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建波(山西省長治市城區(qū)下南街小學,046000)
教學有招:探討教學規(guī)律 提高教學實效 巧用短繩增強學生上肢力量的方法
黃建波
(山西省長治市城區(qū)下南街小學,046000)
短繩作為傳統(tǒng)體育器材,在中小學體育課堂教學和課余訓練等方面的用法廣泛、鍛煉價值也較大。筆者在平時的教學實踐中,總結(jié)了一些巧用短繩促進上肢力量的訓練方法,與同仁們交流。
1.正面站立(坐位)互拉
目的:主要鍛煉上肢的屈肌力量。
練習方法:學生兩人一組采用正面站立(見圖1)或坐位(見圖2)的方式互拉短繩,進行抗阻力量練習。
圖1 正面站位互拉
圖2 正面坐位互拉
2.背面站立(坐位)互拉
目的:主要鍛煉上肢伸肌力量。
練習方法:學生兩人一組采用背對背站立(見圖3)或坐位(見圖4)的方式互拉短繩,進行抗阻力量練習。
圖3 背面站位互拉
圖4 背面坐位互拉
3.側(cè)位站立,雙臂內(nèi)收屈拉
目的:鍛煉上肢內(nèi)收肌肉力量。
練習方法:三人一組,中間練習者雙臂各套一短繩,進行雙臂內(nèi)收屈拉,兩側(cè)學生各拉短繩協(xié)助進行抗阻練習(見圖5)。
圖5 雙臂內(nèi)收拉繩
4.仰臥雙手提拉
目的:克服自身體重抗阻練習,促進上肢肘關(guān)節(jié)屈肌力量,肩關(guān)節(jié)伸肌力量。
練習方法:將“接力棒”系在短繩上,將短繩掛于單杠上,學生仰臥于墊子上,雙手握住接力棒且身體挺直向上提拉身體(見圖6-1)或用兩個棒雙手分別握住接力棒,向上提拉身體(見圖6-2)。
圖6-1 仰臥提拉
圖6-2 仰臥提拉
1.穿越“封鎖線”
游戲方法:兩側(cè)學生用短繩拉起一定高度的“封鎖線”,練習者采用俯臥姿勢,上肢支撐向前移動且身體不能觸及短繩,爬行通過障礙(見圖7),速度快者為勝。
2.“推小車”過“繩梯”
圖7 穿越“封鎖線”
游戲方法:用短繩擺出“軟梯”形狀,階梯間距可變化,學生兩人一組以“推小車”的形式通過“繩梯”(見圖8),以不碰到短繩的組為勝??烧{(diào)節(jié)階梯間距來鍛煉上肢爬行的頻率、節(jié)奏與幅度。
圖8 “推小車”過“繩梯”
3.投擲“繩彈”
游戲方法:將短繩系成“手榴彈”形狀,兩人一組相距一定距離,聽口令向前扔繩的同時前面學生向前跑出,后面學生將“繩彈”向前方扔出(見圖9),“繩彈”能超過前面跑的學生者為勝。
圖9 投擲“繩彈”
4.橫繩拔河
游戲方法:兩組學生相對而站,握住同一條垂直于地面的短繩,裁判員發(fā)令后,雙方同時朝著己方向后用力拉,進行拔河(見圖10),能把對方腳晃動的組為勝。
圖10 橫繩拔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