.汽車發(fā)動機構造與檢修課程改革的研究實踐[J].中國職業(yè)技術教育,2006(4).
[2]曹慶旭,王貴生,吳文勇.關于職業(yè)技能大賽對課程改革的影響[J].職教論壇,2011(23).
[3]茅建民.職業(yè)院校技能大賽與技能教學質量問題調查研究[J].職業(yè)教育研究,2012(9).
(作者單位:江蘇省無錫汽車工程中等專業(yè)學校、同濟大學汽車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