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陵笑笑生”究竟是誰?
只要看過《金瓶梅》的人,都會生出這一疑惑。
這個筆名,大概要成為永恒的謎團。明朝人沈德符寫的《萬歷野獲編》里,說他是“嘉靖間大名士手筆”。名士卻無姓名,急死了讀者們。后世人猜來猜去,居然猜出六十個候選人,最大嫌疑犯是王世貞,因為他為山東瑯琊王氏,對山東地形清楚,又是當時名氣最大的才子,算得上是文壇領(lǐng)袖。感覺《金瓶梅》這本奇書,只有他才有能力寫出來。據(jù)說,王世貞寫此書,是為了報復(fù)他的死對頭嚴嵩和嚴世藩父子,嚴世藩字“東樓”,于是有了“西門”慶。
這個說法,得到了許多學(xué)者的支持。
我對這個看法,乃是存疑。
王世貞出生于高級知識分子家庭,十八歲中舉,二十二歲中進士,從他的曾祖開始,一直到他這一代,均是優(yōu)秀的讀書人,他的父親是兵部右侍郎,說王世貞是書香門第、名門望族,絕對不是妄言。
而“蘭陵笑笑生”顯然更熟悉市井生活。
西門慶家里的女眷們,首飾多金銀,少珠玉。衣服上遍地錦妝花緞就算最好的。吳月娘和李瓶兒有皮襖,潘金蓮和李嬌兒就沒有皮襖,絕對不像《紅樓夢》里的寶黛那樣,左一件右一件,半夜起床披的都是狐皮里次一等的襖子,更別說什么白狐裘雀金呢這種級別的奢侈品了。
穿衣如此,吃飯更如此。
西門慶平時吃的小廚房就是孫雪娥主廚,高級的酥油泡螺就李瓶兒會弄。同樣是包餃子,潘金蓮是一籠蒸肉角兒,李瓶兒則是洗手剔甲包了些一寸大小蔥花羊肉餡的扁食。精粗窮富就這么區(qū)別出來 的。
“蘭陵笑笑生”對于高級宴席,有種說不出的陌生感,寫來寫去,都是 “說不盡肴列珍羞,湯陳桃浪,酒泛金波”,宴會的排場也不過是“簫韶盈耳,鼓樂喧闐”。第四十九回里,西門慶迎請宋、蔡兩巡按時,著重寫送給宋、蔡的手下人 “階下兩位轎上跟從人,每位五十瓶酒,五百點心,一百斤熟肉,都領(lǐng)下去”,這當然是為了襯托西門慶的暴發(fā)戶風(fēng)格,然而實在不是大家行徑。
生日宴,則是“香焚寶鼎,花插金瓶。器列象州之古玩,簾開合浦之明珠。水晶盤內(nèi),高堆火棗交梨;碧玉杯中,滿泛瓊漿玉液。烹龍肝,炮鳳腑,果然下箸了萬錢;黑熊掌,紫駝蹄,酒后獻來香滿座。碾破鳳團,白玉甌中分白浪;斟來瓊液,紫金壺內(nèi)噴清香。畢竟壓賽孟嘗君,只此敢欺石崇富”。
可一寫到家常吃食,“蘭陵笑笑生”就來了勁兒,“先放了四碟菜果,然后又放了四碟案鮮:紅鄧鄧的泰州鴨蛋,曲灣灣王瓜拌遼東金蝦,香噴噴油碟的燒骨,禿肥肥干蒸的劈曬雞。第二道,又是四碗嘎飯:一甌兒濾蒸的燒鴨,一甌兒水晶膀蹄,一甌兒白煠豬肉,一甌兒炮炒的腰子。落后才是里外青花白地磁盤盛著一盤紅馥馥柳蒸的糟鰣魚,馨香美味,入口而化,骨刺皆香。”
這哪里是寫出“柔綠篙添梅子雨,淡黃衫耐藕絲風(fēng)”的才子王世貞的手筆呢?這分明更接近河南曲子的《關(guān)公辭曹》:“曹孟德在馬上一聲大叫,關(guān)二弟聽我說你且慢逃。在許都我待你哪點兒不好,頓頓飯包餃子又炸油條。你曹大嫂親自下廚燒鍋燎灶,大冷天只忙得熱汗不消。白面饃夾臘肉你吃膩了,又給你蒸一鍋馬齒莧包。搬蒜臼還把蒜汁搗,蘿卜絲拌香油調(diào)了一瓢。我對你一片心蒼天可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