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文
互聯網公司將成為中國智能手機市場重要“變量”。
增長放緩,既成事實。
甚至在一年前就已經顯現出苗頭。按照Gartner首席研究分析師呂俊寬提供的信息,2015年第一季度國內智能手機的新機銷售占到市場的90%以上,新機市場已經飽和。
破局的辦法在哪里?從互聯網渠道起家的手機品牌,比如樂視、小米已經在布局和加碼線下渠道:出海成為諸多國內手機廠商的共同選擇,在海外市場表現不錯的華為手機,已經將2016年出貨量增長30%的目標,關鍵鎖定海外。
手機廠商的競爭如果單純集中在硬件上,是沒有優(yōu)勢的,這也成為業(yè)界共識。Gartner分析師呂俊寬預測,到2018年,至少有一個非傳統(tǒng)的手機制造商將在中國前五大智能手機品牌之一。他認為,有內容、服務、生態(tài)圈,將成為近兩三年智能手機的標配之一。
“我覺得最好和最壞永遠都是存在的,看你怎么做。但至少有一個最好的前提和基礎,就是足夠的市場容量?!睒芬曇苿涌偛民T幸說,從中國市場來看,2016年市場容量不會低于4億部,面對“存量換機時代”,到底是最好的還是最壞的時代,取決于你怎么做。
全渠道的嘗試
從第一年的400萬部到第二年的1500萬部,這是樂視超級手機2016年要達成的目標。在同行近億銷量前,1500萬算不上大體量,但是對樂視手機自身而言,這種逆勢的數倍增長,無疑是踏刃而起、背水一戰(zhàn)。
每月要實現超百萬級的銷售,挑戰(zhàn)不言而喻。讓馮幸他們比較有底氣,一方面是有內容、有服務的“生態(tài)手機”產品形態(tài),馮幸之前比喻為“有餡兒的包子”,比起單純賣硬件有競爭力,而且是以低于量產成本定價的銷售模式。
2016開年網絡神劇第一把火當屬《太子妃升職記》,樂視推出了三個版本的結局,而第三個正版結局只有樂1s太子妃版用戶才能看到,其他渠道都無法觀看。馮幸他們將這樣的生態(tài)內容和服務,稱之為給硬件的“加持”。
有了“生態(tài)手機”還只是成功的第一步,如何在運作模式上創(chuàng)新,樂視手機也是在試錯和快速修正中才找到打法。起初,樂視手機完全拷貝小米模式,過分依賴線上,甚至是依賴自己的官網,不理京東、天貓等第三方渠道,更不理線下。雖然火爆一時,但問題也潛伏在線上的火爆中。到2015年6月底時,馮幸發(fā)現,線下渠道越來越不熱情一一你根本不關注他們,也沒做相應的渠道建設,也沒到線下做市場活動等。7、8月份時,樂視手機團隊及時調整了策略和模式,大規(guī)模地引進了線下開放市場和運營商的人才、隊伍,從線下的開放渠道和中國聯通合作做起?!岸啾N作戰(zhàn)”在當年9月底見效,10月份樂視手機的銷量走起,11月底樂1s新品上市,被稱為“旗艦殺手”的樂1s在2015年12月份、今年1月份實現“單款單品單月破百萬”。
“快速地由單渠道變成了全渠道多兵種立體作戰(zhàn)”,馮幸坦言,這是被逼出來的?!叭馈奔?,自有商城、第三方線上(京東、天貓等)、線下LePar、運營商。他認為,樂視的“全渠道”戰(zhàn)略未必所有廠商都有,即便有也未必所有渠道都強。
對手機新秀樂視來說,互聯網渠道遠未達到增長的天花板,只是要想跑得更快,勢必要多條腿走路。馮幸反復強調,線上與線下渠道同等重要。事實上,在線上市場增長速度放緩的背景下,2016年手機廠商將大舉進軍四六線城市,而這些地區(qū)仍舊以線下渠道為主。比如與運營商的合作,外界看到的開始是聯通“剛性包銷”樂視手機130萬部,樂視手機給聯通帶去“定向流量”的用戶,聯通又為樂視手機拉升了銷量和會員機的比例,實則雙方的合作是從過去的“你賣你的手機,我賣我的號”這種簡單的銷售渠道合作,轉變?yōu)椤肮餐@取用戶,共同深度服務用戶”的“生態(tài)型運營商合作模式”。
2016年2月底,樂視以“內部信公開”的形式宣布了對多名高管的調整任命,其中馮幸在繼任樂視移動總裁的同時,新任“運營商事業(yè)部總裁”。運營商事業(yè)部作為“樂視生態(tài)一級組織,承擔樂視生態(tài)與運營商生態(tài)之間的全面對接與全方位合作”。外界解讀為,樂視已經意識到手機業(yè)務下沉的重要性,外界有望在更多三線以下城市的合約機隊列中看到樂視“超級手機”的身影。
在社會化開放渠道上,OPPO、vivo已經做得風生水起,有數據稱他們各自占據了超過20萬個實體銷售點,這對于小米、樂視等發(fā)端于互聯網渠道的手機品牌來說無疑羨慕嫉妒恨。社會化開放渠道的建設需要時間,數年甚至十年的時間,才能像OPPO、vivo這樣與渠道商形成兄弟般關系。馮幸介紹,樂視手機“高度重視”開放市場,會通過快速發(fā)展手機零售LePar,來運作線下的開放市場。
“全渠道多兵種”模式之于樂視手機,2015年是試點,2016年將規(guī)?;茝V。渠道三分天下一一線上、運營商、開放市場,如何在三種渠道找到平衡,并且推廣和行銷策略能有效對應到三個渠道,這些是國內手機市場的主要玩家都需要摸索的。
海外藍海的煩惱
海外市場,被國內手機廠商視為智能手機的藍海。在諸多本土手機品牌中,華為的海外市場是表現相對突出。即便如此,本土手機品牌要在海外市場大展拳腳,尚需時日。
有公開報道顯示,2015年華為海外市場銷量占比依然在40%左右,尚未達到華為消費者業(yè)務集團CEO余承東當年上任時提出的海外銷量占比要達到60%的目標。換句話說,華為在海外市場的拓展上還需努力。2015年7月從聯想離職的海外渠道拓展大將趙科林又重新回歸華為,出任執(zhí)行副總裁一職,被媒體解讀為,華為在為攻克美國這樣的海外重點市場蓄積力量。
進軍海外市場需要有特別的能力支持。事實上,這幾年中國手機銷量猛增,主要是依賴國內市場,這種依賴在某種程度上也成為本土手機品牌進軍海外的障礙。產品、技術、品牌,供應鏈的能力和支撐,以及銷售和渠道是否都做好了相應的準備,這些都是需要考量的。
呂俊寬認為,本土手機品牌商進軍海外市場在供應鏈上面臨的問題是,手機產品走向新興市場時,供應鏈能否也作出相應的改變,如何跟海外市場的本土供應鏈形成合作,是否需要改變以前的商業(yè)模式:在渠道上,如果是成熟的海外市場,對運營商的依賴比較大,一些新興市場電商渠道、社會開放渠道都很復雜,如何能快速梳理清關系并打通合作。
比如華為已經與全球45家運營商建立了合作關系,特別是與歐洲運營商之間的合作,堪稱中國出海手機品牌的模板,相應地,華為手機在歐洲市場已具有很強的競爭力。再如中興,2015年在美國銷售了1500萬部智能手機,超過95%都是來自運營商渠道。
產品的產品力、品牌力,與渠道是一個相互博弈的過程,比如蘋果公司在渠道上著力比較小,因為蘋果產品很強勢,它是單方面地把產品推到渠道:此外,每個國家的渠道環(huán)境都是復雜的,沒有辦法簡單復制,渠道合作的規(guī)?;瘡椭婆c渠道對品牌的忠誠度在某種程度是矛盾的。
今年2月的最后一天,樂視移動舉辦了2016年策略宣貫會,馮幸宣布,2016年樂視將實現超級手機國內銷量1500萬臺,海外500萬臺的目標。2015年底樂視超級手機進入泰國市場,2016年與泰國運營商贏贏網集團旗下Win IPTV將實現超級手機100萬部的合作。事后馮幸復盤樂視超級手機2015年表現時說到,“去泰國是出的奇兵”,需要各種的天時地利人和,對現階段的樂視手機來說,很難復制。而復制中國成熟生態(tài)模式進軍印度和美國的市場計劃正在快速啟動中。
找到新“亮點”
智能手機的創(chuàng)新正在迎來瓶頸。手機硬件指標的持續(xù)刷新,已經很難收獲早期“性能怪獸”的喝彩和掌聲,比起風頭正勁的無人駕駛騎車、虛擬現實、人工智能等技術的突破性進展,目前智能手機的技術創(chuàng)新多少有些尷尬。
2015年初,有聯想手機“股肱之臣”之稱的馮幸正式宣布加盟樂視,標志著樂視正式進軍手機,并提出“生態(tài)手機”的理念。他認為,生態(tài)手機完全區(qū)別于當時國內手機行業(yè)的兩大主流陣營,傳統(tǒng)制造派、互聯網營銷派。半年后,他修正自己的觀點,認為國內手機市場的競爭將集中在技術實力派與生態(tài)手機派之間。
誰的天下?尚未見分曉。中國智能手機4億部的市場容量,華為在國內的市場份額正在逼近20%,在國內市場少有手機企業(yè)能獲得超過20%的市場份額,這也是華為持續(xù)加碼海外市場的重要原因之一。對于樂視來說,1500萬部的目標在大盤里仍有盡情發(fā)揮的空間。
手機不再是單純的硬件,需要跟互聯網有更深的接入。兩三年前曾有過的一輪“互聯網+傳統(tǒng)手機廠商”的戰(zhàn)略合作浪潮,過去一年又出現了包括樂視與酷派、阿里與魅族之類的在資本層面上的深度戰(zhàn)略合作。前后兩輪“互聯網+傳統(tǒng)手機廠商”的合作,在呂俊寬看來,最重要凸顯的不同是,要想純做硬件在智能手機市場上崛起是很難的,競爭優(yōu)勢很容易失去,引入互聯網公司的深度戰(zhàn)略合作,可以確保他們服務的實現可能。
呂俊寬認為,技術實力派VS生態(tài)手機派,只是戰(zhàn)術的差異化,不能概括為未來智能手機市場的格局之爭。當萬物互聯,物聯網的概念演繹到最完美時,作為人最貼身的最有溫度的設備,手機如何能與其他電子設備有更多更好的交互,是值得探索的方向?!案锫摼W整合,手機更聰明地介入到人的生活,通過更了解‘我的手機跟萬物有更好的互聯互通。”呂俊寬闡釋,這也是他們認為互聯網公司將成為中國智能手機市場重要“變量”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