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軍
家住江蘇農(nóng)墾淮海農(nóng)場城南小區(qū)的82歲的葛永康,從20世紀50年代末開始,就癡迷于收藏毛澤東像章,目前擁有近千枚不同品種的像章,尤其是微型像章,更是他心中的寶貝。
聽說我來采訪收藏偉人像章的事,老人開心地從柜子中捧出粘貼有毛澤東像章的10多本相冊?!拔沂詹亓私断裾?,而每一枚像章我都能說出其發(fā)行的歷史背景和收藏的故事。”
翻開一頁頁鮮紅的毛澤東像章,各式各樣按年代排列的像章整齊地排列在一起,像章制作質地有鋁質、銅質、瓷質、鋼質、銀質、塑質、夜光質、電木質等近十種,最大可佩戴的像章直徑有18厘米,最小可佩戴的像章只有0.4厘米。其中“大海舷行靠舵手”像章,他就有13類74枚。采訪中,我沒有想到葛永康老師竟把曾經(jīng)流行的像章保存得如此完好,讓人仿佛回到了人人佩戴像章那火熱的歲月,見證那鮮見紅色文化物件帶來的美好回憶。
葛永康14歲在上海參軍,1955年在山東大學歷史系畢業(yè),后分配到內蒙古工作了三年。1962年到江蘇省諒港農(nóng)場任教,1984年又來到淮海農(nóng)場供職,其間從事教育工作達40多年。這些像章大多是他在上世紀60年代前后積攢和交換得來的。雖然老人今年已是八旬高齡,但他精神矍鑠、耳聰目明、心情開朗,說起這些像章來更是如獲至寶,如數(shù)家珍。
說到微型像章,葛永康更是思維敏捷?!拔沂詹氐南裾轮校偨Y起來有四個最:中國最小的微型像章,尺寸只有4×7毫米;最小的天安門背景像章,這是我大學畢業(yè)后國慶十周年之時,榮幸地登上天安門,工作人員贈送給我的全套四枚天安門背景像章中最小的,世間最小的直徑只有2毫米的毛澤東微型頭像;還有最小的毛主席全身小像章,這種像章全國本來發(fā)行就不多,尺寸長35毫米寬20毫米,這恐怕也是國內最小的。
葛永康還有一枚外文版的像章。那是1968年,他在上海新華書店排隊購買外文版毛澤東選集時,看到還有像章贈送,就把隨身攜帶的兩本珍藏書籍與一個素不相識的人交換……后來,他發(fā)現(xiàn)哪個人的像章與眾不同,就用自己收藏的一枚或幾枚像章或其他物品與之交換,這才有了現(xiàn)在的規(guī)模。
我們看完一本,葛永康的老伴兒就從柜子里拿出另外一本,她跟我們說:“這些像章都是他心中的寶貝,隔三差五就會把像章拿出來看看,有人來他也會把這些像章拿出來顯擺顯擺。于是,1993年12月毛主席誕辰100周年時,他還在農(nóng)場老干部活動中心舉辦過毛主席像章收藏個人展覽,還多次參加學校對孩子們進行歷史教育像章展覽。
“這些東西可是丈物寶貝了,你可要保管好呀!”筆者不免擔心起來?!澳憔头判陌?!一般人眼里這些東西是不珍貴的,但是在我的眼里它們卻異常貴重,我收藏這些像章,既是對歷史記憶的珍藏,也讓我的退休生活過得充實而有意義。”葛永康爽朗地笑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