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洪英雄之韓集船工支援搜救隊
——搜救轉移400多災民
韓集鄉(xiāng)60名船工組成志愿搜救隊前往垌冢鎮(zhèn)參與搜救,船工在垌冢9個村莊不停地撐著船,挨家挨戶敲門喊話,搜救轉移了400多人。
7月22日,垌冢災情發(fā)生后,前期由于缺乏水上交通工具,許多被洪水圍困的群眾無法轉移出來,2.8萬多名群眾急待救援。
在漢川市垌塚鎮(zhèn)緊急轉移受災群眾的隊伍中,有一支由漢川市韓集鄉(xiāng)60位農民組成的船工志愿搜救隊,他們在解救被困群眾的行動中,一直沖鋒在前。
7月22日上午10時左右,孝感市防汛指揮部通知韓集鄉(xiāng)組織船工支援垌冢。接到通知后,韓集鄉(xiāng)黨委、政府克服自身防汛壓力,兵分兩路緊急開展支援垌冢工作。一路由鄉(xiāng)黨委書記黃國華到韓集的兩家木船廠緊急調運60只小木船;一路由鄉(xiāng)長張軍強負責組織60名水性好、會劃船的船工。
11時,60只木船和60名船工在韓集鄉(xiāng)政府集結完畢,由5輛運輸車運輸船只,5輛校車搭乘船工,掛出“抗洪救災,韓集船工”的標識,由張軍強帶隊馳援垌冢。
“當時我們到各村組織船工,村民們聽到垌冢鎮(zhèn)大部分村莊房屋被淹、受災嚴重,都積極報名前往垌冢搜救轉移?!痹谯碲9ぷ鬟^十年,對垌冢各村道路、地形十分熟悉的張軍強說。
12時許,韓集鄉(xiāng)救援人員和船只抵達垌冢,在垌冢鎮(zhèn)委、政府的具體安排下,韓集60名船工分成9個救援小隊,一人一船,五條船一組奔赴垌冢鎮(zhèn)朱洪堰、劉橋、五一等9個村。他們與部隊官兵、公安干警和志愿者等一起,駕著木船穿梭在被洪水圍困的村莊和房屋之間。
“我家只是莊稼被淹,垌冢的村民們現(xiàn)在卻是無家可歸,看到他們受災那么嚴重,我們心里也十分不好受?!蓖跤窒檎f。
韓集鄉(xiāng)荷花村58歲的王又祥是義務搜救隊中的一員,同時也是一名老黨員、老船工。王又祥家里的5畝地全部被淹,所幸房屋沒有受到影響。接到支援垌冢的通知時,他主動申請前往,被安排在垌冢鎮(zhèn)五一村進行搜救轉移工作。
7月22日下午,田義文被安排到垌冢新河村搜救。當他們這支船工救援小隊到達新河村時,眼前已經(jīng)是一片汪洋。當時,他們在新河村搜救出了30多人,其中有武警、垌冢鎮(zhèn)干部和村民。
原來武警和垌冢鎮(zhèn)干部在新河村轉移受災村民,但因洪水漲得太快,短短兩三個小時搜救人員和群眾一起被洪水圍困在了新河村。當船工們把30多人救出來時,有人開口第一句說的是“有沒有吃的?我們已經(jīng)一天沒吃沒喝了?!?/p>
59歲的曾慶海在垌冢鎮(zhèn)朱洪堰村搜救,他們這個小隊在當?shù)厮丫瘸隽?0人。據(jù)曾慶?;貞?,當時有一對老夫婦不愿撤退,之前有武警官兵進行勸說沒有產生效果。他們到達后,與武警官兵一起把老夫婦的電視機、耕牛等相對貴重的財產轉移到二樓,然后他用本地的方言勸說兩位老人,最終說服了老人與他一起乘船離開。
“救援時一些村民低估洪水來勢不愿撤離,其實那時候已經(jīng)淹到家門口了。出來后沒過幾個小時,水深的地方我們的船篙都撐不到底,只能緩慢的劃船?!痹鴳c海說。
船工與武警官兵一起搜救災民。
7月23日,60名船工開始了第三次搜救工作,主要工作從救援群眾變成轉移財產,受災群眾基本已經(jīng)搜救出來并轉移到了安置點。在兩天一夜的救援中,韓集船工共出動120人次,搜救轉移受災群眾400多人。
大部分船工在來垌冢參與救援之前,已經(jīng)在韓集鄉(xiāng)西干渠搶險兩天。“我們本來是在西干渠搶險背沙袋、打樁的,接到鄉(xiāng)政府通知后,我們都報名過來救援?!敝г逡淮宓耐跛牡抡f。
為了不給抗洪工作增添負擔,船工們生活后勤完全自理。有時,船工們執(zhí)行的任務在交通阻隔,比較偏僻的地方,他們便臨時借用村辦場所,用油布鋪在地上,把地板當成床鋪來休息。
“我?guī)е?0名船工過去救援,他們質樸的奉獻精神令人動容,克服種種困難堅持救援,他們是韓集的驕傲!”張軍強說。
“垌冢受災那么嚴重,而且就在我們附近,只要能把人救出來,所有的辛苦都值得?!泵鎸ν饨绲陌剷r,船工們這樣說道。
編輯/麥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