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沛然
課堂教學是學校教育中一個最基本的單元,也是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在新的教育形勢下,我們要在有限的時間內讓學生收獲越多,也就意味著我們的教育越成功。為了提高課堂效率,打造高效課堂,作為教師的我們,必須善于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種具有吸引力的課堂氛圍,充分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熱情,真正提高課堂效率,優(yōu)化課堂教學效果。
一、導課精心設計,課堂效果極佳
文似看山不喜平,課堂教學亦如此。明朝學者謝榛在《四溟詩話》一書中說過:“起句當如爆竹,驟響易徹?!彼砸粋€優(yōu)秀的教師,一定不能忽視課堂導入的重要作用,一個好的導課可以使學生迅速集中注意力,醞釀聽課情緒,提高學習興趣,提升教學效果。學生上了那么多年的課,聽了那么多節(jié)的課,想必,最不愿意聽到的就是:“上節(jié)課我們講了……,這節(jié)課我們要學習……,把書翻到……頁。”這里,我不是認為復習導入法不好,而是如果節(jié)節(jié)課都是這種導入形式,未免太單調了。如果一節(jié)課導課結束,多數(shù)同學心里判定:這節(jié)課沒意思,不愛聽。這節(jié)課的效果很難達到理想狀態(tài)。導課方法有很多種,如興趣導入、破題導入、復習導入、諺語導入、熱點導入和理想導入等。我認為生物學科最適合的是興趣導入,因為生物學科很多知識與生活實際相關,比如,在講授《人類遺傳病》一課時,會展示學生比較熟悉的遺傳病患者圖片,引發(fā)學生思考患病原因,以及如何優(yōu)生。又如:在《免疫調節(jié)》一節(jié)導課中,進行問題探討,能使人生病的細菌,病毒等無處不在,我們時刻都在病原體的包圍之中,但是通常情況下,我們卻并未感到不適,這是通過怎樣的過程來防御外來入侵的病原體,以及如何消滅進入機體的致病生物呢?通過這種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引入,課堂效果非常好。此外,諺語及小品中經(jīng)典臺詞的導入也是不錯的。比如,我在講授《生態(tài)系統(tǒng)的能量流動》一課中,導課時問道:“同學們有沒有聽說過這樣一句話,一山不容二虎,除非一公一母?!笔箤W生理解生態(tài)系統(tǒng)能量流動是逐級遞減的,一個生態(tài)系統(tǒng)固定的能量無法提供多數(shù)高營養(yǎng)級生物的存活。再有,一些春晚小品中的臺詞也可用于生物課的導課,比如《賣拐》中的“轉移了!”可用于《細胞的癌變》一課?!稕_動是魔鬼》可用于《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調節(jié)》一課,《年貨》中的“克隆綿羊,沒爹沒娘。”可用于《動物細胞工程核移植技術》一課等等。總之,一個好導課,是一節(jié)好課的開始。
二、運用教學工具,課堂精彩紛呈
課堂教學,不同于相聲和脫口秀節(jié)目,一個,一嘴,一頓白話。營造一個精彩紛呈的課堂,要求教學手段形象直觀。教師應采用直觀恰當?shù)母鞣N圖形,各種語言,各種多媒體等各種工具,講學生們從枯燥的課堂中解放出來。
1.運用音樂,讓課堂充滿動感
以前我對音樂用于課堂領悟不深,只是借助課前時間放點MV,讓學生舒緩一下學習緊張的心情。直到在“育人杯”大獎賽上,語文組王立巍老師在學生閱讀課文時加入古琴演奏的背景音樂,使我深感音樂應用于課堂教學的效果。之后我組金巍老師的公開課《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物質循環(huán)》一課中利用《春泥》一曲渲染了課堂教學氣氛。之后的教學中我也嘗試利用《動物世界》背景音樂及視頻導入《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結構》一課,效果不錯。
2.插入圖片動畫,讓課堂豐富起來。
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配圖極多,學生喜歡動畫、漫畫總是比動漫小說更受90后學生喜愛。所以學生最喜歡看動畫,其次是圖片,再次是書本,最最不愛看的是老師的臉。教師上課不是演偶像劇,教師如果都像“都敏俊”教授一樣何愁學生不學習?沒辦法,我們只能依靠各種圖片,動畫豐富課堂,使學生更愛聽,更多人聽,聽的時間更長。
3.融入故事,讓課堂生動起來。
心理學研究材料表明,高中生里有85%以上的人愛聽故事,這個比例比二幼和實驗小學的小朋友們低不了多少。而據(jù)我對學生的了解,我所教的歷屆學生,尤其喜歡聽與老井有關的故事,包括我自己的,我同學的,以及我家人的等等。這個比例幾乎接近100%。
4.用好教具,讓課堂變得簡單。
傳統(tǒng)的生物學科教具,一般指物理模型和標本。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及多媒體教學的普及,現(xiàn)在這兩種教具已經(jīng)被大多數(shù)生物老師所遺棄。在過去的8年多的教學實踐探索中,我發(fā)現(xiàn),運用人體模型和實體教具教學效果極佳,這里的人體模型不是指學習組織解剖時所用到的,而是指利用人體自身身體結構的特點和學生的多數(shù)性來演示、模擬、生物課堂中所要講授的概念,圖形及過程。這種教學方法雖然沒有傳統(tǒng)教具客觀準確,但借助學生已有知識及授課對象,尤其是七中的學生,具有很強的代入感,這種方法還具有取材就地,隨時隨地,成本極低等優(yōu)點。實例一,必修3第2章第1節(jié)《通過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調節(jié)》一課中,利用兩名學生分別扮演前后兩個神經(jīng)元,使學生理解興奮在神經(jīng)元之間的傳遞過程。實例二,必修1第2章第2節(jié)《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著—蛋白質》一課中,在講授氨基酸結構通式的空間結構時,我擺出了近似文革時期被罰“噴氣式”的動作幫助學生理解氨基酸的空間結構。在講授氨基酸脫水縮合的過程中,利用多名學生扮演不同氨基酸戴不同手套拉手的方式演繹氨基酸結合成蛋白質的過程。實例三,必修2第2章第1節(jié)《減數(shù)分裂和受精作用》一課中,我利用雙手手指扮演染色體,自編減數(shù)分裂手指操幫助學生理解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染色體的行為和數(shù)量變化。實例四,必修2第3章第3節(jié)《DNA的復制》一課中,我利用班級前面的紅、白兩色窗簾,演繹模擬DNA復制的特點邊解旋邊復制等等。其實教師的智慧、教師的激情、教師的耐心、教師的肢體、教師的微笑、教師的贊美……這些難道不是上課的教具嗎?我想是的。這些感悟都讓我逐漸產(chǎn)生了一種想法,我就是一個教具,最強的教具就是老師自己!
大教育家孔子曾將學習分為三個不同的層次: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教師通過不斷鉆研教學氛圍的創(chuàng)設,打造高效課堂,讓學生樂于上課,樂于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