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毓中
摘要:學生管理工作直接影響到學生對學校生活的感受和評價,影響學生的健康成長和個性發(fā)展水平,影響到學校教育的成效和質量。學校是開展教育活動,傳授科學文化知識的單位,學生的日常管理是老師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
關鍵詞:初中生;管理工作
中圖分類號:G635.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6)09-0355-01
初中學生正處于青春期,生理、心理上都在發(fā)生著許多變化。這一時期,他們既想有成年人的成熟,又擺脫不了兒童的單純。對家長、老師不太信任,不再盲目崇拜老師,有什么事愿意跟同學說。心理壓力較大,有的變得比較內向,有的則性格暴躁,脾氣很大。兩性話題成了青春期發(fā)展的中心內容,使青少年的意識、心境、行為染上了一層神秘、難以捉摸的色彩。針對這些情況,如何幫助學生盡快適應中學的學習、生活環(huán)境就顯得尤為重要。
1.當代初中學生在成長中易出現的問題
1.1生活要求高,但缺乏勞動習慣。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不少學校存在"重智輕德"的現象,導致很多學生只會埋頭死板地讀書,不會做家務或者其他動手能力特別差。而且,許多家長視孩子為"掌上明珠",使孩子們養(yǎng)成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習慣。因此,青少年缺乏愛勞動的習慣應該引起家長及教育工作者的重視。
1.2部分學生易誤入違法亂紀的歧途。中學生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就是法律意識淡薄,禁不起來自外界的誘惑。據有關部門統(tǒng)計,目前全國正在服刑的勞改犯中,青少年就占68%以上,并有繼續(xù)增長的趨勢。這么驚人的數據,如果再不采取有力措施,將有一批一批的青年法盲涌入社會,對社會造成的傷害不容忽視,將嚴重危及社會的安定,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造成巨大威脅。
1.3當代中學生心理問題嚴重。專家認為,隨著學習競爭和壓力不斷增大,學生們很容易出現各種心理問題。一方面,如果父母關系不融洽,或者是留守兒童、單親家庭環(huán)境等,甚至長輩的不良生活習慣(如酗酒、吸毒、賭博)對孩子的影響極其重大。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在生活點滴中,父母的舉止會不自覺地影響到孩子。另一方面,家長容易忽視學生的情感需求,一味通過物質來解決問題,不去了解孩子內心的真正需求。另外,社會因素對他們心理健康產生了很大影響,如中考、高考的升學現狀,勢必會給學生造成很大的學習壓力,使得許多家長和教師把學習成績作為衡量孩子優(yōu)劣的最重要因素,因而相應降低對其他方面的要求。
1.4家庭原因。由于現今社會,各個家庭大多對孩子都極為寵愛,從小養(yǎng)尊處優(yōu),令孩子覺得自己就是最棒的。這樣的暗示直接導致孩子過于自負的心理,使其在與其他學生的相處過程中,互不相讓,大多數學生只注重自己的感受,忽略別人的想法,自私、任性,內心又極其脆弱,不能承受任何指責。這樣的行為表現難以形成團結的班集體意識,忽視集體主義精神,也是班主任所要幫助學生改變的一種心理狀態(tài)。面對初中學生表現出來的各種問題,需要有關部門采取有力措施來改變現狀,為國家培養(yǎng)有文化、有素質、有道德的接班人。
2.管理藝術
2.1尊重學生,關愛學生。冰心說:"有了愛便有了一切。"教書育人是教師的天職,而育人應該是班主任的首要天職。如何育人?我認為,愛學生是根本。愛學生就需要教師尊重學生的人格、興趣、愛好,了解學生習慣以及為人處世的態(tài)度、方式等,然后對癥下藥,幫助學生樹立健全、完善的人格。人格尊嚴是平等的。作為老師,我努力做到能像一個真正的朋友一樣欣賞學生,學會傾聽學生意見,接納他們的感受,包容他們的缺點,分享他們的喜悅。被尊重是學生內心的需要,是學生進步的內在動力。理解是教育的前提,尊重是教育成功的基礎。當一個學生被教師認同、尊重后,他可能會有驚人的潛力和爆發(fā)力。如我班某學生學習成績不好,可是我從來沒歧視他,而是主動幫他查漏補缺,鼓勵他上進,因此他很努力,想提高學習成績。他說:"我只有嚴格要求自己,才有可能取得進步;我只有努力學習,我才能對得起所有關心和幫助我的人。
2.2實施過失教育。沒有懲罰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變"懲罰教育"為"過失教育"能更好的適應目前素質教育的具體情況,在培養(yǎng)學生明辨是非,提高心理耐挫力方面,較之"賞識教育"有著事半功倍的效果。只有寬嚴適度,因材施教的獎罰,才能使學生學會正確的自我評價,從而得到全面、主動、健康的發(fā)展。變"處罰教育"為"過失教育"教育效果一定會顯著提高。因為,它不僅使學生在承擔"過失"責任的過程中明辨是非,不斷更新自我,也使學生在接受教育的過程中不斷提高心理素質。這為他們將來在求學的過程中,挑戰(zhàn)自我,不斷創(chuàng)新,奠定堅實的基礎。人都有追求完美,受人尊敬和得到信任的需求。人受懲罰時,總會有一種自尊受損的心理壓力,會出現擺脫懲罰和對抗懲罰的行為。信任會讓他們懂得人格的尊嚴,激發(fā)出自尊、自愛的熱情。陶行知先生曾說:在教育孩子時,批評比表揚還要高深。因為批評一定要講究方法,這是一門藝術,你用的好它比表揚的效果還有用。所以要注意以下幾點:其一,講究環(huán)境氛圍,注意時間、地點與場合,營造一個批評的寬松氣氛。其二,要注意因勢利導,循循善誘,所謂"勢"是指要善于掌握事情的由頭而順其自然;所謂"導"是指用反話正說之法去引領。其三,要堅持就事論事,點到為止,不要嘮嘮叨叨,沒完沒了。
2.3細化管理,嚴格要求每一位學生。要嚴格要求每一位學生,細化管理工作,對于每一位學生要賞罰分明,嚴格按照管理制度進行細節(jié)化管理。老師要在學生面前豎起自己的威嚴,嚴格要求學生。對于整個集體的學習、衛(wèi)生、紀律,出勤等情況,要求學生代表要定時與老師進行溝通。老師除了做好學生的工作外還有及時地和學生家長進行溝通和交流。當學生在某些方面做得不到位的時候,還要以引導和提示的方式進行教育而不是隨意地批評和追究。教師在批評學生的時候一定要講究方式和方法,因為每一位學生都有自己的自尊心。如果話語太重會影響到學生的身心健康,老師必須抱著一種真誠的態(tài)度去和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
初中老師在管理工作中可能會出現各種問題,但是只要能及時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并解決問題,采用正確的方法,會避免問題的再次發(fā)生,并會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