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財樹怎么養(yǎng)長勢旺
發(fā)財樹又稱瓜栗、馬拉馬栗。為木棉科常綠小喬木。由于發(fā)財樹的名稱深受商家及普通市民的歡迎,加上立株形狀美、葉色亮綠,樹干呈錘形,盆栽后適于在家內布置和美化使用,所以,近些年來在我國花卉市場上發(fā)展甚快。每逢節(jié)日,各賓館、飯店、商家及市民多爭相采購,以圖吉祥如意。
栽培要點:1.溫度。冬季最低溫度16-18℃,低于這一溫度葉片變黃脫落;10℃以下容易死亡。2.光線。發(fā)財樹為強陽性植物,在海南島等地均露地種植。但該植物耐陰能力較強,可以在室內光線較弱的地方連續(xù)欣賞2-4周,而后放在光線強的地方。3.水分。在高溫生長期要有充足的水分;但耐旱力較強,數(shù)日不澆水不受害,但忌盆內積水。冬季減少澆水。4.空氣溫度。生長時期喜較高的空氣溫度;可以時常向葉面少量噴水。5.換盆。根據(jù)需要可于春季換盆。
古硯最怕抹油
不少藏家喜愛收藏古硯,但古硯的收藏卻有很多門道。
避光 硯若置于窗前案頭,應避免陽光直射,否則硯質會出現(xiàn)干燥的跡象,日曬過久硯匣也易干裂。
賞玩 佳硯賞玩,桌上宜鋪毛氈,不可將硯直接接觸金屬及玻璃等器物,更不可將硯重疊放置,以免損傷。
涂蠟 涂蠟封石是可以的,但方法須得當。蠟可以涂于硯的四周,底部要薄而適中;切忌將蠟涂于硯堂研墨的地方,因為如此處涂蠟,則水墨不融,亦不能發(fā)墨。硯上抹植物油的做法也是不妥的,因為植物油屬慢干性油脂,硯面有油多招塵土,使硯污穢不堪,天長日久油膩便會散發(fā)出一種怪味,或者植物油產生霉變,在硯的表面出現(xiàn)一塊塊的霉斑,擦洗不去會大煞風景。
取硯 遇到硯擠在硯匣之內時,應雙手將硯匣倒置于有氈的桌面上,輕敲匣邊,使硯身重墜出匣為宜。切不可用金屬物撬弄,以免損傷硯。
放硯 硯放在匣內,要依硯與匣的原來位置自然放入。特別是長方形的硯,上下邊并非等長,多是底邊略寬于上邊,放硯時應視其寬窄放置。若將硯倒置,緊塞硯匣,則會發(fā)生硯匣崩裂現(xiàn)象。
硯匣的收藏與保養(yǎng) 硯匣多為木質,清代初期佳硯的匣也大多為優(yōu)良木材制作,如紅木、紫檀、黃花梨等。若遇硯匣收縮,硯身放不下時,此時應以砂紙打磨匣之內側,使其增寬易放,切忌磨薄硯,以致遭“削足適履”之譏。古硯匣因年代久遠多有破爛和損壞,對于此類硯匣可采用匣外配匣的方法,不宜直接丟棄匣子,因為古硯匣是研究硯匣的形制工藝制作、髹漆技術等的珍貴實物,同時也是考證古硯年代、出處、流傳軌跡等的佐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