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敏
[中圖分類號]S 5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1650(2016)03—0080—01
為了發(fā)展季節(jié)馬鈴薯生產,把露地常規(guī)種植的馬鈴薯品種引入大棚種植,獲得比露地馬鈴薯提早上市,價格高、增加產值的好效益?,F(xiàn)將其大棚土豆栽培技術總結如下。
1留種選種與地塊選擇
凡留種的馬鈴薯,采收后選陰涼、通風、有閣樓處平鋪,嚴防雪子落在上和鼠害。一般的選種標準是早熟,中等大,表皮光滑嫩白,芽眼明顯,無病蟲害。一般宜選擇地勢平坦、排灌方便、土質肥沃疏松、通透性好的砂質土壤種植,以前茬未種過茄科類作物或水稻的田(地)曲塊最佳。
2整地施基肥與搭棚作畦
將選好的地塊深翻一次,待播種前結合施基肥再細碎翻耙一次,大田經多次深耕整細后,開好圍溝、腰溝和棚間溝,以便操作和排灌。若利用原棚種植的地塊,每1hm2要生石灰1500kg,悶棚殺菌消毒后再播種。
3種薯處理
把種薯放在20-25℃的室內進行預醒,待芽萌動后,預醒結束。然后切塊,每塊20-25克。大薯按螺旋狀向頂斜切,最后把芽眼集中的頂部切成3一塊,發(fā)揮頂端優(yōu)勢。切塊后在保溫的室內,底層鋪5厘米厚的細沙土,然后薯塊芽眼朝上依次排擺,并盡量做到上齊下不齊,擺后覆5厘米厚的細沙,按上述擺種方法依次排好第二層、第三層薯塊。最后一層上覆5厘米厚細沙,上面覆蓋草苫。溫度為15-25℃。催芽床土濕度以手握成團落地散碎為宜。催芽在暗光條件下進行,待薯塊芽長1—2厘米時,將薯塊取出移至10—15℃有散射光的室內攤晾,攤晾時底部最好鋪一層濕沙土。借助低溫和散射光控制頂芽生長,促進側芽大量萌發(fā)。
4適時播種
播種期為1月24-28日,播種時將已發(fā)芽7cm左右的薯種,分個斜放于穴中央,深度視種薯芽長短而定。苗種播入穴內后用營養(yǎng)土覆蓋,蓋土厚度以不見芽苗為宜,營養(yǎng)土配方為:鈣鎂磷肥525-675kg,加堆漚腐熟的雞糞約5t加草木灰1.5t加70%的大田細土,充分拌勻后逐穴點蓋即可。
5及時中耕除草
隨著馬鈴薯的生長,田間雜草也迅速生長,與馬鈴薯爭奪田間營養(yǎng),特別是沒有覆膜的田塊,這一現(xiàn)象表現(xiàn)的尤為突出,可采用人工拔除。必要時可用杜邦寶成25%干懸浮劑進行防治。
6追肥松土
馬鈴薯是一種需肥較多的作物,特別是需鉀較多,氮:磷:鉀的比例為4:8:12,要通過測土進行配方施肥。在旱作區(qū),要結合松土,培土起壟,免耕栽培的要及時松土,增加土壤通透性:灌溉馬鈴薯在膜上及時覆土,防止燒苗,在苗高20厘米左右,進行二次覆土,防止薯塊露出見光變綠。松土時要注意不要把地膜破壞。在松土時可以同時畝施優(yōu)質農家肥1000公斤或畝施復合肥20公斤、鉀肥10公斤或草木灰150公斤?,F(xiàn)蕾開花期視其生長情況再進行第二次追肥。生長后期畝用0.3%磷酸二氫鉀溶液60—75公斤,進行根外追肥。
7合理灌水、抗旱
有灌溉條件的地區(qū),要在馬鈴薯開花期、塊莖膨大期灌水3—4次,注意順壟灌水,防止大水漫灌,做到灌水不漫壟,在整個生長期土壤含水量應保持在60%-80%,塊莖形成期及時適量澆水,塊莖膨大期是需水關鍵期不能缺水。在雨水較多的地區(qū)或季節(jié),及時排水,田間不能有積水。
為了保證馬鈴薯穩(wěn)產高產,要對干旱導致萎蔫的地塊,采用人工挑水灌苗,或用積雨窖水澆灌,以緩和旱情。
8葉面噴肥,化學調控
適時觀察,花前有無徒長現(xiàn)象,如有徒長,可噴施多效唑500m g/L等進行調控,在塊莖膨大期葉面噴土豆膨大索,有利于塊莖的膨大,增加產量。
9做好病蟲害防治
我省各地病害發(fā)生的時期、種類有一定差異,但主要病害基本一致。不外乎早疫病、晚疫病、環(huán)腐病、黑脛病、花葉病毒病、卷葉病,青枯病、立枯絲核菌引起的黑痣病等,要及時進行防治。
9.1病害的防治。在發(fā)病初期田間噴藥,用75%甲基托布津600-800倍液、或40%多菌靈400-600倍液、或炭疽福美600倍液,防治炭疽病、白粉病、疫病等:用72%農用鏈霉素20克/(畝)、或25%青枯靈可濕性粉劑,防治細菌性瘡痂??;用72%普力克水劑、或30%惡毒靈水劑800倍液、或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防治枯萎病、灰霉?。河?0%病毒a或1.5%植病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防治病毒病:用72%克露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或77%可殺得可濕性粉劑500倍液防治晚疫病、綿疫病、綿腐病等;保護地可用5%霜克粉塵劑、或5%霜霉威粉塵劑、或5%百菌清粉塵劑1千克/(畝)噴粉防治多種病害。
9.2蟲害的防治:①幼蟲低齡階段噴霧:用0.9%阿維菌素3000倍噴霧防治茶黃螨:用10%大功臣可濕性粉劑1000倍防治蚜蟲:用2.5%功夫乳油,或10%吡蟲啉乳油,或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500倍防治蚜蟲、棉鈴蟲、煙青蟲、甜菜夜蛾、美洲斑潛蠅。每隔5—7天噴1次,連噴3次。②物理防治.保護地可設置黃板或黃簡誘殺白粉虱、煙粉虱、蚜蟲、美洲斑潛蠅等對黃色有趨性的害蟲,或復蓋銀灰色地膜驅避蚜蟲。③生物防治積極保護利用天敵,發(fā)現(xiàn)粉虱成蟲時,可釋放麗蚜小蜂:生物藥劑,用1.8%蟲螨克濃可溶性水劑,或2%菌毒克(寧南霉素),或72%農用硫酸鏈霉索可溶性粉劑,或5%卡死克乳油等生物制劑防治病蟲等。
西葫蘆的害蟲有潛葉蠅、蚜蟲。病毒病常因蚜蟲發(fā)生而傳染尤,其是高溫干旱年份要注意及時噴藥治蚜??蛇x用20%菊·馬乳油2000倍、50%抗蚜威可濕性粉劑3000-3500倍液或20%啶蟲脒可濕性粉劑進行防治。潛葉蠅用70%滅蠅胺可濕性粉劑防治。
6采收
西葫蘆定植后45-50天即可開始采收,初瓜自雌花開放至收獲約兩周,第一瓜宜早收,有助于后期果實的生長發(fā)育,隨著氣溫升高,以后每隔2-3天可采收一次。采收要在果皮尚未硬化以前,一般于花謝后7-9天即應收獲,采收太小影響產量,采收太晚降低品質,影響植株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