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晉芳,李雪平
(西華師范大學a.教育學院;b.學前與初等教育學院,四川南充637002)
幼兒游戲教學的熱點和發(fā)展趨勢研究
——基于CNKI數(shù)據庫的文獻計量及可視化分析
秦晉芳a,李雪平b*
(西華師范大學a.教育學院;b.學前與初等教育學院,四川南充637002)
幼兒游戲教學是當前學前教育領域研究的熱點之一,為了了解幼兒游戲教學領域的研究現(xiàn)狀,梳理該領域研究的發(fā)展脈絡和發(fā)展軌跡。通過選用CNKI數(shù)據庫作為數(shù)據來源,主要使用Citespace可視化軟件對文獻進行計量和可視化分析。結果發(fā)現(xiàn):第一,隨時間推移發(fā)文量急劇上升,研究者呈多元化的方向發(fā)展,但缺乏核心研究者的領導。第二,研究的熱點主要包括幼兒游戲和教學的整合研究和幼兒游戲中教師的指導研究。第三,在發(fā)展趨勢方面,從游戲教學在幼兒園中的地位來看,從邊緣走向中心;從游戲教學的主體性來看,從教師轉向幼兒;從游戲教學的研究方法來看,要堅持理論研究和實證研究并重。
幼兒;游戲教學;研究熱點;計量分析
游戲教學是教學與游戲的有機結合,是教師根據教學的目的、利用游戲的因素和形式所編制和組織的具有一定的游戲性的教學活動[1]。1996年我國正式頒布的《幼兒園工作規(guī)程》中提出了幼兒園應以“游戲為基本活動”,明確規(guī)定了游戲在幼兒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從此我國對幼兒游戲活動的研究和實施也有制可依。我國近現(xiàn)代著名兒童心理專家,兒童教育學家陳鶴琴認為好奇、好動、好模仿、好游戲是兒童心理的基本特征,愛游戲也是幼兒最主要的天性。游戲作為一種自由、自愿、自主、快樂的活動,符合幼兒的年齡特征和心理發(fā)展水平,使之成為幼兒最喜愛的活動[2]。把游戲納入教學環(huán)節(jié)也成為幼兒園有效教學的重要途徑之一,因此對幼兒游戲教學的研究對幼兒的發(fā)展意義重大。
那么,研究者們對幼兒游戲教學領域的研究到底經歷了怎樣的發(fā)展過程?當前研究的現(xiàn)狀是怎樣的?這一領域研究的熱點有哪些?未來的發(fā)展趨勢又是什么?基于以上這些問題,本文采用文獻計量學的方法,選用CNKI數(shù)據庫作為數(shù)據來源,主要使用Citespace可視化軟件對文獻進行計量分析,嘗試對以上問題做出回答,以理清幼兒游戲教學這一領域的發(fā)展脈絡和研究熱點。
1.1數(shù)據來源
本文選用中國知網(CNKI)數(shù)據庫作為數(shù)據來源,點擊高級檢索,以“幼兒”并含“游戲教學”作為主題詞,檢索發(fā)表時間從2000—2015年間所有的文獻,共檢索到700條相關文獻,通過篩選之后,最終選定385條文獻最為研究依據。本文將這385條文獻選定并導出,包括題名、作者、關鍵詞、摘要、機構等題錄信息,再使用相關軟件進行計量分析和可視化分析。
1.2研究方法
本研究運用文獻計量學,主要使用Citespace可視化軟件,對命中的文獻進行計量分析和可視化分析。Citespace是國際信息可視化專家、美國德雷賽爾大學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陳超美老師所在團隊研發(fā)的一款用于分析和可視共現(xiàn)網絡的軟件,能夠了解可視化研究領域的知識演進過程,還能夠標示研究領域的熱點、預測領域發(fā)展的前沿趨勢[3]。首先,對文獻的年代分布、作者、發(fā)文機構等方面,利用Citespace文獻計量功能進行統(tǒng)計;其次,再利用Citespace文獻計量分析軟件中的共詞分析功能,對20世紀以來幼兒游戲教學領域的研究成果進行共詞分析,從而揭示該領域的研究熱點和發(fā)展方向。
將CNKI中檢索到的385篇文獻數(shù)據導入到
Citespace軟件中,通過對文獻的題名、作者、關鍵詞、摘要、發(fā)文機構等進行統(tǒng)計分析,得出以下結果。
2.1文獻年代分布
圖1 發(fā)文量隨時間分布圖
由圖1可知,2000—2009年每年關于幼兒游戲教學的發(fā)文量都在10篇以下,說明研究者對幼兒游戲教學的關注度不高。但從2010年開始發(fā)文量急劇上升,從2010年的12篇上升到2015年的125篇,表明從2010年開始,研究者對幼兒游戲教學的關注度急劇上升,特別是近兩年的研究迅速增加。
2.2文獻作者分布
在Citespace軟件中對論文作者發(fā)表文獻數(shù)量進行統(tǒng)計,以便了解該研究領域主要研究者的情況。相應的參數(shù)設置為:時間分割為2000—2015年,Years Per Slice設置為1,node type選擇“author”,閾值選擇排在前50的作者,其他參數(shù)不變,點擊運行程序。最終得到268個節(jié)點和19條連線的作者合作網絡知識圖譜。其中,每一個節(jié)點代表一位作者,節(jié)點年輪表示發(fā)文量隨時間變化的情況,年輪越厚表示相應時間的發(fā)文量越多,作者之間的連線表示他們之間的合作(圖2)。
圖2 2000-2015年幼兒游戲教學領域作者知識圖譜
由圖2可知,發(fā)表的論文數(shù)量從高到低依次是周媛,陳艷蓉,張健忠,王新晨,李娜,李霞,張靜,唐楠楠,陳敏,王紅,劉瑩等,發(fā)文量分別是4,3,3,2,2,2,2,2,2,2,2。發(fā)文量最多的是云南師范大學的碩士研究生周媛,但數(shù)量只有4篇,以此可以看出該研究領域發(fā)展較為緩慢,還沒有核心人物引領該領域的發(fā)展。
2.3文獻發(fā)文機構
當前,我國幼兒游戲教學方面的研究人員可以分為四類:第1類是占研究人員大多數(shù)的幼兒園教師,他們在教學過程中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總結經驗;第2類是幼兒師范等??圃盒5墓ぷ魅藛T,旨在對教師指導等方面進行探討和研究;第3類是高等院校的理論研究者,重在研究國內外先進的教育理論,指導幼兒園中的具體運用和實踐;第4類是其他人員,包括政府機構和組織,如表1所示。
表1 文獻發(fā)文機構統(tǒng)計表
由表1可知在幼兒教學這一領域中,幼兒園教師和高校理論研究者是研究的主體,其他機構的人員的參與也使得研究主體向多元化的方向發(fā)展。
關鍵詞是文章主題的高度概括和凝煉,能表達一篇文章的主題,通過對高頻關鍵詞進行統(tǒng)計與分析,頻次高的關鍵詞常被用來確定一個研究領域的熱點問題[4]。為分析幼兒游戲教學領域的研究熱點,利用citespace軟件,其他參數(shù)設置不變,節(jié)點類型(node types)選擇關鍵詞選項。運行程序后得到329個節(jié)點和419條連線,為方便觀察和統(tǒng)計,選擇出現(xiàn)頻次大于8的關鍵詞,生成如圖3所示的關鍵詞共現(xiàn)時區(qū)視圖。該圖譜展現(xiàn)出了2000—2015年間我國幼兒游戲教學領域研究熱點隨時間變化過程。
圖3 幼兒游戲教學領域關鍵詞共現(xiàn)知識圖譜
由圖3可知,幼兒游戲教學領域的研究熱點主要包括教育理論探討和教育實踐兩大部分。其中出現(xiàn)的高頻次關鍵詞依次為:游戲教學(173次),游戲(76次),游戲活動(60次),幼兒教育(51次),幼兒(49次),幼兒游戲(32次),幼兒園(26次),音樂游戲(22次),體育游戲(19次),教學(18次),幼兒教學(15次),幼兒英語(15次),教學活動(13次),游戲化(12次),幼兒教師(11次),游戲時間(10次),興趣(9次),策略(9次),游戲教學法(9次),幼兒體育(8次)等。
根據圖譜中出現(xiàn)的關鍵詞,并通過閱讀相關文獻,總結近16年來我國幼兒教學領域的主要研究方面。
3.1基于游戲教學的理論研究
游戲產生于遠古時期,歷史悠久。據已有文獻記載,從古希臘開始就有對游戲和教學關系的論述,并把游戲應用于教學的實踐之中。如古希臘哲學家、教育家柏拉圖認為游戲不只是娛樂和玩耍,也應當與道德教育相結合[5]。法國教育家盧梭也十分重視游戲對幼兒教育的重要作用,他認為幼兒要在生活中和游戲中進行學習,這樣才能激發(fā)幼兒的興趣,對生活有實際的用處。但這些游戲教學理論較為零散,還尚未形成體系,直到福祿貝爾的出現(xiàn),才建立了比較完善的幼兒教育體系,逐步建立了游戲教學的理論。福祿貝爾根據幼兒的身心發(fā)展特點為幼兒設計了一套“恩物”和“作業(yè)”供幼兒玩耍和使用,這些“恩物”能有效地促進幼兒想象、思維和創(chuàng)造力等心理和能力的發(fā)展[6]。蒙臺梭利是第二個對學前教育和游戲教學理論的發(fā)展有重大貢獻的教育家,她創(chuàng)辦了第一所幼兒學?!皟和摇?,制作了一套固定的教具對幼兒進行感官訓練,從而形成自己特有的教育理論。美國著名教育家、哲學家杜威的“活動中心”理論,主張“從做中學”,他認為幼兒從書本中獲得的知識是虛渺的,這些理論為游戲教學奠定了哲學基礎。
我國古代很早就有了對游戲教學的論述,如宋明時期的蒙養(yǎng)教學重視幼兒的學習興趣。近現(xiàn)代中,研究游戲教學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著名兒童心理學家、兒童教育學家陳鶴琴,他提出了“活教育”理論,基本原則是“做中學,做中教,做中求進步”,他還提出17條教學原則,其中一條明確提出“教學游戲化”的原則,他的教育理論奠定了我國游戲教學研究的基礎[7]。上世紀70年代后,國內學者翻譯了諸多國外的幼兒游戲教學方面的著作來指導國內幼兒園的游戲教學的實踐活動,如皮亞杰的《童年的游戲:夢和模仿》、布魯納的《游戲——它在發(fā)展進化中的作用》等著作。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我國進行幼兒園課程改革,教育觀念發(fā)生巨大改變。幼兒教育理論研究者和實踐者紛紛出版了諸多游戲方面的著作,如:趙梅蓀的《在活動中成長——幼兒游戲》,劉焱的《幼兒園游戲教學論》等,這些論著極大地促進了幼兒園游戲教學研究的發(fā)展。1989年教育部頒布的《幼兒園工作規(guī)程(試行)》提出“以游戲為基本活動”,以綱領的形式奠定了游戲在幼兒園中的重要地位,對我國幼兒游戲教學的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
3.2幼兒游戲和教學的整合研究
游戲和教學是促進幼兒發(fā)展的2種重要途徑和手段,游戲教學不是“游戲”和“教學”的簡單相加,兩者的整合也是當前教育改革和研究的重點。劉焱認為游戲作為幼兒的基本活動,是與幼兒年齡特點相適應的學習方式,在游戲過程中發(fā)生著大量的學習活動,因此它理應被納入教學指導的范疇[8]。彭海蕾認為游戲既是目的又是手段,只有當游戲本身是幼兒活動的內在目標時,它才會是最合適的教學手段[9]。丁海龍和韓云龍把游戲和教學整合的實現(xiàn)路徑分為教學游戲化和游戲教學化2個方面,游戲教學化是在游戲中融入教學的因素,但要確保游戲的主體地位,教學游戲化是利用游戲的手段服務于教育目標,是幼兒在教學中獲得游戲的體驗[10]。游戲與教學是相輔相成的關系,教學中包含著游戲,游戲中滲透著教學。
但是在研究游戲和教學怎樣進行結合時,不同的學者持有不同的觀點。如裴雷格勒尼(Pellegrini A.D.)認為可以把兒童的活動區(qū)分為“更多的游戲,或更少的游戲”而非極端地界定為“游戲,或非游戲”,兒童的行為應該被看作是一個從純游戲到非游戲的連續(xù)體相關聯(lián)的位置[11]。朱家雄教授用簡單明了的話語進行總結,他認為幼兒園中所發(fā)生的教育活動都是“游戲”和“教學”不同程度的結合。[12]研究者還深入探討了游戲和課程的關系,這也成為該領域研究的一個重要突破點。華愛華提出“在幼兒園課程中體現(xiàn)‘以游戲為基本活動’的實現(xiàn)途徑”,當前不少幼兒園正朝著這一方向對幼兒園課程進行改革[13]。游戲和教學之間存在著復雜的關系,只有牢牢把握其中的度,注重教學的有效性,才能真正發(fā)揮游戲教學的價值,促進幼兒的發(fā)展。
3.3幼兒游戲中教師的指導研究
基于圖3中關鍵詞的統(tǒng)計和分析,近16年來關于幼兒游戲教學指導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以下三個方面。
3.3.1關于幼兒游戲教學的干預研究
在幼兒的游戲過程中經常會出現(xiàn)幼兒參與度不高、興趣降低,或者爭吵等行為而導致游戲行為偏離游戲目標的現(xiàn)象,這時就需要教師及時干預幼兒的游戲,使游戲能夠正常進行。但是什么時候應該進行干預、怎樣進行干預是國內外學者研究的重點。許多研究表明,在進行干預之前教師需要對幼兒的游戲仔細地進行觀察,并對游戲和幼兒進行分析和解讀[14]。但有研究表明,幼兒教師存在著對幼兒游戲的分析和解讀不深入、對干預時機把握不準確、干預方式和方法不恰當?shù)膯栴},這些負效和無效的干預對幼兒游戲產生了干擾作用[15]。
3.3.2關于幼兒游戲教學的指導方法研究
有研究表明,教師用自身的語言和動作干預和指導幼兒游戲,可以分為外部指導和內部指導2種形式。外部指導是指教師不直接參與到游戲中,從游戲外的角色對游戲進行評價并提出建議。內部指導是教師直接參與到游戲中,擔任某一角色,與幼兒一起游戲從而加強游戲的目的性[9]。還有研究表明幼兒游戲教學的方法分為平行介入法、情景介入法和教學活動游戲法,平行介入法與內部指導的概念相類似,是指教師在游戲教學中以游戲者的角色和幼兒平等地進行游戲,情景介入法是指教師通過創(chuàng)設一定的情境,從而引導幼兒游戲的發(fā)展,教學活動游戲法是完全利用游戲來組織教學,使教學活動游戲化[16]。在幼兒游戲教學過程中,由于存在多種游戲類型以及不同幼兒在不同游戲中的表現(xiàn)也存在差異,因此教師在介入指導幼兒游戲的方式具有很大的創(chuàng)造性和靈活性[9]。
3.3.3關于幼兒游戲教學的指導策略研究
基于這一研究,研究者大多基于不同類型和不同教學領域的游戲活動進行探討?;趫D3中關鍵詞的統(tǒng)計我們可以看到,體育游戲和幼兒體育出現(xiàn)的頻次共計27次,音樂游戲的頻次是22次,幼兒英語的出現(xiàn)頻次是15次,說明幼兒游戲教學在體育、音樂和英語這幾個科目的研究相對較多,還有少量關于幼兒語言活動、科學活動和美術活動等方面的研究。有研究者[17]對幼兒體育游戲教學的指導策略進行了研究,提出了以下指導策略:(1)體育游戲內容的選擇要有教育性和趣味性;(2)體育游戲的安全性和競爭性相結合;(3)體育游戲運動量應適宜并隨時進行調整;(4)體育游戲的活潑性與管理的科學性相結合。還有研究[18]對幼兒音樂游戲教學提出了指導策略:(1)積極開展訓練幼兒聽覺的音樂游戲;(2)開展唱歌游戲,激發(fā)幼兒的興趣,提高對音樂的感悟力;(3)展開訓練節(jié)奏的游戲,提高幼兒的音準和節(jié)奏感。在研究者提出的指導策略中存在著一些共同點,比如首先要科學地策劃游戲,創(chuàng)設游戲情境;其次要密切觀察幼兒和幼兒游戲,等等。
4.1游戲教學在幼兒園中的地位從邊緣走向中心
2010年11月國務院印發(fā)《國務院關于當前發(fā)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其中提到“遵循幼兒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面向全體幼兒,關注個體差異,堅持以游戲為基本活動,保教結合,寓教于樂,促進幼兒健康成長?!?012年教育部頒布的《3~6歲兒童發(fā)展指南》中提到“學習是以直接經驗為基礎,在游戲和日常生活中進行的”,重申了游戲教學的重要性。這些政策法規(guī)的頒布對于游戲教學在幼兒園中的應用范圍和程度、相關學者對游戲教學的研究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游戲教學在幼兒園中的應用范圍不斷擴大,不僅應用在五大領域的活動當中,還體現(xiàn)在幼兒一日生活中的各個方面。隨著政府政策的推動,研究者的深入研究和幼兒園中應用廣度的增多,使得幼兒游戲教學在幼兒園教育中發(fā)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4.2游戲教學的主體從教師轉向幼兒
幼兒是學習的主動者,是成長的主人。在游戲教學中盡可能地調動幼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讓幼兒獲得最大程度的發(fā)展。例如在游戲教學的設計方面,選擇什么樣的主題和游戲最為合適?我們試著走近幼兒,細致觀察和耐心傾聽孩子的心聲,因為幼兒會不斷地給我們建議,他們對什么感興趣,什么樣的游戲更具吸引力,或者怎樣制定游戲規(guī)則,要給予幼兒更多的自主權,因為他們不再是被動的接收者,而是主動的選擇者、發(fā)現(xiàn)者和探索者。這樣既可以使活動更加符合幼兒發(fā)展,提高幼兒的興趣,還可以鍛煉幼兒的問題意識、規(guī)則意識和合作意識的提高。在游戲教學的實施過程中,雖然“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這一教學原則被流傳甚廣,教師要把教師是教學的主導者和引導者,幼兒是游戲的主體的這一角色定位真正地落到實處。
4.3游戲教學的研究方法堅持理論研究和實證研究并重
結合歷年研究者對幼兒游戲教學的研究,研究者更多是從實證的角度出發(fā)結合在幼兒園中的具體實踐進行研究和探討,沒有達到把實證研究的結論和理論相結合,從而進行升華的高度。具體而言,對于幼兒游戲教學的指導方面的研究主要以實證研究為主,游戲和教學的整合研究方面眾說紛紜,還未形成系統(tǒng)的理論體系[19]。因此,我們需要在不斷加強實證研究的基礎上,也要進行理論方面的深入研究,不斷豐富和構建幼兒游戲教學的理論體系,不斷在實踐中總結經驗,再用理論來指導實踐。
[1]劉焱.兒童游戲通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2]祁巖.在游戲中培養(yǎng)幼兒的規(guī)則意識[J].學前教育研究,2013(11):69-71.
[3]CHEN,C.CiteSpaceⅡ:Detering and Visualizing Emerging Trends and Trensient Patterns in Scientific Literature[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6,57(3):359-377.
[4]王庭照,許琦,栗洪武,等.我國師范生免費教育研究熱點的領域構成與拓展趨勢——基于CNKI學術期刊2007—2012年文獻的共詞可視化分析[J].教育研究,2013(12):102-109.
[5]李屏,章曉謙.傳說中的學校與游戲[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7(3):73-85.
[6]福祿貝爾.人的教育[M].孫祖復,譯.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7]張任杰,王衛(wèi)東.20世紀教育學名家名著[M].廣東: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8]戴雙翔.尊重兒童是游戲開展的前提——訪北京師范大學劉焱教授[J].教育導刊(幼兒教育),2000(6):4-5.
[9]彭海蕾.幼兒園游戲教學研究[D].蘭州:西北師范大學,2002.
[10]丁海東,韓云龍.論游戲與教學的整合[J].學前教育研究,2007(12):50-52.
[11]PELLEGRINI A D.Applied Child Study:A Developmental Approach[M].New Jersey:Lawrence Erlbaum,1991.
[12]朱家雄.從教學的視角談游戲和教學的關系——二談幼兒園教學的有效性[J].幼兒教育,2010(7):4-5.
[13]華愛華.幼兒園課程改革中的游戲實踐分析[J].幼兒教育,2009(4):11-13.
[14]陳美菊.幼兒游戲中教師介入的支持性策略[J].教育導刊,2008(8):18-21.
[15]萬中,劉敏.幼兒游戲中教師的干預與干涉[J].學前教育研究,2013(8):56-60.
[16]唐楠楠.幼兒園幼兒游戲教學方法淺談[J].教學研究,2011(25):25-26.
[17]張健忠,朱良.幼兒體育游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建議[J].教與學.2005(4):19-20.
[18]張放.淺談幼兒園音樂游戲的有效開展[J].師者講壇.2015(4):192.
[19]鄧友超.“教學如游戲”論綱[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3(3):13-20.
On the KeyAspects and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Game-based Teaching:Based on the Bibliometrics of CNKI Database and VisualizationAnalysis
QIN Jin-fanga,LI Xue-pingb
(a.School of Education;b.College of Preschool and Primary Education,China West Normal University,Nanchong,Sichuan 637002,China)
Children's game-based teaching is one of the hottest fields in preschool education.To analyze the current studies and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game-based teaching,the thesis quantifies and visually analyzes the papers from CNKI database by the visualization software citespace.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Firstly,the number of the papers increases rapidly as time goes by,and the researchers are quite diversified while there lacks the leading ones;secondly,the researches focus on the combination of children's games and education and the teachers'instructions in children's games;thirdly,children's game-based teaching has gradually become a main teaching method in preschools.Beside,the children have played the leading role in children's game-based teaching.What's more,both theories and practices are very important in children's game-based teaching researches.
children;children's game-based teaching;key aspects;quantitative analysis
G613.7
A
1673-1891(2016)03-0024-04
10.16104/j.issn.1673-1891.2016.03.008
2016-05-29
高校教師心理福利保障機制研究(CJF012072)。
秦晉芳(1992—),女,山西晉城人,碩士,研究方向:學前教育學。*為通信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