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瑾
摘要:時代在變化,科技在發(fā)展,教師要與時俱進,掌握《機械基礎》在實際中的發(fā)展,掌握豐富的專業(yè)知識,對專業(yè)駕輕就熟,利用先進的教學方法,能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分層次教學,讓學生在親力親為的實踐操作中來感受專業(yè)知識,就一定會讓學生學好《機械基礎這門課程》。
關鍵詞:機械;基礎;課堂;改革
《機械基礎》是機電類專業(yè)的一門主干專業(yè)技術基礎課,是一門綜合性較強的應用型課程,其任務是使學生獲得從事與機械類專業(yè)技術有關工作所必須具有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的能力,并為學習后續(xù)課程打下基礎。學好該門課程意義重大,下面談談在實踐教學中所采取的一些方法。
一、選好教材且根據(jù)實際改革教材內容
中職學校的學生是初中畢業(yè)生中的少數(shù)中等生,其他全部是中下等生,學生的基礎差,計算能力差,學習態(tài)度、學習方法存在一定的問題?,F(xiàn)有教材沒有適合這些學生的,對這些學生來說,非難即偏教師必須對教材進行取舍。教材內容取舍原則:以夠用、實用為準。對于實用性知識,我們必須讓學生弄懂、學會、致用。我校教師根據(jù)十幾屆學生的具體情況,編制了適合中職學生的校本教材。如鋼的牌號、性能和用途,我們的校本教材就是配圖對物,實訓時找到相應的材料,讓學生去觀察,去鋸割,去打磨,學生會在觀察、鋸割、打磨的過程中感受到不同材料的不同金屬特性。而象工程力學篇中的桿件受力分析、計算以及強度計算,絕大部分學生學起來都有困難,且在今后工作中不使用率也不高,校本教材中只作簡單介紹,授課時則對這部分知識少講、淺講。
二、在教學中加強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習是一個主動的過程使學生對學習產(chǎn)生興趣的最好途徑就是使學習者主動卷入學習,并從中體現(xiàn)自己有能力來應付外部世界?!彼栽诮虒W中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是老師的重要任務之一?!稒C械基礎》中的很多內容枯燥乏味更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在教學中利用教學模型就是方法之一。利用教學模型邊演示邊講解,給學生一種具有新意的方式,能提高學生的興趣和學習的主動性。如:我在講解槽輪機構的組成、工作原理、特點時,我制作了槽輪機構動畫,學生看了后,對該機構的組成、工作原理、運動特點一目了然;然后再到實踐車間開動機器讓學生再次驗證體會。在講到鏈傳動時,拿多種鏈條說明其組成及類型,講到螺旋傳動時,拿多種螺拴主學生區(qū)分認識。
除必要的理論課需要在教室里上外,其余課時都在實訓車間進行,讓學生識實物、用實物達到由量變到質變。增加實踐課、舉行機器構造拆裝比賽,開展機構設計興趣小組活動,每講完一部分知識,學生掌握了基本操作技能后,一定要下工廠參觀,讓學生在工人師傅的帶領下操作實習;掌握前沿知識;定期舉辦專業(yè)知識講座;這樣講、看、練用,拓寬了學生知識面,調動了學生的主體意識,達到了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
三、利用多媒體教學,提高教學效果
利用板書、模型、實物和掛圖教學,是必不可少的教學方法,但不完全適合在《機械基礎》中講解機械零件的構造、作用、傳動原理等,所以要采用現(xiàn)代的教學方法多媒體的教學方法,以改善教學環(huán)境,來適合中職學生的學習基礎,提高教學質量。如:利用FLASH動畫軟件,將液壓元件與液壓基本回路這一教學內容制作成動畫,用不同的顏色表示流動的液體,在授課時重復播放,講解液壓元件的工作原理和方向控制回路、壓力控制回路等工作過程,這樣既減輕了教師的工作強度,又使學生易于理解,提高了教學效果。
四、分層教學,讓每個學生在自己的能力范圍內學的最好
雖然中職學生普遍基礎較差,但他們的個體之間仍存在差異。因些我們在授課和實踐操作時,要根據(jù)所授對象的不同,制定不同的學習內容和實訓內容,教學內容和實訓內容有一定的梯度,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愉快地學習。如齒輪傳動這一章,重點是直齒圓柱齒輪傳動的特點、基本參數(shù)、各部分尺寸計算、傳動比、齒輪工作圖的識讀、裝配及維護等知識,是針對所有學生的,而斜齒圓柱齒輪、蝸輪蝸桿等內容是要求有能力的學生來學習的。使每一個學生都有事做且都能做好。
時代在變化,科技在發(fā)展,教師要與時俱進,掌握《機械基礎》在實際中的發(fā)展,掌握豐富的專業(yè)知識,對專業(yè)駕輕就熟,利用先進的教學方法,能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分層次教學,讓學生在親力親為的實踐操作中來感受專業(yè)知識,就一定會讓學生學好《機械基礎這門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