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舒媛 曹婷婷
[摘要]:借鑒AHP模型中的分層次手段,參閱文獻獲得大量關于高校教師幸福指數的信息數據,通過凝練信息指標,提出了基于AHP模型教師幸福指數的評價指標體系,然后采用SPSS軟件進行分析,從數值分析的角度對教師幸福指數進行度量和評價,對前人文獻提出的影響因素進行實證研究。
[關鍵詞]:高校教師 幸福指數 實證研究
0項目背景
教師是一項神圣的職業(yè)。教育教學中,教師幸福與否,直接關系著學校教育教學的質量。因此,關注教師幸福問題就顯得非常必要。國內學者對這方面的工作也做了很多研究,本文就是對前人提出的高校教師幸福指數的影響因素進行實證研究。
1提出假設
通過對前人提出的高校教師幸福指數的影響因素進行解構凝練,總結出13個假設觀點,如表1所示。
2實證研究
2.1科學設計調查問卷
本研究設計調研問卷內容涵蓋本課題所建立的幸福指數指標體系研究大小指標內容,調查對象信息完整,難度設置合理,題型多樣。
2.2調研問卷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本研究首先預調研。預調研的主要目的是通過小樣本測試,以此對問卷的信效度進行分析,通過分析調整問卷測試變量的相關題項,以使問卷質量在信效度方面達到研究的要求。
2.2.1問卷信度分析
在設計好問卷后,為了檢驗問卷設計的質量,本研究進行了樣本數為40的小樣本測試。通常認為,一個變量的內部一致性要>0.7才被認為具有較高的信度。從表2中可以看出,所有題項Cronbach'sAlpha都>0.7,所以,可以認為本研究中所采用的量表都具有較高的信度。
2.2.2問卷效度分析
效度分析一般采用因子分析進行檢驗,通過預調研數據結果表3顯示KMO=0.739>0.7,Bartlett球形度檢驗為0.000,適合進行因子分析。
提取出來的因子與預期完全一樣,經最大方差旋轉后各因子都得以區(qū)分,且各個題項在假設的因子上都有較高的載荷,共同度滿足0.4以上。說明本問卷符合效度檢驗,可以進行下一步的分析。
2.3假設驗證
2.3.1驗證假設H1:高校教師的性別不同,幸福度存在差異。
對于性別來說,差異分析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在SPSS19.0中分析得出,樣本檢驗所得的sig(雙側)小于0.05,在顯著性水平為0.05的條件下,表明存在顯著性差異,即男教師的幸福指數與女教師的幸福指數存在差異性。所以,假設H1得到證明為支持。
2.3.2驗證假設H2:不同年齡階段的教師,幸福指數水平不同。
本研究假設H2為:在SPSS19.0中分析顯示,年齡不同,幸福度存在顯著性差異,顯著性小于0.05。年齡在36~45歲之間的高校教師幸福度最高,年齡在25~35歲間的教師幸福度最低。所以,假設H2得到驗證為支持。
參照第2.3.2小節(jié)分析方法,分析得出,假設H3、H4、H5得到驗證為支持。
2.3.3驗證假設H6:生理需求是每個人最基本的需求,是高校教師生活的基本保障。薪資、勞動條件、居住條件,影響著高校教師的幸福指數。
在SPSS19.0中分析顯示表明薪資、勞動條件、居住條件在0.01水平上顯著相關。相關系數均小于0.75,可做回歸分析。該三項sig均小于0.05,故存在顯著性差異。假設H6得到驗證為支持。
參照第2.3.3小節(jié)分析方法,分析得出,假設H7、H8、H9、H10、H11、H12、H13得到驗證為支持。
3總結
本文借鑒AHP模型中的分層次手段,采用SPSS19.0軟件,對前人所研究得出的高校教師幸福指數影響因素進行實證研究,從數值分析的角度對教師幸福指數進行度量和評價。
參考文獻:
[1]邱凱,唐毅.高校教師幸福指數體系和模型構建研究[D].湘潭大學,2008.
[2]付麗麗.內蒙古自治區(qū)高校教師幸福感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