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曼
由于近年暑期檔屢創(chuàng)新高,尤其是去年的爆發(fā)式增長,讓今年的這個檔期被寄予較高期望。然而,7月以來的周票房及周末票房一再走低,至今仍未出現票房表現超出期待的影片,即便是暑期檔歷來票房表現最好的7月也意外遇冷。
7月全國電影票房報收約45億元,同比下降近10億元,降幅18%左右;7月下半月,全國電影票房累計報收近22億元,同比減少約13.5億元,降幅38%——這與今年5月的走勢類似,票房下降集中于當月中下旬。
影片數量眾多 表現差強人意
整個7月,內地上映電影數量較多,每周都有多部新片登陸院線。7月15日開畫的影片中,受關注度較高的有《陸垚知馬俐》《驚天大逆轉》《快手槍手快槍手》等。然而,由于此前一周上映的《寒戰(zhàn)2》《大魚海棠》等影片余熱未消,一眾新片的市場份額開畫即受擠占,周末3天僅《陸垚知馬俐》票房破億(約1.06億元),截至7月31日,該片累計票房約1.88億元,遠不及預期;動作懸疑片《驚天大逆轉》的良好口碑沒能“逆轉”其在“暑期檔”里的落寞,截至7月31日,該片累計報收約7795萬元,未能成功晉升為“黑馬”;以“暑期檔最全格式”上映的《快手槍手快槍手》映后口碑不佳,截至7月31日,累計票房僅為5332萬元。
7月19日,“泰山歸來”了,然而,這部既有情懷又有視效的引進片并未受到市場熱烈歡迎,截至7月31日,《泰山歸來:險戰(zhàn)叢林》內地累計票房約2.78億元,表現較為平淡。7月21日上映的動作電影《絕地逃亡》是本月市場表現最好的影片,以7.35億元成為7月內地票房榜冠軍。成龍主演的電影中,內地票房成績暫居首位的是2012年上映的《十二生肖》,累計約8.81億元,《絕地逃亡》目前還有約1.46億元的差距即可取而代之。該片雖然口碑差強人意,但走勢穩(wěn)定,晉級“成龍內地最賣座影片”難度應該不大。此外,7月22日上映的《哆啦A夢:新·大雄的日本誕生》截至7月31日累計報收約9751萬元,很有可能成為繼《火影忍者:博人傳》之后,今年第二部票房過億的日本片,但這一成績相比去年《哆啦A夢:伴我同行》(5.3億元)的輝煌,有不小落差。
隨著《封神傳奇》29日內地開畫,7月接近尾聲。影片以強大演員陣容以及具有突破性的特效為賣點,上映首周末3天累計報收約2.01億元。然而,隨之而來的是觀眾的吐槽熱潮,雖然影片的最終票房落點尚不可知,但截至7月31日,豆瓣評分已降至3.1,時光網評分僅為4.2。
院線票房同比全線下滑
7月15—31日,全國院線票房TOP10依次為:萬達院線(約2.77億元)、廣東大地(約1.78億元)、中影南方新干線(約1.69億元)、上海聯和(約1.63億元)、中影星美(約1.58億元)、中影數字(約1.51億元)、廣州金逸(約1.35億元)、橫店(約1.04億元)、華夏聯合(約7370萬元)、浙江時代(約7071萬元),這10家院線票房總和約14.79億元,占票房總額67%。
隨著大盤全線走低,這10家院線的票房均低于去年同期。以排名前三的萬達、廣東大地和中影南方新干線為例,萬達院線雖然仍排在首位,但與去年同期相比,票房下降逾2億元,同比降幅43%,廣東大地和南方新干線的票房分別下降約1.4億元和1.3億元,降幅均為44%,整體呈現負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