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玉根
長期看高股息策略在中美股市均有效。高股息率股可充當熊市保護傘, A股低股息率主要受低派息率拖累,高股息股上漲往往是市場階段見底信號。
杰里米 J.西格爾在《投資者的未來》一書中闡述了一個重要觀點:高股息率股票具備長期投資價值。據(jù)此,構(gòu)建的Dow 10高股息策略取得了優(yōu)異的業(yè)績表現(xiàn)。那么,這一策略在A股是否同樣有效?
我們杰里米 J.西格爾的方法,每年末將滬深300成份股按股息率分為5組,然后計算下一年的收益。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2005年至今,高股息率組合年化收益率25.92%,高于低股息率組合的16.32%。與西格爾關(guān)于美股市場的研究結(jié)論一致,A股市場高股息策略長期有效。
我們將兩類組合收益分解為股價收益率和股利再投資收益率,高股息組合與低股息組合在股價收益率上無顯著差異,但在股利再投資收益方面高股息組合明顯占優(yōu)。這說明資產(chǎn)的價格是其未來現(xiàn)金流的現(xiàn)值,長期看,股利再投資是股票投資收益的重要組成部分。
熊市中,通過股利再投資積累更多的股份能夠緩和投資者組合價值的下降,充當保護傘的作用,而在市場恢復后,這些額外的股份也將提高組合收益率。我們選取滬深300指數(shù)股息率前20%與后20%的股票,分別在2005年以來三輪牛市頂點處建倉,觀察高股息率在熊市中的表現(xiàn),第一輪熊市(2007/10-2008/10)中,高股息率組合累計下跌65.21%,跌幅小于滬深300指數(shù)70.98%和低股息率組合73.65%,而后的兩輪熊市(2011/4-2013/6和2015/6-2016/1)同樣顯示高股息率組合在熊市期間具備有效的緩沖保護作用。
西格爾分析美股1871-2003年市場的表現(xiàn),發(fā)現(xiàn)除去通貨膨脹因素后97%的股票收益來自用于再投資的股利,僅僅3%來自資本收益,若沒有進行股利再投資,美股年化收益率從7%降至4.5%。按同樣的辦法,如果在1990年投資1000元在上證綜指,到2015年年底,剔除通貨膨脹因素后,初始的1000元增加到19283元,年化收益率12.05%。而沒有進行股利再投資的話,累積價值為12703元,年化收益率降低至10.27%。其中股利再投資累計貢獻6580元,占總投資收益的36%。由此高股息策略成為險資和QFII等長期價值投資者收益的重要來源。
2015年A股上證綜指股息率僅1.73%。原因是什么?將股息率分解兩部分:股息率(DPS/P)=派息比率(DPS/EPS) / 市盈率(P/EPS),可以發(fā)現(xiàn),A股經(jīng)過2015年股市異常波動,估值水平與全球主要市場基本持平,但派息率32.32%遠低于全球主要市場均值52.55%,低派息率意味著更多資金被用于企業(yè)再投資,但當下宏觀經(jīng)濟處于增速換擋期意味著企業(yè)的高速增長也難以長久維持。2016年上半年全部A股ROE為9.4%,自2011年以來持續(xù)下滑。雖然中國曾在2008年和2012年相繼推進分紅制度改革,但低分紅仍然是A股市場的“短板”之一。
觀察發(fā)現(xiàn),高股息率股對于市場節(jié)奏具有指示意義,1990年以來,A股共有4次股息率接近或高于國債收益率,分別是2005/12、2008/12、2010/06和2013/07,無一例外,在這4個時點后,A股都開始走強。而回顧2012年以來轉(zhuǎn)型期市場,中級反彈和牛市行情均是高股息率股票先行領(lǐng)漲,而后熱點擴散。這一現(xiàn)象背后原因在于高股息率股具有類債券特征,當股息率高于債券利率時,高股息率股就有了配置價值。因此,高股息率股上漲,說明從大類資產(chǎn)配置的角度,股市已經(jīng)具備投資價值。
我們以股息率>3%為標準,篩選2005年至今高股息率股票,2006-2010年期間,高股息率公司主要集中于鋼鐵、交運和電力公用事業(yè),2011-2015年間主要集中于銀行、機械和電力公用等行業(yè),周期性是高股息率股票的重要特征。
作者為海通證券
首席策略分析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