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永輝
摘 要:大樹移栽是一種適用的、有效的園林綠化建設方法,能使園林的景觀達到快速綠化和美觀,是現(xiàn)代園林綠化工程建設中廣泛使用的技術。本文對大樹的移栽前準備工作、移栽技術以及移栽后的養(yǎng)護工作這些方面進行了探討,以求提高大樹的成活率,優(yōu)化城市綠化環(huán)境。
關鍵詞:綠化工程;園林大樹;準備工作;移栽技術;養(yǎng)護管理
一、大樹移栽前期準備工作
1.大樹的選擇。選擇大樹要以設計圖、表表明的樹形、規(guī)格、胸徑等要求為基準,對比苗圃培植樹木。依照新栽地環(huán)境來挑選樹木,選擇鄉(xiāng)土樹,盡量避免選用長勢過強的野生樹木,通常喬木、常綠樹的成活率比較高,低樹齡樹木易扎根。
2.挖掘定植穴。根據(jù)園林綠化的相關要求,確定好大樹移栽的定植點,同時根據(jù)大樹移栽規(guī)格做好定植穴的挖掘工作。定好定植穴后,準備好大樹移栽所須的工具、設備及材料,包括支柱、鐵鍬、地膜、肥料、包裝材料以及綁縛等,再挖定植穴。特別注意定植穴的直徑應當比大樹土球直徑高出40cm以上,深度至少應當大于土球高度15cm。同時挖掘定植穴時必須分開放置表土與中底部土,且要清理干凈土中雜質。
3.設備準備及運輸路線勘察。移栽前,首先需要準備好相關的挖掘、吊裝、運輸設備,并且仔細勘察擬移栽樹木生長地四周環(huán)境、地上障礙物、地下設施、運輸路線、橋梁負荷等等,然后制定好具體的應對計劃。
4.提前做好所需移栽大樹的灌水工作。要提前做好所需移栽大樹的灌水工作,灌水最好在移栽前的3~4d進行,并且要嚴格遵守澆足澆透原則進行灌水,確保根系可以充分吸水。
二、大樹移栽
1.移栽時期選擇。大樹移栽最好選擇在樹木休眠期進行,一般在早春和秋季樹木落葉后。如需在樹木生長季節(jié)移栽,應選擇在連陰天或降雨前后進行,但必須加大土球、加重修剪,并注意遮陰保濕。
2.大樹移栽處理技術。大樹移栽工作最好是在樹木處于休眠時進行,以春季萌芽前與秋季落葉之后作為最佳移栽時期。移栽期確定后,如果選擇的是野生樹木(未移植過),要進行斷根技術處理。一般干徑小于15cm并且容易移栽成活類的大樹,當在正常季節(jié)進行移栽時,可以不用實施斷根處理工作。而干徑大于20cm的樹木,尤其是品種名貴的大樹必須在移栽前進行斷根處理。苗圃地的大樹一般不需要再斷根處理。
為確保樹木在地下及地上水分的代謝平衡,需要采取修剪樹冠措施。修剪的強度應當依據(jù)實際情況進行,對于生長較快及樹冠容易恢復的楓樹、槐樹以及柳樹、榆樹等可以采取去冠重剪措施。而對于常綠喬木要盡量確保樹冠的完整,適當修建一些過密樹枝、枯死枝以及干裙枝等。此外,在修剪時要注意確保保留枝及樹形框架錯落有致,并用塑料薄膜或者傷口涂抹劑進行包封。
3.挖樹和包裝。(1)起挖。提前考察地形,以樹干直徑和生長狀態(tài)為標準計算土球半徑,通常情況下為樹干半徑5倍,已經(jīng)縮坨斷根的樹木要加大寬度15cm左右,保持土球底部的鍋型,而起挖方法根據(jù)樹木半徑、移植土質進行調(diào)整,以偏扁、大為佳,給予樹根足夠的生長空間。(2)草繩包裝法。草繩包裝移植法應用最廣泛,先采取土塊起掘措施,選擇樹木主干中心線和箱壁中部對齊的位置,土塊要高于上口沿,用木條頂住箱壁四周,利用鋼絲繩收緊板條,包裝鐵皮足夠的收緊度,短把小板鋤的作用在于挖出合適寬度的上底板,用方木墩支撐好鐵皮,挖出寬12cm的坑后固定第二塊底板,利用側釘穩(wěn)固好土塊面樹干,釘好板條呈井字狀。
4.吊裝和運輸。通常情況下,對于大樹移栽可以使用吊車裝卸、汽車等運輸方式,對于距離較近,數(shù)量不多的樹木,可以使用吊車進行直接吊移,對于距離較小的特大樹木,可以使用軌道平移的運輸辦法。在樹木裝車過程中,車廂內(nèi)首先應該墊上草袋,這樣能夠有效防止車板磨損苗木,在土球下也應該墊木板,并且使用繩將土球綁緊縛在車廂兩側。在樹干表面包裹柔軟材料,然后放置在木架上,用繩捆緊。
5.大樹定植技術。定植時,要把大樹斜吊在定植穴中,并配合吊車把樹冠扶正。同時根據(jù)樹形及環(huán)境特點,移動并調(diào)整樹冠的方位,將樹冠最美一面朝向穴中最寬最深一方,并確保定植的深度適宜。最后再拆除土球外的包扎繩包以及箱板等,將土球埋于地下并夯實。
三、大樹移栽后期養(yǎng)護工作
1.水分保濕。(1)包干。大直徑的樹干和分枝都需要用苔蘚、草繩等材料包裹起來,起到保濕的作用。處于休眠狀態(tài)的樹體使用塑料薄膜包干也可,于樹體萌芽前拆除??紤]到盛夏季節(jié)溫度較高,一般不建議采取塑料薄膜包干法,枝干的呼吸作用會受到限制,溫度較高造成枝干灼傷、隱芽損傷等后果。(2)噴水。植物的蒸騰作用會導致樹體、葉面失水,持續(xù)時間過長還會出現(xiàn)樹干死亡的現(xiàn)象,而采取噴水措施是為了維持樹干足夠的濕度,噴水并不是單純像樹根澆水,而是于大樹不同部位和空間進行全方位噴水,保證水分的均勻性,通過營造小氣候環(huán)境來促進樹木生長發(fā)芽。
2.促發(fā)新根 。(1)控水。除了第一次澆透水,之后都要以土壤質地、天氣為標準來控制水量。澆水后要嚴格檢查是否存在澆水穴,發(fā)現(xiàn)后用表土填平,避免出現(xiàn)積水淹死樹根的現(xiàn)象。針對地勢低洼位置開挖排水溝,為雨天排水工作做好準備。地下水位高度一定要符合樹干生長要求,同時采取網(wǎng)溝排水措施,有利于汛期來臨時能夠及時將地下水排出,避免大樹淹根。(2)保護新芽。移植后的樹體發(fā)出新芽即代表著根系慢慢萌發(fā)和生長,是大樹生根的良好預兆。加大保護新芽的力度包括避免修建過程中破壞新芽,為其留置足夠的空間來進行抽枝發(fā)芽,根據(jù)天氣情況不定期給新芽噴水或遮陰,做好防病治蟲工作,等待樹體完全成活后即可對新芽的形狀進行修剪。(3) 土壤通氣。各地土壤質地不一樣,而一旦出現(xiàn)土壤板結情況不利于樹根生長,這就要求養(yǎng)護人員要定期進行中耕松土活動,利用竹籠、通氣管等土壤通氣設備來檢查通氣性能,一旦出現(xiàn)積水或堵塞現(xiàn)象要立即處理,維持樹木生長的良好環(huán)境。
3.樹體保護。(1)輸營養(yǎng)液。在大樹移栽過程中,樹根會被截斷,這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樹木對水分和微量元素的吸收,阻礙樹木成活及正常生長。因此,為了維持樹木正常的水分供應,妥善解決移栽大樹的水分供需矛盾,可以對樹木輸營養(yǎng)液,營養(yǎng)液中含有樹木生長所需的多種微量元素,而且營養(yǎng)液中的調(diào)節(jié)劑對于增強樹體的抗逆性,促進植物迅速生根發(fā)芽,提高成活率具有明顯的應用優(yōu)勢。具體的操作方法是:在植株基部使用木工鉆由上而下成45°鉆輸液孔2~3個,注意深至髓心。具體的輸液次數(shù)以及間隔可以根據(jù)天氣情況和植株需水情況進行確定,一般從5月開始,9月份結束。(2)防病治蟲。大樹通過移栽過程中的鋸截、移栽,傷口多、萌芽嫩,致使樹體的抵抗能力下降,極易遭受各種病蟲害的侵襲。在整個生長季節(jié)里,養(yǎng)護工作人員一定要注意觀察,并把樹木各個時期的生長情況填寫到養(yǎng)護記錄表中,以備日后查閱。做到以預防為主,發(fā)現(xiàn)病蟲害及早防治,保證治早、治小、治好、治了,使大樹健康成長。(3)抗旱保水。新移栽的大樹,根系吸水功能減弱,對土壤水分需求量較小。因此,只要保持土壤適當濕潤即可。土壤含水量過大,反而會影響土壤的透氣性能,抑制根系呼吸,對發(fā)生新根不利,嚴重的還會導致爛根死亡。因此,對于移栽樹木的抗旱保水,應該做到以下幾點:①要嚴格控制澆水量,移栽時第一次澆透水,以后應視天氣情況、土壤質地,檢查分析,謹慎澆水,同時要慎防噴水時過多水滴進入根系區(qū)域。②要防止樹池積水。移栽時留下的澆水穴,在第一次澆透水后即應填平或略高于周圍地面,以防下雨或澆水時積水,同時,在地勢低洼易積水處,要開排水溝,保證雨天能及時排水。③要保持適宜的地下水位高度(一般要求1.50m以下)。在地下水位較高處,要做網(wǎng)溝排水,汛期水位上漲時,可在根系外圍挖深井,用水泵將地下水排至場外,嚴防積水淹根。(4) 檢查生根發(fā)芽情況。對于新移栽的大樹,要在定植后第3~4周時檢查大樹的生根情況,重點是檢查側根的傷口愈合程度以及發(fā)出新須根的情況。
四、結語
綜上所述,大樹移栽是一項實踐性很強的工作,它涉及到多方面的知識,有嚴格的技術要求。為了確保大樹移栽的成活,就要做好上述方面的要求,確保工程的質量,從而提高大樹移栽成活率,降低成本使園林綠化工程建設進程更順暢,給城市創(chuàng)造社會效益和經(jīng)濟效益。
參考文獻:
[1]胡彩華.園林綠化工程中的大樹移栽技術應用[J].農(nóng)業(yè)與技術,2013(1):121-121.
[2]王振寶.園林綠化工程中大樹移植技術的應用研究[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