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在中醫(yī)英譯中借鑒英文寫作原則探討

        2016-09-19 06:38:29趙霞
        環(huán)球中醫(yī)藥 2016年9期
        關(guān)鍵詞:語態(tài)譯語手冊

        趙霞

        ?

        在中醫(yī)英譯中借鑒英文寫作原則探討

        趙霞

        翻譯是寫作的一種形式,英文寫作的原則也適用于翻譯?!稓W委會翻譯司寫作翻譯手冊》是其為歐盟內(nèi)文件的寫作與翻譯制定的規(guī)范。本文通過討論其中的 “讀者為本” “使用動詞” “主動句式的使用”等主要觀點在中醫(yī)翻譯中的應(yīng)用,得出用英文寫作原則指導中醫(yī)翻譯,可以從語篇角度審視譯文,提高譯文的可讀性,也從另一層面詮釋中醫(yī)翻譯的理論與實踐以及標準化建設(shè)。

        中醫(yī)英譯;英文寫作;標準化

        近年來國內(nèi)翻譯出版了大量的中醫(yī)典籍、教材、詞典,對中醫(yī)藥的海外傳播起到了積極作用,但也出現(xiàn)了一些問題,如術(shù)語譯文混亂、誤譯等。針對這些問題廣大學者已從翻譯與標準化等方面做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突破,如理論方面有李照國教授的“語言國情學”[1]等;標準化方面已建立中醫(yī)英譯的國際標準,其中影響較大的有《WHO西太平洋地區(qū)傳統(tǒng)醫(yī)學名詞術(shù)語國際標準》[2]和世界中醫(yī)藥學會聯(lián)合會的《中醫(yī)基本名詞術(shù)語中英對照國際標準》[3]等。由于中醫(yī)認知方面的原因,中醫(yī)英譯的標準較難統(tǒng)一。

        翻譯是英文寫作的一種變體,英文寫作的原則同樣適用于翻譯。目前,中醫(yī)英譯研究主要集中在術(shù)語翻譯層面,針對詞、句的翻譯,而從英文寫作和文本角度研究中醫(yī)英譯較少。《歐委會翻譯司寫作翻譯手冊》(以下簡稱“手冊”)Fight the Fog:How to Write Clearly[4],從文本角度對歐盟文獻的寫作與翻譯做出具體規(guī)定。運用手冊中的規(guī)則從語篇層面指導中醫(yī)翻譯,可以使譯者從文獻的最終形式出發(fā)思考譯文,而不拘泥于具體詞句,也為中醫(yī)翻譯標準化研究提供了一個新參照,此外對中醫(yī)藥出口文件的制備具有實際指導意義。

        1 歐洲委員會翻譯寫作手冊的指導意義

        歐洲委員會翻譯寫作手冊是西方主流國家對于文本寫作與翻譯的指導性文件。歐洲委員會有47個成員國,其中美國、加拿大、日本、墨西哥和梵蒂岡是5個歐洲委員會部長理事會觀察員國。歐洲委員會翻譯司(directorate-general for translation,European commission)在《簡潔英語指南》(The Plain English Guide)[5]和《風格:清晰和優(yōu)雅》(Style:Toward Clarity and Grace)[6]的基礎(chǔ)上,針對歐洲委員會的文件起草和翻譯活動,編寫了手冊以指導歐盟內(nèi)的文件寫作與翻譯。

        手冊包括10 個Hints以及Online EU draft aids,從文本角度介紹篇章結(jié)構(gòu)、句子、語態(tài)以及用詞等要求,其中Hint 2:Focus on the reader;Hint 6:Cut out excess noun;Hint8:Prefer active verbs to passive 等章節(jié)從新的角度詮釋了文本翻譯,也從一個全新的角度解讀中醫(yī)翻譯。

        2 用英文寫作的原則指導中醫(yī)翻譯

        理想的譯文,應(yīng)看不出翻譯的痕跡,就像用母語直接寫出來的那樣。也就是說,應(yīng)當把翻譯看成一種寫作的方式,只不過譯者表達的不是自己的思想,而是他人的思想。既然翻譯也是一種寫作方式,那么所有的寫作原則都應(yīng)適用于翻譯[7]。讀者閱讀中醫(yī)文獻的目的往往不是詞、句,而是閱讀整部文獻,因此從語篇角度規(guī)約文本的寫作原則,同樣適用于中醫(yī)翻譯。

        2.1讀者為本

        手冊中Hint 2:Focus on the reader,強調(diào)以讀者為本。手冊寫到:“……always bear in mind the people you’re writing for:not your committee,your boss,or the reviser of your translation,but the end users.”任何譯者在翻譯或?qū)懽髦?,首先要考慮讀者是誰,并根據(jù)讀者的需求,采取適合讀者需求的寫作或翻譯策略,也就是譯者應(yīng)有“受眾意識”。

        中醫(yī)文獻的受眾大致分為三類:(1)海外中醫(yī)從業(yè)者;(2)中醫(yī)愛好者,對中醫(yī)有一定的了解,但很有限;(3)潛在的中醫(yī)受眾。第一類人員,主要為海外中國醫(yī)師和華僑,外國人主要是系統(tǒng)學習過中醫(yī)的人員,母語為中文或精通中文;第二、三類人是中醫(yī)受眾的主要部分,其母語是英語,這一部分人群也是中醫(yī)翻譯的主要目標人群。

        中醫(yī)是融合了文學、哲學等多種中國文化元素的人文醫(yī)學。在當前形勢下,中醫(yī)除本身的醫(yī)學功能外,還是 “中國文化的先行者”,肩負著傳播中國文化的任務(wù)。怎樣翻譯中醫(yī)文獻,特別是中國文化負載詞與中醫(yī)特有的概念,一直是翻譯研究與爭論的焦點。中醫(yī)翻譯策略討論的焦點主要集中在 “歸化”與“異化”兩方面?!皻w化”:以目的語為依歸。把中醫(yī)特有概念以及中國文化元素盡量變?yōu)槲鞣降臇|西,使讀者能夠接受,缺陷是弱化了中國文化;“異化”:“以我為準”[8],傳達中醫(yī)以及中國文化精髓,對于沒有對等詞的中醫(yī)特有概念,多采用音譯,譯文生硬,較難吸引潛在的讀者。

        對中醫(yī)翻譯而言,翻譯策略不是簡單的“歸化”與“異化”,而是以讀者能夠讀懂、接受的方式傳達中醫(yī)文化。譯文應(yīng)以修補改善西方普通大眾讀者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知之甚少的“缺點”為出發(fā)點,根據(jù)受眾和相關(guān)制約因素,有針對性地巧妙設(shè)計譯文話語,在滿足受眾預期的同時,給予他們新的預期,用他們?nèi)菀捉邮艿姆绞?,向他們展示中國文化的精華[9],是一個雙贏的過程。如:“氣”譯語的形成過程。

        “氣”指構(gòu)成人體并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精微物質(zhì),是道家“氣”概念在醫(yī)學領(lǐng)域中的應(yīng)用,屬于中醫(yī)文化獨有的概念。學者們(極有可能是早期進入中國的西醫(yī)學者)最初在介紹這個概念時,由于無法找到對應(yīng)語,只得采用音譯chi ,作為一種保全異質(zhì)文化的譯法。雖然譯者主觀上想全面?zhèn)鬟_“氣”的概念,但當時世界對中醫(yī)知之甚少,也缺乏系統(tǒng)的研究,對于沒有中醫(yī)背景的讀者,無法從這個譯語上了解其所蘊含的豐富意義,達到中西醫(yī)交通的目的,因此逐漸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另一譯語air,雖然這個譯語并不準確,但對于國外讀者,比chi容易理解。隨著中醫(yī)影響逐漸擴大,人們開始關(guān)注中醫(yī),研究“氣”并逐步改善譯語,refined substance側(cè)重“精微物質(zhì)”;但“氣”所包含的意義不止這些。隨后出現(xiàn)vital energy,譯語側(cè)重核心概念“氣機”,較之前幾個譯語有了較大改善,但“氣”與自然的關(guān)系尚未得到很好的體現(xiàn);隨后出現(xiàn)ether以及其他側(cè)重宇宙萬物的譯語,最終形成了能為讀者普遍接受的音譯qi,在受眾接受的條件下,較完整地傳達了中醫(yī)文化概念。

        “氣”的譯語最初與現(xiàn)在都是音譯(chi→qi),有時也用Qi。從最初不能接受音譯到音譯成為固定譯語之間是一個異化→歸化→異化的過程。最初音譯chi,由于受到當時社會環(huán)境的限制以及缺少中醫(yī)氛圍的影響,讀者不能理解譯語所傳達的意義,譯語被淘汰。之后采用的都是“歸化”譯法,闡述了“氣”的特質(zhì),有些譯語并不準確,但讀者憑借它對中醫(yī)進一步了解,之后對譯語不斷選擇修正,直至相對精準以致“異化”的過程。讀者在這個過程中逐步加深對中醫(yī)的理解,滿足了其心理預期,譯者也實現(xiàn)了傳達中醫(yī)文化的目的。

        從“氣”的譯文演變過程可以看出不考慮跨文化因素以及讀者的認知情況,直接采取“異化”策略,譯語顯得生硬、可讀性差,不能起到交流的作用,最終被取代。

        對異質(zhì)文化的接受,是讀者對異質(zhì)文化有認同,并在一定理解的基礎(chǔ)之上實現(xiàn)的。費孝通教授指出:“今天不同文明之間交流的一個關(guān)鍵,是努力了解‘他人’的語言、傳統(tǒng),做到設(shè)身處地地用當?shù)厝说难酃鈦砜创車氖挛铩@本身就是對‘異文化’的尊重和對‘異文化’開放的心態(tài)?!盵11]

        “讀者為本”的根本目的在于實現(xiàn)并促使受眾接受中華文化,改變自己原來的看法、態(tài)度或行為。為了完成這一根本任務(wù),譯者有必要采取各種有效的說服手段。

        中醫(yī)文化的傳播是一個漸進的過程,需要譯者精心設(shè)計,了解如何針對特定受眾調(diào)整自己的話語以達到翻譯目的,采用受眾容易接受的方式積極加以引導,擴大受眾視域,達到雙贏。

        2.2使用動詞, 減少多余名詞,使句子簡潔

        手冊Hint 6:Cut out excess noun——verb forms are livelier中寫到:“Verbs are more direct and less abstract than nouns.”強調(diào)在行文中使用動詞,這里說的動詞也包括非謂語動詞。

        中醫(yī)名詞術(shù)語的翻譯側(cè)重使用名詞以及名詞短語,譯語往往較長。如:在較為流行的幾部漢英中醫(yī)詞典中,“辨證論治”和“八綱辨證”分別被譯為determination of treatment based on differentiation of syndromes 和analysis and differentiation of pathologic conditions in accordance with eight principal syndromes,當這些術(shù)語用于句子以及文獻翻譯時易產(chǎn)生文本譯語冗長、層次不清、譯文歧義、文本可讀性差等問題。

        英語動詞的主要功能是擔任謂語以構(gòu)成句子。非謂語動詞雖然不能擔任謂語,但其具有動詞的特點,例如及物動詞后接賓語,并有各種時態(tài)語態(tài)等;名詞是事物的名稱,是靜態(tài)詞匯。當句子中名詞成分過長時,句子沒有層次,語意不清。因此在翻譯中使用動詞以及具有動詞特征的非謂語動詞可以突出句子結(jié)構(gòu)層次,使句子各成分之間指代清楚,避免歧義,增加譯文的可讀性。手冊給出了一些具體建議如:by the introduction of →by introducing ;submit an application for→apply for等。下面請看兩個例子。

        2.2.1實例一原文:在古代唯物論和辯證法思想的影響和指導下,通過長期的醫(yī)療實踐,它(中醫(yī))逐步形成并發(fā)展成為獨特的醫(yī)學理論體系,為中國人民的保健事業(yè)和中華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巨大的貢獻[12]。

        原譯:Under the influence and guidance of the ancient Chinese materialism and dialectics,and through long term medical practice,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as gradually established and developed into a unique medical system and made great contributions to the healthcare course of the Chinese people and prosperity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nation.

        改譯:Influenced by classical Chinese materialism and dialectics and improved through long term medical practice,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as eventually evolved into a medical system with unique theory,contributing a great deal to the healthcare of Chinese people an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nation.

        注解:本句的變化主要通過把under the influence and guidance of 和 made great contributions短語轉(zhuǎn)化為influenced by和 contributing,并增加了improved,使得主句修飾成分由主句之外三個分詞短語引導,因而變得更加清晰、有層次。

        2.2.2實例二原文:中醫(yī)藥學是以整體觀念為主導思想,以臟腑經(jīng)絡(luò)的生理和病理為基礎(chǔ),以辨證論治為診療特點的醫(yī)學理論體系[13]。

        原譯: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s a medical system characterized by the concept of organic wholeness as its principal theory,the viscera and channels as its physiological and pathological basis,and treatment based o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s its diagnostic and therapeutic features.(40 words)

        改譯:The idea of organic wholeness plays a dominant role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which,physiologically and pathologically based on the states of the viscera and channels,is mainly characterized by treatment according to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35words)

        注解:改譯后的句子字數(shù)與原句字數(shù)相差不多,只是把 “……以臟腑經(jīng)絡(luò)的生理和病理為基礎(chǔ),以辨證論治為診療特點的醫(yī)學理論體系”用動詞體現(xiàn),處理為一個定語從句,把原譯中主句的修飾成分融入從句中,使原文在一個主句、一個從句中展開,層次清晰、意思簡潔。

        李照國教授在論中醫(yī)翻譯時提出“中醫(yī)翻譯簡潔性原則”,指出“中醫(yī)用語的特點是簡明扼要,將其翻譯成英語或其他語言理應(yīng)保持這一特點”[14]。中醫(yī)翻譯的基礎(chǔ)——中醫(yī)名詞術(shù)語的翻譯主要是將其譯為名詞以及名詞詞組,因此在篇章層面上,適當使用這些術(shù)語的動詞及其變體是實現(xiàn)中醫(yī)翻譯簡潔化的一種有效策略。

        使用動詞,減少多余名詞不僅有助于句子簡潔、清晰,也在一定程度上簡潔了文本,達到手冊強調(diào)的Keep it short and simple原則,并為翻譯詞匯的選擇提供了一種新的視角,也從另一個側(cè)面印證了中醫(yī)翻譯的簡潔性原則,對中醫(yī)英語翻譯具有較大啟示作用。

        2.3使用主動語態(tài)

        手冊Hint 8:Prefer active verbs to passive,提出在寫作與翻譯時多用主動語態(tài)。被動句雖然有突出主語的作用,但易造成句子結(jié)構(gòu)失衡,影響理解。重要的一點是在某些場合下被動語態(tài)會有混淆、逃避責任,模糊概念之嫌,如:In decocting, the routine procedures were neglected,此句中,作者為了避免說出誰破壞了程序而使用了被動句。

        現(xiàn)代科技英語中,使用主動語態(tài)已形成一種趨勢。主動語態(tài)可以明確動作的實施者,并在語篇中起到句式變化的作用,使文獻具有一種“素雅之美”。 《美國醫(yī)學協(xié)會編輯手冊》(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Manual of Style)指出 “In general , the active voice is preferred, except in instances in which the actor is unknown or the interest concerns what is acted on.”[15]。

        由于國內(nèi)醫(yī)學寫作信息相對滯后,相當部分的英語語言學者仍認為被動語態(tài)的使用是醫(yī)學英語的一個顯著語言特征[16]。 中醫(yī)文獻隸屬醫(yī)學范疇,中文的“意合”語言特質(zhì)使中醫(yī)翻譯積極使用被動語態(tài)以彰顯其醫(yī)學屬性。中醫(yī)原文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無主句等句式,一般都譯為被動句,但事實上主動句也是可接受的。

        下面就以倪毛信和吳連勝、吳奇父子的兩個《黃帝內(nèi)經(jīng)》著名譯本中《素問·陰陽應(yīng)象大論》里的一句話舉例說明。

        2.3.1實例一原文:故物生謂之化, 物極謂之變, 陰陽不測謂之神, 神用無方謂之圣。

        譯文1(被動):The growth of all things is called the transformation, when the growth develops into its extreme stage, it is called the change, when the change of Yin and Yang becomes unanticipated, it is called divinity, when the property of the divinity is changing constantly, it is sacred[17].

        譯文2(主動):Within the dynamic principles lies an intelligence that is difficult to know. The birth and growth of the myriad things we call hua. Growth to the extreme point we call bian. The mysteries of Yin and Yang are not graspable. We call this shen. To be able to grasp the underlying principles, and to be capable of applying them flexibly is called sheng. This means sage or wise ones[18].

        注解:譯文1按照中文句式主要采用被動句式,并按照排比關(guān)系展開,有較強的修辭韻味;譯文2沒有完全遵循中文句式而是將譯文處理為主動句式。兩個譯文各有所長,接受度都很高。因此,中醫(yī)翻譯時,可根據(jù)需要把中文的特殊句式譯為英文主動句式,豐富譯文句式,提高譯文可讀性。Hadllidy的系統(tǒng)功能語法理論認為,主位(theme)是已知信息,通常是句首的主語,述位(rheme)是未知信息位于主位之后[19]。Mona Baker 認為述位的語篇價值比主位更高,因為信息核心內(nèi)容都在述位[20]。從這個意義上講,采用主動句,可突出研究發(fā)現(xiàn),使表達更加簡練。

        強調(diào)使用主動語態(tài),并不意味著不能使用被動語態(tài)。But you don’t have to avoid passives at all costs. They can be useful, for example when there’s no need to say who is responsible for the action because it’s obvious. 而應(yīng)根據(jù)譯文需要靈活選擇句式。請看下面的例子。

        2.3.2實例二原文:一難曰: 十二經(jīng)皆有動脈, 獨取寸口, 以決五臟六腑死生吉兇之法, 何謂也?

        譯文:Question one:All the twelve meridians have their own corresponding arteries, why only cunkou is selected for diagnosing visceral diseases and making prognosis as well?

        注解:本句“取”穴之人,人所共知,因此,采用被動語態(tài)則更為簡潔。

        從語篇層面上看,在翻譯中醫(yī)句子時,有些句式可根據(jù)需要以主動語態(tài)譯出,使文字簡潔、清晰、表達有力。在醫(yī)學文獻中不單純依賴于某一句型或語態(tài)格式,交替使用主動、被動語態(tài)以及其他句型,既能滿足意義表達,又避免了頻繁使用單元句型或語態(tài),提升譯文質(zhì)量。

        3 結(jié)語

        在理論層面通過對手冊中主要觀點的分析,可以看出手冊同樣對中醫(yī)翻譯具有指導意義。目前中醫(yī)英譯的相關(guān)研究主要集中在術(shù)語的翻譯上,中醫(yī)術(shù)語標準化的研究也集中在詞和詞組的翻譯層面。手冊從語篇角度審視譯文的段落、句子以及詞匯,并提出了一系列全新的概念如:使用動詞;使用主動句式;用詞具體、不要抽象等,為中醫(yī)翻譯的研究與術(shù)語標準的制定提供了一種新的參照。手冊中的重要觀點與中醫(yī)翻譯理論、跨文化交流理論與語言學相關(guān)理論相契合,在指導中醫(yī)翻譯上有一定學術(shù)價值。翻譯是寫作的一種形式,英文寫作策略與翻譯策略之間的關(guān)系應(yīng)該是global與local的關(guān)系,從寫作角度指導翻譯側(cè)重整體表達,而翻譯策略更側(cè)重具體詞句,二者結(jié)合能夠促進中醫(yī)翻譯質(zhì)量的提高。

        中醫(yī)翻譯研究在實踐層面較少具體的指導,因此手冊的具體規(guī)定對中醫(yī)翻譯實踐具有指導意義如:讀者為本(reader first),制定了譯文的最終走向;使用動詞, 減少多余名詞(cut out excess noun)使譯文簡潔;使用主動語態(tài)可對科技英語中被動語態(tài)的使用有新的認識;用詞要具體不要抽象,明確了選詞的原則等。此外手冊還對文本的長度、句子的字數(shù)等提出具體要求,對中醫(yī)翻譯實踐有較強的指導作用,對中醫(yī)藥出口文件的制備也有重要參考價值。

        [1]牛喘月. 再論中醫(yī)英語翻譯的原則[J]. 中西醫(yī)結(jié)合學報,2004,(3):235-238.

        [2]世界衛(wèi)生組織(西太平洋地區(qū)). WHO西太平洋地區(qū)傳統(tǒng)醫(yī)學名詞術(shù)語國際標準[S]. 北京: 北京大學醫(yī)學出版社,2009.

        [3]世界中醫(yī)藥學會聯(lián)合會.中醫(yī)基本名詞術(shù)語中英對照國際標準[S].北京: 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2008.

        [4]Directorate-general for translation, European commission. Fight the Fog:How to Write Clearly [S]. http://ec.europs.eu/translation, 2010.

        [5]Martin Cutts. The Plain English Guide [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6.

        [6]Joseph M. Williams. Style:Toward Clarity and Grace [M].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5.

        [7]李長栓. 非文學翻譯[M]. 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9:49-50.

        [8]李貴生, 張德福.宣傳中華文化應(yīng)“以我為準”——對《對十二生肖漢英翻譯的思考》一文的商榷[J].中國翻譯,2011,(4):84-87.

        [9]陳小慰. 對外宣傳翻譯中的文化自覺與受眾意識[J].中國翻譯,2013,(2): 95-100.

        [10]王彬, 葉小寶. 中醫(yī)典籍中“氣”的源流與翻譯探析[J].中國翻譯,2014,(2):107-110.

        [11]費孝通. 費孝通論文化與文化自覺 [M]. 北京:群言出版社,2005:533.

        [12]李照國. 中醫(yī)常用語句英譯探析(一)[J]. 中西醫(yī)結(jié)合學報,2008,6(1): 107-110.

        [13]李照國,朱忠寶. 中醫(yī)英語翻譯技巧訓練 [M]. 上海:上海中醫(yī)藥大學出版社,2002:28.

        [14]牛喘月. 再論中醫(yī)英語翻譯的原則[J]. 中西醫(yī)結(jié)合學報,2004,2 (3):235-238.

        [15]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Manual of Style (9th edition) [M].Baltimore: Williams & Wilkins, 1998:191.

        [16]趙娟, 吳濤. 中外醫(yī)學論文中被動語態(tài)、主動語態(tài)使用的比較分析[J]. 中國科技期刊研究, 2009,20(4): 734-737.

        [17]Ni Maoshing. The Yellow Emperor’s Classic of Medicine [M].USA: Shambala Publications, 1995:127.

        [18]Wu Liansheng & Wu Qi. The Yellow Emperor’s Classic Internal Medicine [M]. Beijing: 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ess, 1997:26.

        [19]Halliday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M]. London: Edward Amold, 1994:36.

        [20]Baker M. In Other Words: A Course Book on Translation [M]. London: Routledge, 1992:125-131.

        (本文編輯: 韓虹娟)

        100029北京中醫(yī)藥大學人文學院公共外語部

        趙霞(1962- ),女,碩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研究方向:中醫(yī)英譯和醫(yī)學英語教學。E-mail:sep_2007@126.com

        R2-03

        A

        10.3969/j.issn.1674-1749.2016.09.035

        2015-11-21)

        猜你喜歡
        語態(tài)譯語手冊
        動詞時態(tài)和語態(tài)
        四川冷門絕學系列之九 《西番譯語》:清代四川編纂的雙語詞典
        天府新論(2022年3期)2022-05-04 03:40:24
        動詞的時態(tài)與語態(tài)題這樣得高分
        乙種本《西番譯語》藏漢對譯音義關(guān)系辨析
        西藏研究(2016年2期)2016-06-05 11:31:13
        美食修煉手冊
        關(guān)于量詞的日中機器翻譯規(guī)則的研究
        科技視界(2015年35期)2016-01-04 09:37:11
        動詞的時態(tài)、語態(tài)
        AIDMA 法則觀照下廣告譯語的美學等效
        外語學刊(2010年2期)2010-01-22 03:31:10
        中學生英語·閱讀與寫作(2008年4期)2008-12-22 06:52:06
        時態(tài)與語態(tài)專項練習
        亚洲av自偷自拍亚洲一区| 放荡的少妇2欧美版| 手机福利视频| 人妻av中文字幕无码专区| 国产丝袜在线精品丝袜不卡| 久久精品视频中文字幕无码| 在线观看国产自拍视频| 99久久婷婷国产亚洲终合精品 | 老熟女富婆激情刺激对白| 国产毛片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九九99国产精品视频| 青青草一级视频在线观看| 草青青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久久久久免费精品国产| 欧美又大又色又爽aaaa片| 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播放dvd|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一二区色戒| 久久精品国产白丝爆白浆| 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国产卡一卡二卡3卡4乱码| 国产乱色精品成人免费视频| 一区二区免费电影|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蜜臀久久| 人妻少妇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l| 国产av国片精品jk制服| 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爽| 丰满熟妇人妻无码区| 一本到亚洲av日韩av在线天堂 | 国产亚洲激情av一区二区| 久久伊人精品中文字幕有尤物| 香蕉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精品| 无码久久精品蜜桃|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夜色不卡| 精品国产偷窥一区二区| 无码粉嫩虎白一线天在线观看| 国产欧美日本亚洲精品一4区 | 日本一区二区三级在线| 亚洲 欧美 国产 制服 动漫| 亚洲一本大道无码av天堂| 国产爆乳美女娇喘呻吟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