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子涵
我的爺爺是一名中醫(yī),在村子里開了一間診所。爺爺在院子里種了很多中草藥。里面有龍爪、菖蒲、半夏等藥草。我經常幫爺爺種的中草藥澆水。
爺爺每天都很忙,周末休息的時候,我就幫爺爺搗藥和熬藥。有的藥需要搗碎,才能發(fā)揮藥性。
熬藥是一門大學問,有很多講究。熬中藥最好使用砂鍋。先把藥放在砂鍋里面,根據(jù)藥的多少加水,加的水必須漫過藥材(千萬不要加少了,否則中藥容易熬干)。大約泡20分鐘。泡的過程中最好不時用攪拌棒攪一下,這樣泡得均勻一些。
中藥泡好后,放在火上開始熬制。在中藥熬開之前用大火,熬開之后轉為小火慢慢熬,小火熬制大約20分鐘。
熬中藥必須有人在旁邊守著才行。熬干了的中藥毒性很大,不能吃。
第二遍熬制時,可以加溫水,加的水應是第一次的一半。也是熬20分鐘左右。
熬第三遍時,加的水是第二遍的水的一半。但是一般情況下,熬兩遍就可以了,第三遍的藥力很低。
有的中藥有先煎后熬的要求,比如說阿膠,要先煎化后再放入其他的藥材一起熬制。
我是去年才從上海轉到這所學校來的。爸爸媽媽說想讓我體驗一下農村的生活。我現(xiàn)在已經深深愛上了這里的生活。放學回家了可以幫爺爺做點事,還可以跟爺爺奶奶一起吃飯,感覺特別溫馨。
你知道嗎?在上海的時候,爸爸媽媽因為工作忙,下班晚,我經常一個人吃盒飯。在上海,我每天就是上學讀書、上培訓班、去游樂場。而在這里,我感覺好自由??!大山里有那么多花花草草,好新鮮??!
爺爺有一個本子,上面記載了許多名醫(yī)的故事。我在這個本子上看到了屠呦呦的故事。我以后想做一名優(yōu)秀的女醫(yī)生,像屠呦呦一樣。加入學校的中草藥興趣小組,就是我為理想而努力的第一步。
小學生導刊(高年級)2016年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