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成軍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6)07-0260-01
要學好物理課,首先要重視各科的橫向聯(lián)系,比如:語文的閱讀能力直接影響物理知識的學習和對物理概念的理解程度;數(shù)學知識在物理課中有目的的應用就是物理學中的計算能力。要學好物理,學生應當能夠做到不僅把物理學好,而且其它課程如語文、數(shù)學、化學、歷史等都要學好,也就是說學什么都能夠學得好。實際上,不少學習好的學生哪科都學得好,學習差的學生哪科都學得差,除了概率很小的先天因素外,這里確實存在一個學習方法問題。
1.掌握物理基本技能
在物理課的學習中,學生要掌握的基本技能有兩個方面,一是用物理語言表述問題和規(guī)范書寫物理公式、解題格式的能力;二是物理實驗基本操作能力。
物理用語是學習物理的語言工具,必須學好。物理用語中專用詞、專用符號需要一定的記憶。例如,每個物理量都有它的名稱和表示字母;每一個物理規(guī)律或定律都有它的陳述原則。但是這些內容有規(guī)律可循的。比如,每個物理量的表示字母,多數(shù)是用物理名稱的英文單詞的第一個字母;物理規(guī)律或定律的陳述,一般都是條件式陳述或因果關系陳述。學生靈活應用上述規(guī)律,正確使用物理用語,記憶物理概念,陳述物理現(xiàn)象或規(guī)律,就無需死記硬背,也不用擔心表述不自如的尷尬。同樣,物理公式的書寫,物理計算題的解題格式,都要做到規(guī)范和熟練,它們是學好物理的基礎。
學生必須通過大量的親自動手做實驗才能熟練掌握物理實驗操作技能,在此基礎上才能掌握操作技巧。實驗操作時要手腦并用,照章操作,要多向自己提問題。對每一個物理實驗都要知道原理,明確操作方法和操作注意事項,這樣就會不斷提高自己的實驗操作能力和實驗問題的辨析能力,逐步達到依據(jù)實驗課題、提出實驗原理、選擇實驗儀器、組裝實驗裝置、設計實驗步驟,通過實驗操作得出實驗結論的水平。
2.運用探究教學方法,培養(yǎng)物理能力
在物理教學中運用探究式教學法,就是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積極主動地創(chuàng)造條件,發(fā)揮教師的引導作用,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其核心是變教為誘,變學為思,讓學生多種感官參與,通過教師的引導、激勵,通過學生的合作和體驗,進行科學探究活動,促進學生獨立思考,讓學生自主去探索、去研究、去發(fā)現(xiàn),來提高學生物理能力。我們不妨從下面幾點作一些嘗試。
2.1 創(chuàng)設情境,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判斷能力。教學情境就是向學生提供一個完整的真實的問題情境,用來豐富學生感情,啟迪學生思考探究,引導學生聯(lián)想,增強學生觀察判斷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吃透教材,根據(jù)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精心設計"問題情境",變教為誘,變學為思。比如,在教學運動、靜止、參照物等抽象的概念時,我創(chuàng)設了如下情境,先向學生展示一幅城市風光圖,然后提問。
2.2 通過習題教學,發(fā)展學生的發(fā)散思維。發(fā)散思維又稱求異思維,是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一種重要的思維方式。在物理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沿著不同方向、不同角度思考,從多方面來探索問題的結果,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在應用物理規(guī)律處理物理習題時,可以根據(jù)內容選擇具有一題多解、一題多變、一題多問的習題,激發(fā)學生的發(fā)散思維。
2.3 小組討論。比較復雜的學習中,由于個體的知識經(jīng)驗有限,可以采用小組合作的形式分析思考問題,討論交流,不斷激活群體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對當前問題進行分析、推論、綜合和概括,反復檢驗新舊經(jīng)驗的合理性。教師承擔輔助者、促進者、監(jiān)控者的角色。小組討論有助于填補以前學習中的認知空隙,加深學生對知識的深層理解,激活思維的火花。壓強的概念是從壓力的作用效果引出的,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是當堂課的重點。當學生發(fā)現(xiàn)并提出問題后,先要猜想與壓力的作用效果哪些因素有關,然后設計實驗研究與這些因素的具體關系,這里有許多個體不太容易解決的問題,例如如何體現(xiàn)壓力的作用效果、實驗中如何控制變量、如何選擇器材,評估實驗結果,等等。
3.邊學邊實驗教學的特點
所謂邊學邊實驗,就是指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一邊學習一邊進行實驗的教學組織形式。
3.1 針對初中學生的特點,在課堂教學中,讓學生通過動眼、動腦、動手、動口進行學習,使各種感官受到刺激,就能延長學生的有意注意時間。由于學生自己做實驗,還可以討論講述,因此他們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就能得到充分發(fā)揮。
3.2 邊學邊實驗一般安排在教室里進行。每張桌上都有一套儀器,每位學生都有動手的機會,有利于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講,邊學邊實驗起到演示與學生分組實驗的綜合作用。
3.3 邊學邊實驗是一種效率高負擔輕的中學物理教學活動。縱觀初中物理所涉及的全部物理實驗,其精確度要求不高,有的只要能表現(xiàn)出一些物理現(xiàn)象和事實即可達到教學目的??梢哉f所有初中物理實驗除配備一定的基本儀器外,都可以就地取材,自制儀器來進行。
進行邊學邊實驗教學的形式可以根據(jù)教材、學生以及器材的實際情況,采用多種方式進行。它可以安排在新課的開始,作為設疑引學;也可以安排在新課的教學過程中,用來建立物理概念或得出物理規(guī)律。在教學時間上,可以用幾分鐘或半節(jié)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