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汕頭市中心醫(yī)院(515031)金濤 劉明發(fā) 徐可
高血壓腦出血的病情進展快,致殘率和病死率極高,給患者家庭帶來沉重負擔。在臨床治療中,主要有手術治療和藥物治療兩種,當出血量較大時一般采用外科治療,否則可能導致嚴重后果[1]。在手術治療上,手術本身也會對患者造成一定創(chuàng)傷,因此合理選擇手術方式十分重要。腦水腫則是評估患者繼發(fā)性腦損傷嚴重程度的重要指標,其能反映手術方式選擇的合理與否[2]?;诖耍狙芯繉︼@微手術、開顱手術兩種的術后腦水腫情況進行對比,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中選取的40例患者均被臨床確診為高血壓腦出血,為我院急診科于2014年4月~2015年4月間收治的患者,全部患者均無血管畸形、動脈瘤出血情況,按照手術方法分成A組和B組。A組中患者23例,男16例,女7例,年齡在52~67歲,平均(62.9±3.6)歲;出血量在42~76ml,平均(55.9±12.4)ml。B組患者17例,男12例,女5例,年齡在55~68歲,平均(63.7±4.1)歲;出血量在45~78ml,平均(56.3±13.1)ml。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經對比分析差異不明顯,P>0.05,故而本研究設計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A組患者給予顯微手術:通過頭顱CT檢查確定出血的具體部位后,全麻后行骨窗開顱術,剪開硬腦膜,使用腦針穿刺血腫腔,將其中的陳舊性血液抽吸出來后,循著腦針穿刺的方向,在顯微鏡的引導下切開皮層直到血腫腔,先進行血腫的清除,然后止血,在血腫腔中放置明膠海綿,然后放置引流管,關閉切口。
B組患者給予開顱術:確定出血部位后,行全麻,剪開硬腦膜,使用腦針穿刺到血腫腔,然后循著腦針穿刺的方向切開皮層直到血腫腔,進行血腫的清除和止血,在血腫腔中填塞明膠海綿,并放置引流管,關閉切口。
1.3 觀察指標 于手術結束后的72h觀察兩組患者的腦水腫體積,對患者行頭顱CT檢查,并采用多田公式進行腦水腫體積的計算。觀察兩組患者的腦水腫徹底消退的時間。
附表1 兩組患者的腦水腫體積對比
附表2 兩組患者的腦水腫消退時間
1.4 統(tǒng)計分析 使用SPSS19.0軟件對數據資料進行對比檢驗,計量資料的對比采用T檢驗,P<0.05表明對比的兩組數據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的腦水腫體積對比 從附表1中可以明顯看出,術后72h,A組患者的腦水腫體積明顯少于B組,P<0.05。
2.2 兩組患者的腦水腫消退時間對比 A組患者的腦水腫徹底消退時間明顯短于B組,P<0.05,詳見附表2。
腦水腫是高血壓腦出血后腦組織損傷的一個病理變化過程,也是導致繼發(fā)性腦損傷的一個重要因素,臨床上將腦水腫的嚴重程度作為繼發(fā)性腦損傷程度的重要評估標準之一。在手術治療后,通過頭顱CT檢查,對患者的腦水腫體積進行測量,從而了解患者的繼發(fā)性腦損傷嚴重程度,進而評估手術治療效果,通過不同手術方法的腦水腫體積對比,尋找出最有效的手術方法,提高治療效果。
在行手術治療中,關于血腫清除量的問題是當前臨床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有學者指出:手術中若過多清除血腫,那么出血點就失去了血腫的壓迫阻礙,術后容易出現再出血現象,影響預后。也有學者指出:殘留的血以及血腫周圍的缺血區(qū),占位效應比殘留血大很多,而且血腫崩解的產物以及炎癥因子可能對周邊的腦組織產生繼發(fā)性損傷,因此在手術治療中,建議徹底清除血腫,減少血腫對患者腦組織帶來的損傷[3]。在這兩種觀點上,目前醫(yī)學界多數學者支持后一種觀點,認為在手術中徹底清除血腫后,能有效避免凝血酶、紅細胞崩解紅產生的血紅蛋白對腦組織造成損害,避免了術后腦水腫的再一次發(fā)生。同時,通過手術清除血腫后,患者的腦水腫狀況明顯減輕,顱內壓得到降低逐漸趨之平穩(wěn),從而逐漸恢復腦灌注壓和腦血流量,預防局部腦組織的缺血缺氧而導致的神經元凋亡,減輕神經損傷程度[4]。在本研究中發(fā)現:采用顯微手術治療的A組患者術后72h的腦水腫體積明顯小于采用常規(guī)開顱術治療的B組,且A組患者的腦水腫消退時間短于B組,P<0.05,指出術后殘留的血腫量與術后腦水腫持續(xù)時間以及腦水腫的嚴重程度之間存在一定的相關性。其中顯微手術能更好地控制術后腦水腫程度,有效縮短腦水腫消退時間,促進患者神經功能的恢復,之所以會出現這一結果,筆者認為可能有如下原因:①開顱術在肉眼直視下進行手術,不僅手術切口大,且無法精細保護患者的某些血腫周圍相鄰組織,手術中可能對周圍的腦血管、腦組織造成一定損傷,嚴重的會引發(fā)血管痙攣、腦組織缺血缺氧等問題,從而導致腦水腫程度的加重。而顯微手術則在顯微鏡的放大下進行操作,通過顯微鏡將血腫周圍的腦組織邊界、細小的穿通血管都顯示出來,定位非常準確,且術野清晰,利于操作的精細化,減輕對周圍組織和血管的損傷,從而使得術后的腦水腫嚴重程度得到有效控制[5]。②常規(guī)開顱術在手術中無法徹底清除所有的積血,對于肉眼下不清晰的微小血管上的出血點無法進行處理,對于血腫壁上與血管連接緊密的血塊無法有效處理,所以使得術后的腦水腫體積較大;而顯微手術則在顯微鏡的支持下放大血腫腔的細微結構,有助于最大限度地清除血腫,并發(fā)現每一個細小的出血點,給予有效止血,有助于減輕術后的腦水腫嚴重程度,并縮短腦水腫消退的時間[6][7][8]。
總之,相較于常規(guī)開顱術而言,顯微手術效果確切,有助于減輕患者術后腦水腫的嚴重程度,并促進腦水腫的消退,提高患者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