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湯軍 浙江省中醫(yī)院 主任中醫(yī)師
飲茶與養(yǎng)生
文湯軍浙江省中醫(yī)院主任中醫(yī)師
茶,既平凡又神奇。說它平凡,是因為“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中就有它;說它神奇,是因為我國古代有“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的傳說。
我國的茶文化源遠流長,茶,古寫作“荼”,雖然到了唐代才有茶字,但早在神農時期,茶的藥用價值就已被發(fā)現(xiàn)。陸羽《茶經》云:“茶之為飲,發(fā)乎神農氏,聞于魯周公?!?/p>
茶的功效
飲茶之道也是養(yǎng)生之道,飲茶即是食療?!侗静菥V目》中有:“茶苦而寒,陰中之陰,沉也,降也,最能降火?;馂榘俨。鸾祫t上清矣……若少壯胃健之人,心肺脾胃之火多盛,故與茶相宜。溫飲則火因寒氣而下降,熱飲則茶借火氣而升散,又兼解酒食之毒,使人神思爽,不昏不睡,此茶之功也?!绷硗?,茶還可與其他中藥或食物配伍治療多種疾病,服法亦不拘于沖泡,可煎煮,還可做丸劑內服或煙熏或外敷,這在《本草綱目》及其他醫(yī)書中都有記載。
茶葉雖好但飲茶也是有宜忌的,筆者認為,歸納起來有以下幾點:
一是茶宜溫飲或熱飲,不宜冷飲。《本草綱目》載:“藏器曰:飲之宜熱,冷則聚痰。”
二是不宜多飲或飲濃茶。
三是不宜空腹飲,適宜飯后飲?!独侠虾阊浴氛f茶能解渴,但多喝或喝濃茶也能致渴。而飯后飲之,可解肥濃。
四是不宜大渴后和酒后飲?!侗静菥V目》載:“李鵬飛曰:大渴及酒后飲茶,水入腎經,令人腰、腳、膀胱冷痛,兼患水腫、攣痹諸疾?!?/p>
五是不適合寒性及血虛體質的人,因為茶屬苦寒之品。《本草綱目》記載:“若虛寒及血弱之人,飲之既久,則脾胃惡寒,元氣暗損,土不制水,精血潛虛;成痰飲,成痞脹,成痿痹,成黃瘦,成嘔逆,成洞瀉,成腹痛,成疝瘕,種種內傷,此茶之害也?!?/p>
此外,因為茶能解百毒,所以也能解藥性,故喝中藥時最好不要飲濃茶,最好把喝藥和飲茶的時間錯開幾個小時。
從養(yǎng)生來講,中醫(yī)講究“天人相應”和“辨體施養(yǎng)”,提倡結合四季特點適時飲用不同性質和品味的茶,強調依據(jù)體質辨識,根據(jù)不同體質類型辨體施茶。
按照中華中醫(yī)藥學會頒布的體質分類標準,人可分為平和質、氣虛質、陽虛質、陰虛質、痰濕質等九種。其中平和質屬于健康體質,另外八種都有偏頗。而體質偏頗是百病之因,通過選擇適合體質的藥茶,可以使人體達氣血平和的健康狀態(tài)。筆者在此舉例說明。
特殊的茶:藥茶
茶品種繁多。中醫(yī)認為:以一種、幾種食物或中藥,通過一定的配伍,選擇適當劑量,用開水沖泡,或煎煮后頻頻代茶飲,這種藥(食)物就可以稱作為藥茶。是一種廣義上的、特殊的茶。
藥茶具有良好的治療或保健功效,用途較茶葉更廣。藥茶中也可以有茶葉,一般以綠茶為主,但大部分并不含有茶的成分。比如:苦丁茶可以降脂,夏枯草茶可以降壓,西洋參茶可以益氣生津,枸杞菊花茶可以清肝明目等。
筆者在這里給大家推薦兩款國家級名中醫(yī)徐志瑛老師的茶飲方,臨床療效顯著。
羅漢果茶:羅漢果敲碎,皮肉混合,每天取八分之一個代茶葉泡水喝,可從早飲至晚,治療慢性咽喉炎。
清輕茶:取決明子、苦丁茶、山楂、荷葉等適量,服法同前,適于高脂血癥者、肥胖或便秘的人。
【陰虛質】特征:形體瘦長,手足心熱,口燥咽干,鼻干,眼干,皮膚干等,口渴喜冷飲,大便干燥。性情急躁,外向好動,活潑。平素不耐熱邪、燥邪(秋季明顯)。
此類人群易患陰虛燥熱的病變,例如復發(fā)性口瘡、慢性咽炎、三叉神經痛、習慣性便秘等;女性可見更年期綜合征等;病后或易表現(xiàn)陰虧癥狀,如舌紅少津少苔。
推薦茶飲 :一是西洋參茶,切片沖泡即可;二是鐵皮石斛茶,煎湯代茶或多次反復沖泡,最后藥渣要咀嚼后再丟棄。
【氣郁質】特征:憂郁面貌,煩悶不樂,胸脅脹滿,走竄疼痛,多伴嘆息,睡眠較差,健忘痰多,大便偏干。性格內向不穩(wěn)定,憂郁脆弱,敏感多疑,對精神刺激適應能力較差,不喜歡陰雨天氣。易患郁癥、不寐、驚恐等病癥(即現(xiàn)代醫(yī)學的失眠、抑郁癥、焦慮癥等)。
推薦茶飲:二花參麥茶,取厚樸花、佛手花、紅茶各3克,黨參、炒麥芽各6克,泡水代茶飲。另外喝些玫瑰花茶也可以。
總之,茶文化和中醫(yī)文化都是中國文化的精華部分,兩者互相滲透,密不可分,養(yǎng)生可以將二者有機結合起來,用中醫(yī)的理論作為指導,發(fā)揮茶的優(yōu)勢作用,為人類健康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