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會元
空飯盒與愛集體
劉會元
教育學生熱愛班集體,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一環(huán)。這類主題班會開得不可謂不多,然而,學生聽歸聽,落實到行動上卻總是大打折扣。放學時玻璃窗就是沒人關,掃帚橫七豎八倒在地上就是沒人撿,墻報出好了就是有人故意擦掉。至于亂丟垃圾、隨地吐痰、破壞課桌椅等,更是屢教屢犯。
熱愛集體成了一句空話,離行動遠遠的。
為什么?學生們不聽教誨?老師教育失策?一時間,一大堆問題聚在心頭。
一天早飯后,我發(fā)現(xiàn)負責送飯盒的幾位學生又一次瘋跑著去操場踢足球了。孩子們一旦玩起足球來,都會進入忘我的境界。預備鈴催不動他們,直到上課鈴打響,才一個個汗流浹背地跑進教室,一邊氣喘吁吁一邊擦著熱汗,至于送飯盒一事,他們早丟到了腦后。
按照學校規(guī)定,空飯盒必須在上第一節(jié)課前送回食堂,否則將會直接影響學生的中餐時間。以往,見此情景,我會暴跳如雷,勒令學生馬上把飯盒送去。這次我決定將它變成一種機會——進行熱愛班集體教育的絕佳機會。面對幾個飯盒,我視而不見,私下里卻撥通了食堂一個電話,讓他們動用學校備用的飯盒,并把我的想法告訴了師傅們,請求他們的配合。
上午四節(jié)課很快過去了,鈴聲催促著領餐的學生去食堂拿飯盒。其余的學生,爭先恐后地跑到走廊上排起了長隊,準備領取午餐。有些性急的孩子,還從隊伍里探出頭,直往廚房那兒張望。然而,幾個端飯的學生空著手回來了,邊生氣邊撂下一句話:“我班沒有送飯盒?!鳖D時,隊伍里出現(xiàn)一陣騷動。大家圍著送飯盒的學生,一個個“摩拳擦掌”的?!皯?zhàn)爭”一觸即發(fā)!
做德育工作的火候到了。
我將學生的情緒穩(wěn)定下來后,動情地說:“我多次說過,班集體就是一部機器,每個同學就是這臺機器上的一個部件。一旦哪個部件出了問題,受影響的,不僅僅是這個部件,而是整個機器。現(xiàn)在好了,送飯盒的人踢足球去了。他們這一踢,踢去的不僅僅是足球,還有我們一個班的中餐。”
我把兩名送飯盒的學生叫到座位上。沒想到,他倆早已哽咽不止。從表情可以看出,一種無形的壓力正壓向他們?!盀^職”釀成的后果,是他們事前沒有想到的。
我疾步走上講臺,沉重地說:“大家沒有飯吃,我能理解。但是,全部的責任都歸于送飯盒的同學,合適嗎?也許是他們真的忘了,其他同學難道就沒有責任?是我們所有同學都沒有發(fā)現(xiàn)嗎?當然不是!既然發(fā)現(xiàn)了,有沒有人提醒?沒有!只有當我們打不到飯時,大家才把所有的憤怒和怨氣朝送飯盒的同學發(fā)泄。合適嗎?有沒有人將怨氣和憤怒分出哪怕一小部分給自己呢?其實,提醒一下送飯盒的同學,不過舉手之勞。老師沒想到的是,舉手之勞的小事,全班竟然沒有一個人愿意去做!”
學生們不再“群情激憤”,大家開始安靜反思。生活委員深感自己責任重大,頭埋得更低。
突然,幾位食堂師傅送來了幾盒米飯,也送來了雪中的木炭。負責食堂工作的袁師傅說:“王師傅為了讓你班同學吃到飯,只身鉆進學校儲藏室里尋找備用飯盒。一不小心,手指竟被鐵釘劃破了,流了很多的血。”
我們的目光都朝王師傅那包扎過的手指望去,托起那只受傷的手,我說:“王師傅為了關心我們班集體,付出了代價。讓我們大家都來關心我們自己的班,也為王師傅的無私奉獻精神鼓一下掌好嗎?”
(作者單位:洞口縣石江鎮(zhèn)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