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深
【摘要】福州近現(xiàn)代名人展,是集中展現(xiàn)福州“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城市精神、福州先賢“開風氣之先,謀天下永?!焙汀巴砬屣L流數(shù)侯官”及其在中國近代歷史的地位和作用。本文從展陳策劃重點亮點、設計原則、主題提煉及結構演繹四個方面進行實證分析。
【關鍵詞】歷史記憶;福州近現(xiàn)代名人展;展陳策劃
【中圖分類號】G245 【文獻標識碼】A
福州是悠久的文化古城,自古名人輩出。從東漢時期福州就與海外有貿易往來,唐代便已是國際貿易港,宋代持續(xù)為著名的港口城市;到明代對外貿易進入鼎盛時期,鄭和七下西洋都是在福州馬尾、長樂揚帆出海的;再到抗戰(zhàn)時期直至當今,福州這片土地誕生了諸多的政治家、教育家、軍事家、藝術家等,他們的事跡早已廣為流傳。因此,籌建福州近現(xiàn)代名人館,讓觀眾特別是青少年深入了解先輩們的豐功偉績,展現(xiàn)福州作為歷史文化名城深厚的歷史底蘊具有重要意義。
一、展覽的重點和亮點策劃
人物故事重點、亮點的布局是展覽策劃的關鍵。通過尋找人物在歷史事件中的典型價值,采用故事力活化展覽內容的主題設計手法,將人物和事件故事與名人有關聯(lián)的文物、文獻以及場景結合,做到有史可證,有物可看,有故事可說。
(一)開眼看世界——林則徐
清道光十九年(1839),被譽為“開眼看世界第一人”的林則徐,領導虎門銷煙,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他的名句“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成為福州的城市精神。
(二)開風氣之先——源于左宗棠的船政
近代海軍之父、撫臺使者沈葆楨為林則徐外甥、女婿,在總理船政期間,重視發(fā)展近代工業(yè),推動近代科技教育,組建中國第一支近代海軍艦隊。
(三)謀天下永福——林覺民《與妻書》
清宣統(tǒng)三年(1911),在黃花崗起義中林覺民、方聲洞等23名福州籍革命志士英勇就義。林覺民的《與妻書》感人至深。
(四)侯官新學——嚴復是晚清新學集大成者
其以“進化論”為救國方略,宣揚“物競天澤,適者生存”的思想在當時可謂石破天驚,為中國傳統(tǒng)社會的現(xiàn)代化轉型奠定了思想理論基礎,是“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先驅。
(五)文藝復興——五四運動前后
冰心、廬隱、林徽英作為中國新文化運動中重要的女性代表人物,對中國新文壇有重要貢獻而被譽為“福州三才女”。
(六)抗戰(zhàn)英雄——薩師俊
1938年10月時任艦長薩師俊奉命率“中山”艦駐防金口。日機瘋狂轟炸,薩師俊沉著應戰(zhàn),陣亡在長江江面上。
(七)革命先驅——革命烈士王荷波
中國工人運動先驅,中國共產(chǎn)黨早期領導之一。祖籍山西太原,生于福州市。多次回到福州指導當?shù)攸h組織開展工作,并參與領導上海工人第二、第三次武裝起義。
二、研究和確定展覽設計原則
(一)認知目標
名人館既是一個博物館,也是一個藝術館和文化館;既有教育功能,也有娛樂和文化休閑功能。福州獨特的社會形態(tài)與文化品格,孕育出近現(xiàn)代文化精英們“領風氣之先”的行為風范和“謀天下永?!钡乃枷刖辰纭Mㄟ^名人館這個平臺,展示福州在中國歷史上政治、經(jīng)濟、文化的重要地位,再現(xiàn)福州古城的歷史風貌,依托歷史名人這一寶貴資源,喚起人們對福州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與發(fā)展的責任感。弘揚福州城市人文精神,弘揚民族優(yōu)秀的文化傳統(tǒng),致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二)情感目標
名人展應向觀眾傳遞“閩江活力、左海胸懷、苿莉氣韻、榕樹精神”,以及這座千年歷史文化名城中福州人才輩出的亮麗景觀。激發(fā)觀眾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觀眾產(chǎn)生對家鄉(xiāng)福州的珍愛之情,達到“感受歷史、感悟文化、感染心靈”的效果。同時,也帶來觀眾對未來的美好期許,傳達福州生生不息、銳意進取的人文精神。諸多的名人事跡給予了人們良好的教育與啟迪,喚起觀眾特別是青少年對國家與民族歷史的珍惜與自豪。
(三)互動體驗
通過文字、圖片、模型、雕塑、實物等手段展示福州歷史名人的亮點與城市內涵,活化展覽內容,深化展覽主題。用直觀歷史場景再現(xiàn)與珍貴的文物藏品相結合,透過虛擬情景塑造、人物雕塑場景再現(xiàn),給觀眾一個新的體驗。通過歷史的理性與藝術的浪漫,加深觀眾印象。避免觀眾因觀看圖文展版、文獻手跡珍品而產(chǎn)生的視覺疲勞,讓觀眾在體驗中實現(xiàn)角色轉換,以滿足大多數(shù)人的需求。
(四)設計思路
以紀傳體的形式,突破傳統(tǒng)的布局模式,人性化的參觀線路進行分區(qū)設計。內容與表現(xiàn)形式體現(xiàn)福州地緣特色,避免與同類展館雷同。充分利用現(xiàn)代多媒體展示技術與傳統(tǒng)的博物館展示手法相結合,避免喧賓奪主,做到形式服務于內容。大綱內容設計采用的名人標準以對中國近現(xiàn)代歷史有影響的、對福州城市有較大貢獻的與福州城市特色有關聯(lián)的歷史人物。設計思路以榕樹為主設計元素,象征著開拓進取、奮發(fā)向上的福州人精神。體現(xiàn)地方歷史風格的建筑元素進行展廳裝飾,表現(xiàn)手法多與福州民間工藝相結合,挖掘具有福州特色的一些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傳承的漆藝、雕刻工藝、傳統(tǒng)刻書以及閩劇曲藝的元素運用于展示設計中,突出活潑的氣氛,處處體現(xiàn)福州特色。
三、展覽主題提煉及結構演繹
(一)展覽主題提煉
福州近現(xiàn)代名人館定位于近現(xiàn)代,主旨在于更加集中地展現(xiàn)福州“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城市精神、福州先賢“開風氣之先,謀天下永?!焙汀巴砬屣L流數(shù)侯官”及其在中國近代歷史的地位和作用,主題凸顯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中國夢而奮斗的福州人文精神。
(二)展覽結構演繹
按照福州與中國近現(xiàn)代歷史的密切關系和關鍵作用、福州的人文科學對中國近現(xiàn)代歷史的杰出貢獻、福州先賢的愛國情懷和人文風采等重大歷史節(jié)點遞進展開。
城市名人——福州是中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發(fā)祥地和重要門戶,海上絲綢之路已經(jīng)在這里綿延了兩千年。內容包括“拓土分茅建城置壘、王審知輕徭薄賦保境安民、朱熹閩學蔚起半壁鴻聲、鄭和光昭國際航海史、林則徐茍利國家不避禍福、沈葆楨自古天下無難事、嚴復礪志船政啟蒙一代、林森領導抗戰(zhàn)鐵骨錚錚”。
創(chuàng)風氣之先——展示福州與中國近現(xiàn)代歷史和開啟風氣有影響有貢獻的人物?!傲謩t徐開眼看世界第一人、沈葆楨與福建船政、嚴復與天演論、林旭與戊戌變法、陳寶琛與全閩師范學堂、陳芝美與鶴齡英華學堂、高夢旦、李宣龔與商務印書館、林紓與茶花女、陳季同與中法文化交流、林覺民與辛亥革命、林長民與五四運動、黃乃裳與新福州”。通過這些人物帶出歷史事件來闡述對中國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的影響。
閩學惠澤——展示晚清以來福州的人文傳承和文化特色有關的人物。重點突出展示福州四大書院“鰲峰書院、鳳池書院、正誼書院、致用書院”。林則徐七十二峰樓、陳壽祺小嫏嬛館、陳夢雷與《古今圖書集成》、梁章鉅與《楹聯(lián)叢話》、董執(zhí)誼與《閩都別記》、李桂玉與《榴花夢》、魏秀仁與《花月痕》、楊浚與《正誼堂全書》、林云銘與《古文析義》等。
群星璀璨——展示晚清特別是民國以來在國內外有影響的領軍人物。文學名人“林紓、郁達夫、鄭振鐸、冰心、林徽因、廬隱、胡也頻、梁遇春、蒲風、楊騷、郭風”。書畫名人“黃葆戉、高拜石、陳子奮、蔡鶴汀、蔡鶴洲、沈覲壽、周哲文、鄭乃珖、潘主蘭、吳適、林鈞”。新聞名人“林白水、林庚白、鄧拓”。醫(yī)學界“陳修園、林如高、蕭治安”。工藝名人“沈紹安、林清卿、李芝卿、周寶庭、高秀泉、吳啟棋”。佛教界“虛云、古月、圓瑛、明旸”等。
革命先驅——展示福州在民主革命時期幾位代表性的革命人物。王荷波、林祥謙、吳石、薩師俊。中法馬江海戰(zhàn)英烈。中日甲午海戰(zhàn)福州籍將士英烈。
四、結束語
讓更多的觀眾走進名人館,跨躍時空,追憶往惜,通過有效的展覽方式,再現(xiàn)歷史名人的風采,讓觀眾感知、認知,從中有所感悟。福州人文薈萃、英才輩出,朱熹、林則徐、嚴復、林覺民、冰心等這些歷史人物的品行、思想和文章,對一代代人的精神世界都產(chǎn)生了深刻影響,是我們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依托。在中國夢開始的地方,展示浩蕩無窮的“閩江活力”,修養(yǎng)兼收并蓄的“左海胸懷”,濡染清香靜雅的“茉莉氣韻”,踐行生生不息的“榕樹精神”。福州近現(xiàn)代名人館展陳策劃設計的探究、整理,從福建歷史文化的角度推進研究宣傳,繼承發(fā)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中國夢而奮斗。
參考文獻:
[1]國家文物局、中國博物館協(xié)會.博物館陳列藝術[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7.
[2]李文儒主編.國家文物局、中國文物報社全球化下的中國博物館[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
[3]張?zhí)斓撝骶?福州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福州人名志[M].福州:海潮攝影藝術出版社,2007.
[4]黃啟權主編.福州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三坊七巷志[M].福州:海潮攝影藝術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