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彬
解放軍第159醫(yī)院麻醉科 駐馬店 463000
?
瑞芬太尼復合丙泊酚麻醉對腹腔鏡膽囊切除術中血流動力學的影響
王懷彬
解放軍第159醫(yī)院麻醉科駐馬店463000
目的探討瑞芬太尼復合丙泊酚麻醉對腹腔鏡膽囊切除術(LC)中血流動力學的影響。方法隨機將68例接受LC術的患者分為對2組,對照組行芬太尼麻醉,觀察組行瑞芬太尼復合丙泊酚麻醉,比較2組血流動力學指標。結果2組患者插管前、插管后和建立氣腹前舒張壓、收縮壓和心率指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氣腹后5 min、10 min及拔管時血流動力學指標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瑞芬太尼復合丙泊酚麻醉行LC,有助于保持血流動力學指標穩(wěn)定。
瑞芬太尼;丙泊酚;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血流動力學
手術治療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直接受到麻醉方法的影響。腹腔鏡膽囊切除術(LC)具有術后恢復快、并發(fā)癥少及微創(chuàng)等優(yōu)勢。但二氧化碳氣腹對機體應激系統(tǒng)具有激活作用,進而誘發(fā)血流動力學指標的變動。現(xiàn)總結瑞芬太尼復合丙泊酚麻醉對LC中血流動力學的影響,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選擇2015-01—2016-01間68例LC患者為觀察對象。男36例,女32例;年齡24~73歲,平均53.4歲。氣腹持續(xù)時間20~35 min,且無腫瘤、心臟病、糖尿病、肺部疾病及高血壓等病史。按照麻醉方法不同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34例。2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2組均于術前肌內(nèi)注射鹽酸戊乙奎醚0.5 mg、魯米那鈉0.1 mg。應用羅庫溴銨50 mg、芬太尼2.5 mg/kg、丙泊酚2.03 mg/kg及咪達唑侖0.03 mg/kg實施麻醉誘導。氣管插管后,連接麻醉機行機械通氣。控制呼吸頻率12~14 bpm,控制潮氣量 8~12 mL/kg。對照組靜脈注射芬太尼0.03 μg/(kg·min)及丙泊酚4~12 mg/(kg·h)進行麻醉維持。觀察組靜脈注射瑞芬太尼0.02~0.1μg/(kg·min)及丙泊酚4~12 mg/(kg·h) 進行麻醉維持。對麻醉深度采用腦電雙頻檢測(BIS)進行控制。2組均于術后立即停藥,待其自主呼吸完全恢復后拔管。
1.3觀察指標分析2組插管前、插管后、氣腹前、氣腹后5 min、氣腹后10 min及拔管時舒張壓、收縮壓及心率等血流動力學指標。
2組插管前、插管后及建立氣腹前舒張壓、收縮壓和心率指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氣腹后5 min、氣腹后10 min及拔管時血流動力學指標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2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如表1。
表1 2組患者不同時點血流動力學指標結果對比
注:與對照組相比,*P<0.05
瑞芬太尼是一種新型的阿片受體激動劑,其具有較強的β受體親和力,而與其他的非阿片受體結合性相對較低[1]。瑞芬太尼能經(jīng)組織及血液內(nèi)的非特異性酯酶代謝達到麻醉作用,且藥物起效速度更快,脂溶性更強,可在給藥后1 min內(nèi)產(chǎn)生麻醉作用,并可控性好、持續(xù)輸注半衰期短、長期輸注無積蓄、藥物清除快等顯著優(yōu)勢[2]。同時,有助于增加內(nèi)皮前列環(huán)素和一氧化氮的釋放量,直接產(chǎn)生血管作用,降低皮質(zhì)醇的分泌量,抑制神經(jīng) - 內(nèi)分泌系統(tǒng)應激反應,并促使患者內(nèi)皮依賴性血管逐步擴張[3]。瑞芬太尼與丙泊酚聯(lián)合應用,有助于保持患者血流動力學指標的穩(wěn)定性,降低靜脈張力和外周血管的阻力。本組結果顯示,與芬太尼相比,瑞芬太尼復合丙泊酚麻醉行LC,有助于保持血流動力學指標穩(wěn)定,與有關報道個結果一致[4]。
[1]郭喜勇. 瑞芬太尼復合丙泊酚對腹腔鏡膽囊切除術麻醉中血流動力學的影響分析[J].醫(yī)藥論壇雜志,2011,32(12):94-95.
[2]徐衛(wèi)兵. 瑞芬太尼復合丙泊酚對腹腔鏡膽囊切除術麻醉中血流動力學的影響分析[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10,48(1):74-75.
[3]蔡省三. 瑞芬太尼復合丙泊酚對腹腔鏡膽囊切除術麻醉中的血流動力學的影響[J].當代醫(yī)學,2011,17(16):57-58.
[4]田君. 瑞芬太尼復合丙泊酚對腹腔鏡膽囊切除術麻醉中血流動力學的影響研究[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2,7(11):140-141.
(收稿2016-06-03)
R614.2+7
B
1077-8991(2016)06-009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