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遠梅
時下最流行的閱讀教學方式非群文閱讀莫屬了。2016年4月28日,2016初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觀摩研討活動在重慶市會展中心舉行,近距離地接觸群文閱讀課,讓我對群文閱讀課有了一些認識和理解,也多了一點感悟。作為一名農(nóng)村學校的教師,如何才能更好的開展閱讀教學,如何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呢?
一、對群文閱讀的理解
群文閱讀是群文閱讀教學實踐的一個簡稱,是最近兩年在我國悄然興起的一種具有突破性的閱讀教學實踐,其最大的外在特征就是由單一文本的閱讀教學走向多文本的閱讀教學。它將一組有著共同特點的文章組合到一起,提供給學生進行閱讀,老師和學生圍繞一個或多個議題展開閱讀和集體建構,最終達成共識。
群文閱讀是拓展閱讀教學的一種新形式,它關注學生的閱讀數(shù)量和速度,關注學生在多種多樣的文章中的意義建構,關注教師閱讀策略的運用和閱讀效果的內(nèi)化作用。群文閱讀將課內(nèi)閱讀與課外閱讀相結合,引導學生走向更加廣闊的閱讀世界,對教師閱讀教學理念的更新,對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農(nóng)村學校的閱讀現(xiàn)狀
身在農(nóng)村學校,20多年來目睹了農(nóng)村學校學生的閱讀情況。學校雖然按照上級要求設置了圖書室,但是圖書多是上級配備的,圖書多年沒有更新,無法提供給學生喜愛的閱讀資源。另外,農(nóng)村學生家庭情況差異較大,留守兒童越來越多,學生缺乏監(jiān)管的現(xiàn)象日益嚴重。學生學習動力不足,閱讀意識淡薄,閱讀量嚴重不足。再加上應試教育的需求,家長、甚至老師只注重卷面分數(shù),對于學生實際閱讀缺乏指導,學生在閱讀中死記硬背,缺乏應有的思考和想象。
三、農(nóng)村學校如何開展閱讀教學
1.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
郭初陽,被業(yè)界稱為中學語文界新生代的領軍教師,當今語文教育界的新銳,杭州越讀館語文教學負責人。他認為語文課堂的目標是培養(yǎng)有獨立精神、自由思想、敢于表達的公民。語文老師要向郭初陽老師學習,改變傳統(tǒng)閱讀教學,從習慣的單篇教學,轉(zhuǎn)變?yōu)閲L試多文本閱讀教學。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走出傳統(tǒng)教學模式,考慮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少講或不講,營造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也可以采用一些創(chuàng)新性的教學方式以保證教學效果的品質(zhì),在輕松的教學環(huán)境中逐漸培養(yǎng)出學生的自由思想和獨立精神。
我所聽的五節(jié)展示課中,劉瑋老師上的《不一樣的青春》就起了很好的示范作用。整堂課老師提綱挈領,改變了過去傳統(tǒng)課堂老師講學生聽的模式,而是在問題的引領下,老師主導,學生成了課堂的主角,一節(jié)課的時間,學生閱讀了六篇文章,通過抓關鍵詞的方式,引領學生認識了青春的內(nèi)涵。
2.選擇恰當?shù)慕虒W內(nèi)容
群文閱讀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即選擇一組文章,這些文章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有著內(nèi)在的聯(lián)系。或主題相同,或體裁相似,或表達方式一樣,或描寫手法一致,為學生掌握閱讀方法提供了一定的便利。
比如劉瑋老師的這節(jié)《不一樣的青春》,就選擇了《熊孩子“拆”出3D打印機》、《請求支援》、《海怪K》、《閨女,你不是周冬雨》、《想想10年后的自己》、《青年》等六篇文章。這六篇文章組合到一起,表現(xiàn)的都是關于如何對待青春的主題。青春,對于學生來說,正當時,這樣的文章貼近學生生活,易于讓學生理解?;蛟S,正是合適的教學內(nèi)容的選擇,才讓老師教得輕松,學生學得快樂。
3.巧妙設置課堂議題
群文閱讀課增加了學生的閱讀量,但學生的閱讀效果究竟怎樣,還需通過學生展示來體現(xiàn)。因此,閱讀議題的設置就尤為重要,要求要有針對性,目的明確,具備可操作性,設置時要能充分預見效果。
比如劉瑋老師的《不一樣的青春》,其問題的設置很巧妙,操作性強。課堂導入時,設計了一個學生熟悉的話題:“說到青春,你能想到哪些詞語?”這一貼近學生生活的話題,很容易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老師順勢而行,回顧了學過的文章《傷仲永》,讓學生認識到青春需要學習,但除了學習,還可以有哪些方式呢?順利地進入到本堂課的學習。
再比如對文本的教學過程中,讓學生有選擇的閱讀喜歡的文章,通過抓關鍵詞的方式,讓學生提煉出青春關鍵詞,通過學生的回答展示,檢驗了學生的閱讀效果。
從劉瑋老師的這節(jié)課設置的議題來看,我認為最成功之處在于選擇貼近學生生活的話題,讓學生有話可說。
4.創(chuàng)設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
學校圖書室是學生閱讀資料的主要來源。因此,要想改變學生的閱讀現(xiàn)狀,提高學生閱讀水平,需得到學校的大力支持。增加圖書室藏書量,多選擇符合學生認知水平的讀物,也可發(fā)動學生捐書,擴大學生書源。
有了豐富的圖書,學生就可以離開教室,到圖書室上閱讀課。圖書室安靜舒適的閱讀環(huán)境,更有利于學生的參與。
5.保證充足的閱讀時間
迫于應試教育,現(xiàn)在的學校幾乎沒有了自習課。學生是閱讀活動的主體,所以,保證學生擁有充足的閱讀時間非常必要。建議語文老師每周至少集中用一節(jié)課時間讓學生自由閱讀,老師分配學生進行自主討論,老師給予適度的點評,以提升學生的閱讀效果。另外,每天還可讓學生自由安排閱讀時間,嘗試摘錄或?qū)懽x書筆記,以促進學生參與閱讀。
總之,閱讀教學中選擇合適的閱讀素材,設計貼近學生生活的話題,既能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又能達到提高學生閱讀水平的目的。上好閱讀課,可以培養(yǎng)學生自主閱讀能力,培養(yǎng)學生終身學習的習慣。但閱讀課不是閱讀教學的終點,是為了把學生引向更為廣闊的閱讀天地。所以,只有語文老師真正重視了閱讀教學課,才能將提高學生文化素質(zhì)落到實處。
作者單位:重慶綦江區(qū)北渡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