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這就是一個目的王國
        ——王財貴季謙先生文禮書院訪談

        2016-09-21 10:33:49吳梅楊軍張藝芳
        時代人物(新教育家) 2016年4期
        關(guān)鍵詞:學生

        特約記者_吳梅 本刊記者_楊軍 張藝芳

        這就是一個目的王國
        ——王財貴季謙先生文禮書院訪談

        特約記者_吳梅 本刊記者_楊軍 張藝芳

        文禮書院暫駐泰順縣竹里鄉(xiāng)文化禮堂。三樓上樓左側(cè),是書院27名學生的教室,右側(cè),相距十數(shù)步,是季謙先生辦公室。間或有學生請益,先在門外一揖,入門再一揖,先生示意后方開口。來往盤桓人多,請示者,請教者,慕名遠來者,季謙先生一一接待,不露倦色。2016年3月9日上午,記者一行三人在季謙先生辦公室訪問,相談甚怡,歷時三小時。是時先生盤坐榻上,身旁,是這個初春最盛的幾支紫玉蘭。

        “目的王國”

        記者:能否給大家描述一下,文禮書院是一個什么樣的地方?

        季謙先生:這不容易說清楚。文禮書院最核心的定位是培養(yǎng)人才,是讀經(jīng)的孩子進修的地方。而讀經(jīng)的目的是傳承發(fā)揚人類的文化,文化包括內(nèi)圣外王,所以書院要做的事可以擴充很廣。但既然以經(jīng)典為號召,所以整個文禮書院,不論主題與配套,可以用一個詞總括--“典范”。

        這里不論是書院師生還是工作團隊的相處,希望是一個“目的王國”。什么是“目的王國”?“目的王國”是康德的一個觀念。一般的機構(gòu)都由“領(lǐng)導者”來制定規(guī)則,縱使現(xiàn)在是民主時代,也要由民眾選出來有才智的人來制定法律。但這并不盡人意。規(guī)矩一定,成員就要遵守,一遵守,就有緊張,人常常變成工具,被規(guī)范,被安排。我希望在文禮書院,每個人要成為目的,而不是工具。不論師生或職員,要有理想,依理想而為學而做人而做事,他自己立自己的志向,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成就自己。而大家的志向、狀態(tài)與成就,恰好就是書院原初立意所在。在這里生活的人,要有志道行道之心,不只是來這里求文憑,謀職業(yè)。每個人在這里……好像有人管,又好像沒有人管,終歸是自己管自己。這就是一個目的王國。

        如此,文禮書院會是一個典范,任何事情都要能做出典范。除了理想是典范,教學是典范,管理也是典范之外,即使從大環(huán)境說,也是典范,我選址,就選了六年,走過大江南北十三個省份,勘察過六十幾個山頭,最后落腳在這泰順縣竹里鄉(xiāng)四面環(huán)山的山腰上,有如“世外桃源”,將千年不受繁華所干擾,這也是典范。

        說“典范”不一定是為了給別人看,更不是“好為人師”,想要做別人的楷模,而是“從理而行”“從道而行”。理,是客觀的;道,是永恒的。我們只向往于客觀而永恒的道理而做人做事,便是典范。所以,與其說典范要做給人看,不如說是要為自己負責。我已經(jīng)67歲,虛歲是68了,自年輕以來就是立志于求道、行道?,F(xiàn)在來開這個文禮書院,當然更不會枉費自己有限的力氣,做一些沒有價值的事。所以,如果做學問,以學問之道為典范;辦教育,以教育之道為典范;經(jīng)營事業(yè),以經(jīng)營事業(yè)之道為典范。內(nèi)圣外王,是儒家必然的理想,為當代的儒家而做出典范,是我的理想。這是我的意愿,而我相信一定可以達到,為什么?因為既然從道而行,而道本來就在天下,如大路然。我愿以此意自勵,愿以此意勉勵諸生,并愿以此意與天下志于道者相呼應(yīng),相提攜。

        記者:據(jù)說,南懷瑾先生曾說,東南海灣邊未來幾十年是氣最旺的地方。選泰順作為書院地址是不是有這個考慮?

        季謙先生:沒有。我做書院不是為將來幾十年,是為將來一千年。將來幾十年的事我不會在意。

        學生:以顏淵為教

        記者:您將教育分成了兩個階段,13歲前,盡其可能地背誦經(jīng)典;13歲后,解經(jīng)、行經(jīng)。目前,讀經(jīng)教育在實踐中走過了前一個階段,日益進入第二個階段,文禮書院正是承此而設(shè)。外界對此很關(guān)心。

        季謙先生:13歲之后,第一,解經(jīng);第二,博覽;第三,游學;之后,成家?!俺杉摇辈⒎浅杉伊I(yè),是學有所成。解經(jīng),有一定內(nèi)容,博覽的內(nèi)容就不可限量了,越多越好。而行經(jīng),照圣賢之教而行,是隨時隨分的事。書院主要的功課是解經(jīng)和博覽,游學是10年畢業(yè)之后的事。至于成就學問,經(jīng)世濟用,內(nèi)圣外王,更是終身力行不已的事。書院只是打基礎(chǔ)。以前,學堂為書院打基礎(chǔ);現(xiàn)在,書院為日后生命的光彩打基礎(chǔ)。書院還不是成就。

        記者:外界會有兩個好奇或疑問:1、經(jīng)過了第一個階段打基礎(chǔ)而來到這里的這些孩子,是否如您所期望?2、這些孩子在這里再經(jīng)過10年的書齋學習,出去后又會如何?做事會否有問題?

        季謙先生:我的規(guī)劃是:3歲到13歲讀經(jīng),13歲到23歲在文禮書院解經(jīng)和博覽,23歲以后,游學,33歲以后,去成就學問和功業(yè)。做事是在33歲以后了。要不就是23歲以后他不去游學,直接走入社會。不論23歲或33歲進入社會都不會太晚。

        記者:這些孩子是您所預(yù)想的嗎?

        季謙先生:百分之五十的滿意度吧。

        記者:還有百分之五十不滿意嗎?

        季謙先生:(笑)因為有兩方面的要求,德和業(yè),我規(guī)定的功課是進德修業(yè)。進德,我希望他們有顏淵的品行;修業(yè),我希望他們有顏淵的好學。這兩個要求很高,能有百分之五十滿意就不錯了。我以顏淵之學為教學宗旨,這是古來大家都不敢做的,我也不大敢做,因為這實在是太高了。但我還是要在這里提倡顏淵之教,現(xiàn)在這些學生,德行上還達不到顏淵的“不遷怒,不二過”,“以能問于不能,以多問于寡,有若無,實若虛,犯而不?!?;好學上還達不到淵顏的“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fā)”,達不到“吾見其進也,未見其止也”。還差得遠。

        不容易,要做個書院的學生不容易。所以他們聽到我跟人說我還不承認他們是我的學生,他們很傷心。不過,如果要像顏淵那樣我才承認他是我的學生,他們也不必太傷心,因為普天之下有幾個顏淵呢?但是,如果不以顏淵為志,就沒有成才的希望,我開書院就白費了。所以我一直勉勵他們要志于道,我們的校訓是:誓此身心,奉諸先圣;志道樂學,以報師恩。這師恩不是說我的恩,而是歷來古圣先賢之恩。

        記者:我們找了書院的九個學生聊天:黃雨林、王泰恒、侯信佑、李懿貞、林子歆、孫子龍、范家鳴、許瑞成、李謙,您對這幾個孩子有何評價?

        季謙先生:(笑)我也不大好下定評,只能有大略的觀感。這幾個大概都是比較自覺的,首先是自覺于道,其次是自覺于學。自覺于道和自覺于學又不大一樣。志覺于道是指,對進書院的意義比較有所領(lǐng)悟。知道書院是為了傳道,他們是來這里求道,一輩子要為道統(tǒng)之傳承而努力。有幾個同學是蠻有“氣象”的,對自己的責任是有所領(lǐng)悟的,開口就是家國天下。王泰恒、黃雨林,年紀較長,立志比較堅定,道心比較強。其他有的同學,也都略有向道之渴望,也可以靜下心來讀書。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他們雖然不敢稱為“樂學”,但已經(jīng)稍有“好學”之意了,至少說“勤學”是當之無愧的。當今之世,能夠有好學的學生,已經(jīng)不容易了。能知學就不錯了。

        記者:書院的規(guī)章里有勸退一條,但學生們說,目前還沒有被勸退的學生。他們說,您對他們非常珍惜,舍不得,總想盡可能給他們機會。我想問,有沒有孩子讓您很失望?面對這樣的情況您會怎么處理?

        季謙先生:非常失望的倒沒有,不過我是希望他們能趕快步入軌道。所謂的步入軌道,就是進入所謂的“目的王國”。他們有沒有跟你們講到“目的王國”?

        記者:沒有。

        季謙先生:目的王國就是剛才說的,人人在這里,自己就是目的,而不是工具。沒有任何人是被支配的,自己為自己立法--王國有一定的法,但王國的法剛好又是每個人自己所立的自己所愿遵行的法。我希望書院是目的王國。我們有一些規(guī)矩,但這些規(guī)矩不是我定給他們遵守的。我定給他們遵守,他們就要約束自己來遵守,這樣他們就不自由,不自由就不能長久,他一定會有所謂的叛逆或松散,會偷偷摸摸——偷偷摸摸是很不好的心境,我希望他們自己覺醒、覺悟,自己自理,自治。如果這樣,我就不必管理了。我是以不管為主的。如果有問題,累積一段時間,我就去給他們訓話,訓一頓話就會好一點。

        很難一下子就達到標準。我也知道做人不容易,但是總是希望如此。我一直警告他們,如果真的再不改,我就要把你勸退了。我曾經(jīng)叫他們寫切結(jié)書:一,如果私藏手機;二,如果談男女感情,就毫不客氣,請你自己辭退。要他們簽名。不簽名的馬上走。簽名了就要遵守。我認為這不是我霸道,這是他要來書院時自己為自己老早就應(yīng)該定下的規(guī)矩,因為來書院就只為一個目的--成才。如果沒有遵守這樣的規(guī)矩,是成不了才的。當然,如果有任何人不同意這規(guī)矩,他也可以隨時離開,來去是自由的,便不是霸道。

        記者:我們跟班長王泰恒聊到了班級管理,初步體會到了您說的“目的王國”?,F(xiàn)在班級基本是自治狀態(tài),助教小陳老師也說她基本是無事可做。班委們似乎在起草一個簡單的章程,王泰恒在考慮扶持新的一批班委出來,這樣他們這批老班委可以退到后面幫助學弟學妹成長。

        季謙先生:所以你剛才說外界有疑問,擔心他們不會做事,不會啊。做事是人類的本能,人怎么不會做事?到一個地方學一套規(guī)矩,是很容易的。甚至可以使那個規(guī)矩更加完善。只怕心中無道,只怕肚子里沒有學問,不怕不會做事。

        老師:就像一個泥菩薩

        記者:在書院做老師,與您過去在大學做老師有什么不同嗎?

        季謙先生:嗯……應(yīng)該有很大的不同吧。在大學當老師要上課,我在這里不必上課。他們自學。大學的學生是不會自學的。書院的學生自己學習,老師只是備問,這就漸漸走入理想的教育模式:《禮記·學記》說“善待問者如撞鐘:叩之以小者則小鳴,叩之以大者則大鳴”。我是一口鐘,他們來敲,敲得小,我的聲音就小一點,敲得大,我的聲音就大一點。

        教師最重要的責任是指點。有些時候是主動的指點,我看到了就告訴他。有些時候是被動的,看到他有問題也不告訴他,讓他自己去領(lǐng)會,或者自己來提問,我答??鬃铀^“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老師不要講太多話,最好的老師像泥菩薩一樣,坐在那里,教化眾生。你講太多,只能教一個兩個。所以我最想做個泥菩薩。(笑)

        同學之間也會討論。只是,我沒有給很多時間讓他們討論。他們最喜歡討論了,一張嘴就講個不停。他們在書院里,同學之間講個不停,回到家跟家人也是講個不停。我沒有給他們太多時間講話,趕快埋頭用功比較重要。越用功,將來就越有話講,而且講出來的話才有內(nèi)容。如果盡講一些沒內(nèi)容的,那有什么意思?

        記者:言不及義,好行小慧。

        季謙先生:是啊,群居終日,言不及義,好行小慧。所以還是趕快讀書最重要。我偶爾會去巡堂,看他們都認真在讀書。把這個習慣養(yǎng)成了,他們將來就有成就的希望。

        常有人問:這里有多少老師?我說,只有一個。他們嫌一個老師不夠。我說,其實也可以有很多老師,但要看這些學生受教的能力到了沒有。他們沒有受教的能力,你請大師來也沒用。他們又說,程度不夠,可以請一些比較粗淺的人來啊。我說那何必呢?浪費時間嘛。所以請來的,一定是學問家。學問家來的時候,你如果沒有問學的能力,不是浪費嗎?所以,至少三年五年之后我才會請人來。那時,一方面學生有受教的能力了,一方面他們也有提問或者進一步討論的能力了。如果連提問都不會,是沒有什么用的。我常常說教育是“畫龍點睛”,每人先把自己的龍畫好,待高人來點睛,便可破壁而飛。龍都沒畫好,畫成一條蟲,點了睛也沒用。

        與先賢們的書院不同

        記者:之前也有先賢嘗試恢復書院的理想,馬一浮先生在戰(zhàn)火中開辦了復性書院,結(jié)果短命而散。在您看,復性書院失敗的原因是什么?

        季謙先生:最要的原因:苗子不好。所以我先推廣讀經(jīng)再開始做書院是有道理的。我書院的學生一定要有三十萬字的基本背誦量,這也是有道理的。

        記者:人們通常只看到馬先生身處戰(zhàn)亂時代這一原因,沒看到苗子這一面。

        季謙先生:當時那些學生都大人了,他們是五四以后甚至是接受白話文教育長大的,國學經(jīng)典的基礎(chǔ)不夠。當然戰(zhàn)亂也有影響,大家忙于生計,無暇顧及學問。還有就是,書院沒有學籍,想去的人本來就不多,學生人太少,基本面太少,難有出眾者。我希望文禮書院每一個都是人才,但這很難實現(xiàn),看幾千人里能不能出幾個。其實,幾千人里面出一個人才,也就夠了。

        目前全國的幼稚園加上小學生,有三億孩子,大概十萬個孩子里有一個讀經(jīng),全國共有三千兒童在讀經(jīng)。三千人里面才有十分之一是老實、大量讀經(jīng)的。所以最近幾年,大概每年可以有幾十個升入書院。三年以后,或許每年一百個。大概要五六年之后,每年才有三百個。每年三百個就合符我的預(yù)計了。將來書院是滿額是三千人。或許有些人十年后也不走,所以以后書院可能是維持三四千人的樣子。有些人從入學起就打算二十年才畢業(yè)的,也有立志終身要留在書院的,那書院就要養(yǎng)著他。他是不用交學費的,書院還要給他生活費,因為這是為國養(yǎng)才。

        記者:學生多以后,您會分身乏術(shù)。學生的傳帶方面怎么解決?

        季謙先生:對,這個問題我正在構(gòu)想。有兩個方式,一是學長帶學弟,一是,求學的過程中,有些問題,我叫他們記下來有機會問我。舉個例子,學生解經(jīng)是先解四書,用朱注做注本,加上錢穆先生的《論語新解》,有空還可看程樹德先生的《論語集釋》,還有的同學在看張居正的《論語直解》。《論語》的參考書比較多。《孟子》、《大學》、《中庸》參考書就少些,不過還是以朱熹注解為主。但是朱熹的注解里有一些不好懂的,我會分配給他們這些陌生的詞語和典故,分別查出來,集成一本札記,發(fā)給每個學生。朱熹注四書,我們再來注朱熹的注。我們會把這十幾部經(jīng),含中英文,都這樣整理出來。這樣基礎(chǔ)的解經(jīng)就可以自修了。這些學生,把他們所背過的十幾本書全部都解過,能力就很強了?,F(xiàn)在他們就是這樣,越解越順。以前不懂的,現(xiàn)在一看,啊,懂了。

        記者:是,學生們也跟我們說到過這個體會。

        季謙先生:這是一定的。我們還沒有做事以前就會知道一件事情會往哪里發(fā)展。我們要有先見之明,才能仙人指路。他們越讀書,越印證我跟他們說的預(yù)測。其實不是我預(yù)測,我是根據(jù)根據(jù)人性發(fā)展,先看到了學問發(fā)展的歷程。所以他們的感受,都在我的預(yù)測之中。就好像我推廣讀經(jīng),幾年要推廣到什么地步,我二十年前就預(yù)測了。這二十年,大概是依照我二十年前的預(yù)計而動。這不是我有超能力能預(yù)言,而是人性本來如此。

        我對他們學習的規(guī)劃是,以自學為主,討論及聽講為輔。在解經(jīng)時期,只要介紹給他們好的注解本,他們就能自學。解經(jīng)之后,要求他們博覽群書,這所謂“群書”不是一般的開卷有益隨便讀,而是為他們選擇古今中外有代表性的著作。解過經(jīng)的學生,對于閱讀,是遇強則強的,他們先是吸收,有能力之后是批判。閱讀有一個規(guī)律,就是讀書越多,領(lǐng)悟力越強,所以,也是可以自學的。何況學問是要自己做,才是扎實的。當然,如果期間有問題,可以互相討論,或和我商量,如我不能解決,我會幫忙找專門書籍來參考,或找專家給予指導。到了相當時機,也會不定期請國際的專家來短期駐校。到了他們讀書破萬卷,學問有個樣子了,即將成家了,會把他們放出去周游世界,去向世界一流學者請教。以他們一向的求學之誠以及那時的功力之深,相信所有大學者,都會不吝教導的,甚至喜歡收他們?yōu)橥?。所以,我不怕書院的學生不用功,不怕他們沒有人指導。

        記者:再往前追溯,還有更多的先賢從事過您今天的事業(yè),西方的亞里士多德、柏拉圖,以及,我們唐宋時代的書院高峰。您的書院與這些先賢的探索相比,有哪些獨特之處?

        季謙先生:這個獨特,不只是在現(xiàn)代,從古以來,文禮書院也是相當獨特的。最大的獨特性就是,從古以來的書院,包括西方的,學生都是大人,學有所成的大人,至少是青年以上。我這里是青少年。這是年齡上的不同,以及由此來的培養(yǎng)方式的不同。

        記者:很多人沒有意識到,孔子講學面對的是成年人。

        季謙先生:對。前幾天還有人說:孔子有叫學生背書嗎?有叫學生老實大量讀經(jīng)嗎?孔子就是跟學生討論的。我說,你要知道孔子的學生是幾歲。所以啊,有些人不能全面思考,我們喪失了全面思考能力。不僅是中國人,西方人更沒有。

        記者:貌似還是很有的,而且給世人的印象好像還特別有思考。

        季謙先生:對。因為西方文化的起源從希臘開始,就是走的不完整的路。什么叫不完整?就是對人的生命的總體把握,西方從希臘以來,就走了一條現(xiàn)實的路,或者說庸俗的路。佛家分真諦俗諦,西方走的是俗諦的路。俗諦就是現(xiàn)實生命,俗諦就是以認知心為標準。而真諦是以智慧心為標準的學問。中國和印度從一開始,學問的方向就是對人性的體悟和開發(fā),東方的文化心靈一開始就走了高明的路。求智慧的心靈,必定會涵蓋求學問的心靈,人類在東西兩方相會的時候,如果還要再發(fā)展下去,必定要“中學為體,西學為用”。這不是中國人自己這樣說,而是,這本來人性就是如此。

        我這個書院培養(yǎng)學生的目的,就是要讓每個學生從這里走出去的時候,都清清楚楚地知道:中學為體,西學為用。都清清楚楚地知道:人類有兩層學問,而不是兩面學問——中西不是兩面,是兩層。所有書院的學生都要養(yǎng)成立體的思考能力,有兩層存有的見識。這是一般的學校不說的,一般學校只平面地說中和西,甚至只有西方?jīng)]有中方,把中方跟西方相提并論就已經(jīng)了不起了,你還敢說中國在西方之上,如果敢說的,不是被看成過街老鼠嗎?但我們就是要做今天時代的過街老鼠。但這是人類必走的路,不可以因為別人的反對而放棄。在這里讀書的學生都要養(yǎng)成一種超俗拔塵、勇猛坦蕩的心靈,不然是受不了打擊、受不了質(zhì)疑的。他如果不夠清明,一遭到質(zhì)疑就慌張了,那就不算是我的學生。

        所以啊,我們所要養(yǎng)成的人才是不同一般的,不是故意要不同一般,而是一般人往往是片面的粗略的。我們一面要真正地承繼中華文化,一方面要真正的融會西方和印度的文化。一百年來的中國,中華文化算是被自己打敗了,斷層了,而對西方文化的學習,只在表層上模仿,并沒有從根上接軌。整全的思考、立體的思考非常重要,全面的見識、全面的才華非常重要。

        “我一生追求不容置疑的學問”

        記者:當代中國還有古代意義上的真正的書院嗎?

        季謙先生:古代書院是講學論道的場所。當代有蔣慶先生開了一個陽明書院,在貴州,陽明被貶官的地方。他歡迎天下的學者到那里去講學論道。他希望大家像古人那樣,是背著米去,住幾天。剛開始,寒暑假還有人去,也舉辦了幾次學術(shù)活動。后來,去的人越來越少。有一次我去拜訪他,非常的寥落、凄涼,只有他一個人,還有一個煮飯的婦人,幾棟房子在那里,寂靜無人。我問他,人來得多嗎?他說,已經(jīng)很久沒有人來了??赡苁乾F(xiàn)代資訊發(fā)達,千里相會的人少了,但主要的原因是在于沒有講學論道的人了。我想,如果文禮書院的學生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畢業(yè)出去幾千人,天下就又有講學論道的人了,唐宋書院的盛況就可以恢復。現(xiàn)在,學絕道喪,要重新培養(yǎng)。

        記者:放眼望去,以書院為名頭的場所很多,頗眼花繚亂。

        季謙先生:現(xiàn)在的書院分成幾個類型。第一種類型,古代書院的裝修,做旅游景點,有的加上不定期學術(shù)講座。第二種類型,學堂號稱書院。但畢竟學堂和書院是不同的,學堂是打基礎(chǔ),背書,書院是論學成才的階段。第三種類型,是才藝傳習所,當然,也兼辦一些文化活動。第四種就是完全復古的書院,比如蔣慶先生的書院,目前我所知道的只有他這一個,營運困難,而且現(xiàn)在好像營運中斷了。第五種就是文禮書院這種。

        我是因為時代的需要才開這樣的書院,從青少年培養(yǎng)起,他們剛來的時候,還不必講學,他們也不沒有能力論道,但五年十年之后,或許就有些氣象,希望文禮書院將來也可以接上唐宋的風采。因為這些孩子長大也可以留在這里,出去了也可以回來,以后天下的學者多了,就會有人來這里講論?,F(xiàn)在我姑且代理做“山長”,自己沒有什么學問,也沒有什么名氣,所以大家不會來這里講論學問。以后就看這些學生了。

        自從我有這種書院的觀念以后,社會上也有一些地方認識到這一點,漸漸有類似的書院出現(xiàn),以培育青少年為主,它們有的叫書院,有的叫作國學院?,F(xiàn)在一些大學的國學班也屬于這類。但他們的教學內(nèi)容和目的跟文禮書院不大一樣。他們是培養(yǎng)國學人才,課程比較雜,跟一般大學分科一樣。但文禮書院不是培養(yǎng)國學人才,是培養(yǎng)時代的國際人才或圣賢之才。有人說我在復興中國文化,我說我并不是為復興中國文化,我是為復興文化--人類整體文化。因為從古以來中國人的“天下”,范圍是不定的,所以,所謂的中國文化,就是天下文化的意思。中國古人對所謂的文化,對所謂的學問,對所謂的智慧,本來是有全人類眼光的。文禮書院創(chuàng)立的宗旨就是繼承這種文化心量,培養(yǎng)國際人才,為時代擔當責任。這個理想就是新儒家的理想。所謂新儒家并不是一個特定的學派,它只是一個心量,一個態(tài)度,就是——尊重所有文化,為人類理性、人類前途而永恒奮斗。

        所以這種學問是不容置疑的。也可以說我一生就是追求不容置疑的學問。對教育,也是要建構(gòu)一個不容置疑的教育理論。因為理一分殊,月印萬川。從人性出發(fā),而不是從自己的偏見建立,人性是客觀的,永恒的,所以依人性而行,所做的事便有客觀性、永恒性。我希望書院的學生將來的學問是,讓所有的學問各安其位,各得其所,不自我泛濫,而是互相尊重,共同完成。

        我知道學問艱難,人生艱難,我們是盡其可能去培養(yǎng),至于,有沒有成就?我認為必定有成就。從這里出去的學生,都是成才的,只是大才小才而已。所以我所做的事是永不失敗的,我是永遠幸福的。

        猜你喜歡
        學生
        快把我哥帶走
        親愛的學生們,你們并沒有被奪走什么
        英語文摘(2020年9期)2020-11-26 08:10:12
        如何喚醒學生自信心
        甘肅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16
        怎樣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
        甘肅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0:54
        如何加強學生的養(yǎng)成教育
        甘肅教育(2020年20期)2020-04-13 08:04:42
        “學生提案”
        當代陜西(2019年5期)2019-11-17 04:27:32
        《李學生》定檔8月28日
        電影(2018年9期)2018-11-14 06:57:21
        趕不走的學生
        學生寫話
        學生寫的話
        日韩中文字幕一区二十| 国产69久久精品成人看| 亚洲中文字幕日产无码| 性色av闺蜜一区二区三区| 最近日韩激情中文字幕| 熟妇无码AV| 精品亚洲女同一区二区| 91日本在线精品高清观看 | 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新线路| 亚洲中国精品精华液| 亚洲欧美激情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av 综合 亚洲 | 日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 日本高清一区二区三区色| 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久久| 看久久久久久a级毛片| 麻豆国产人妻欲求不满谁演的| 正在播放一区| 国产美女三级视频网站| av免费在线播放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一线岛国| av色欲无码人妻中文字幕|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一个人看的www免费视频中文| 亚洲一级无码片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少妇白浆一二三区| 深夜福利国产精品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 精品少妇人妻av一区二区| 激情人妻在线视频| 日本草逼视频免费观看| 男女搞基视频免费网站| 97cp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av|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毛片| 国产高清丝袜美腿视频在线观看| 日韩一级137片内射视频播放| 狠狠综合久久av一区二区蜜桃| 免费人成网站在线观看欧美| 在线免费黄网| 一区二区日本影院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