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亮 趙 亮 徐柏程
(1.山東省特種設備檢測研究院淄博分院 淄博 255000)(2.山東省特種設備檢驗研究院 濟南 250101)
電梯轎頂作業(yè)安全環(huán)境的探討
李永亮1趙 亮2徐柏程2
(1.山東省特種設備檢測研究院淄博分院淄博255000)
(2.山東省特種設備檢驗研究院濟南250101)
隨著近幾個月電梯從業(yè)人員傷亡事故的發(fā)生,筆者從轎頂作業(yè)安全方面分析,提出電梯設計和制造單位,應該從轎頂護欄、平層感應器的設置、轎頂照明的亮度、轎頂空間的大小和其它方面內(nèi)容加以改進。也對完善電梯制造和安裝標準提出了建設性的意見,力求電梯設計人員在本質(zhì)安全上為從業(yè)人員創(chuàng)造安全的作業(yè)環(huán)境。
設計電梯轎頂作業(yè)安全
隨著城市規(guī)模的擴大,高層建筑的急速增加,每天有上百萬的電梯安裝和維修保養(yǎng)人員,服務于大樓中電梯的安全運行。但是近幾個月,發(fā)生多起電梯維修人員墜落和擠傷事故。例如:2015年10月3日,在上海市長寧區(qū)上海交通大學醫(yī)學院附屬同仁醫(yī)院的5號樓,一位電梯的維修工人在維修電梯時,從相當于6層樓高的電梯井墜落,不幸身亡。2015年12月13日,貴州省遵義市鳳岡縣城的鳳凰大廈,一名維修工對故障電梯進行修理時,電梯突然啟動,致使這名維修工頭部受傷當場身亡。2015年12月28日,海口市一名17歲實習維修工,在進行老舊電梯更換配件作業(yè)時,突然墜落到一樓的電梯井內(nèi),造成全身多處骨折。這些事故的原因,有的行業(yè)專家分析,可能歸結(jié)到維保人員素質(zhì)不高,沒有按照轎頂維修時的安全操作規(guī)程實施,主要是由違章操作造成。但是,筆者認為作為電梯檢修的轎廂頂部空間,有別于其它行業(yè)的維修空間,該檢修平臺最大的特點是移動性。所以電梯標準相應的規(guī)定應從設計和制造上多加考慮轎頂作業(yè)的安全性,從本質(zhì)安全上來保障從業(yè)者的安全。筆者經(jīng)過近20年的電梯檢驗,認為應在以下方面加以關(guān)注。
電梯轎頂護欄對轎頂作業(yè)人員的安全至關(guān)重要,它能約束轎頂作業(yè)人員,當轎廂停止時,在一個相對安全的空間內(nèi)施工作業(yè),能很好的防止轎頂作業(yè)人員的墜落。
轎頂護欄的設置要求,標準GB 7588—2003《電梯制造和安裝安全規(guī)范》的8.13.3中有明確規(guī)定。但是,筆者認為標準在護欄強度上是否增加明確的表述,就如同7.2.3.1條對層門強度的要求一樣表述?,F(xiàn)在部分電梯制造單位,為了降低成本,轎頂護欄的強度遠遠不足,例如護欄的材質(zhì)偏薄和偏窄;護欄的根部固定不可靠;護欄的矩形框容易扭曲變形,這些情況容易造成轎頂作業(yè)人員非故意的倚靠轎頂護欄時,失去重心造成墜落事故。另外,還有的護欄外側(cè)距離轎頂邊緣有較大的距離(見圖1),有的護欄未延伸到轎頂?shù)膶娱T側(cè)(見圖2)等不規(guī)范的情況。
圖1 護欄外側(cè)有較大的距離
圖2 轎頂護欄未延伸到層門
GB 7588—2003的8.13.3條中“離轎頂外側(cè)邊緣有水平方向超過0.30m的自由距離時,轎頂應裝設護欄?!钡囊?guī)定,筆者認為值得商榷,對于大于0.30m的自由距離,完全能夠使轎頂作業(yè)人員從轎頂墜落的。另外,為防止轎內(nèi)人員扒開轎門時的墜落危險,標準的11.2.1條規(guī)定“電梯井道內(nèi)表面與轎廂地坎、轎廂門框架或滑動門的最近門口邊緣的水平距離不應大于0.15 m”,與轎頂護欄設置條件的差異較大。筆者認為應該取消此條款,建議轎頂必須設置護欄,讓轎頂維修人員在一個安全空間內(nèi)活動。
轎頂護欄高度,標準的8.13.3條中有兩項數(shù)值要求,筆者認為無論護欄外緣的水平自由距離是多少,建議轎頂護欄的高度都不應小于1.10m,這是符合人類工效學的理論,也是其它行業(yè)建設標準對護欄高度的要求。這對轎頂人員的安全有重要的意義,電梯設計應該以人為本。再有,轎頂護欄在轎頂有反繩輪的橫梁處高度偏低,甚至有的護欄和轎頂橫梁一樣高(見圖3),如果維修人員從層門側(cè)轎頂進入后方轎頂時,護欄起不到很好的保護作用。標準也應對護欄高于轎頂橫梁的高度有所要求。
圖3 護欄與轎頂橫梁一樣高
標準GB 50096—2011《住宅設計規(guī)范》的6.4.2條規(guī)定,對12層或超過12層以上住宅,每棟樓設置電梯不少于兩臺,其中應設置一臺可容納擔架的電梯。再加上有病床電梯和汽車電梯的品種,這些長轎廂的電梯在社會上的數(shù)量明顯增多。有些電梯的對重在井道里設計成側(cè)置式,其轎廂導軌支架的橫桿就與轎頂護欄的間距一般在20cm左右(見圖4),雖滿足標準的8.13.3.3條的規(guī)定:扶手外緣和井道中的任何部件[對重(或平衡重)、開關(guān)、導軌、支架等]之間的水平距離不應小于0.10m。但是,這些間隔的導軌支架橫桿由于與轎頂護欄較近,對轎頂作業(yè)人員的安全帶來一定的危險,很容易在運行時造成交錯剪切事故,應引起作業(yè)人員的注意。建議在制造和安裝標準中增加條文,靠近轎廂側(cè)的導軌支架橫桿采用帶熒光的黃黑間隔警示標示。對于轎廂導軌支架和對重導軌支架共用一個支架(見圖5)情況,要考慮好轎廂導軌支架的位置是否支撐在轎廂的重心上。通常這種布置,轎廂導軌偏向轎門側(cè)設置,特別是當長期人員滿載運行,由于導靴靴襯的磨損,注意遠離轎門側(cè)人員重量要多于近轎門人員重量,對導靴和安全鉗兩側(cè)間隙不均衡的影響。
圖4 對重導軌支架的橫梁與護欄的間距
圖5 轎廂導軌與對重導軌共用一個支架
再有,轎頂護欄上的警示符號或須知,應固定在護欄的適當位置。不宜用不干膠紙貼在護欄上,有的噴涂和手寫到護欄桿上,當有灰塵時很容易覆蓋,或時間久了字跡消失了,無法起到警示提示。
現(xiàn)在大多數(shù)電梯采用隔磁板的方式設置平層感應器,這些較薄的金屬隔磁板離轎廂距離大約20cm左右(見圖6),很容易在轎廂檢修運行時和維修時碰到轎頂人員的頭部和軀體。筆者建議應采取防護措施,盡量讓隔磁板的位置不容易傷及轎頂作業(yè)人員。例如將轎頂控制箱固定在靠近隔磁板的護欄上,從而增加轎頂人員與隔磁板的距離;將隔磁板涂裝成帶熒光的黃黑間隔警示標示;或在固定隔磁板位置時盡量遠離轎頂護欄;或?qū)⒆o欄制作成下端寬上端窄形狀(見圖7);或?qū)⒏舸虐宓脑O置在平行轎廂壁的位置(見圖8);或?qū)⒏舸虐骞潭ㄔ陔娞輰娱T上端(見圖9);另外,有的電梯采用感應磁鐵傳感器的方式,將感應磁鐵固定在電梯層門地坎的下端(見圖10),或者將感應磁條吸附在主導軌上。圖11是另一種磁鐵可靠固定方式。
圖6 隔磁板與護欄的間距
圖7 護欄下端寬上端窄
圖8 隔磁板的設置在平行轎廂壁的位置
圖9 隔磁板固定在層門上端
圖10 感應磁鐵固定在層門地坎的下端
圖11 可靠地固定磁鐵
轎頂照明的亮度要求,標準GB 7588—2003的5.9條規(guī)定,即使在所有的門關(guān)閉時,在轎頂面以上和底坑地面以上1m處的照度均至少為50 lx。筆者建議應該增加該照度值,借鑒GB 16899—2011《自動扶梯和自動人行道的制造與安裝安全規(guī)范》的5.8.3.2條規(guī)定:工作區(qū)域的照度應至少200lx。在轎頂有很好的亮度,對維修人員的安全工作有重要的作用,建議在轎頂護欄的四個角上安裝條狀的LED燈,效果很好。
轎頂空間的要求,標準GB 7588—2003的5.7.7.1中規(guī)定:轎廂上方應有足夠的空間,該空間的大小以能容納一個不小于0.50m×0.60m×0.80m的長方體為準,任一平面朝下放置即可。這個空間主要是為了保護轎頂上的檢查和作業(yè)人員,在緊急情況下避險?,F(xiàn)在的電梯基本都能滿足,但有些額定載重量不大于1000kg的乘客電梯,通過采用繩徑較細的曳引鋼絲繩或采用扁平鋼帶懸掛,減小了轎頂反繩輪的直徑,這種電梯要兼顧好電梯主機承重梁的稱重結(jié)構(gòu),和井道各部件的平面布置,應盡可能考慮增加轎頂空間的大小。
為了保證在電梯轎頂上的作業(yè)安全,作業(yè)人員應嚴格按照安全操作規(guī)程的要求作業(yè)。并且一定利用好勞保護品,當在轎頂護欄外或危險的區(qū)域作業(yè)時,一定要配備安全帶作業(yè)??傊谟嘘P(guān)的技術(shù)規(guī)范和標準修訂時,在保障轎頂作業(yè)安全方面,盡量思考一下本文所提到的約束條款內(nèi)容,依此降低轎頂作業(yè)安全的風險;也希望電梯的設計和制造者應盡可能考慮電梯使用后的各種作業(yè)人員的安全操作所需的防護條件。
[1]GB 7588—2003 電梯制造與安裝安全規(guī)范[S].
[2]GB 50096—2011 住宅設計規(guī)范 [S].
[3]GB 16899—2011 自動扶梯和自動人行道的制造與安裝安全規(guī)范[S].
[4]GB/T 16251—2008工作系統(tǒng)設計的人類工效學原則[S].
Discussion on Operation Safety of Elevator Car Roof
Li Yongliang1Zhao Liang2Xu Bocheng2
(1. Shandong Special Equipment Inspection Iinstitute Zibo BranchZibo255000)
(2. Shandong Special Equipment Inspection InstituteJi'nan250101)
As elevator personnel casualty occurs in the past few months, analyzing from operation security of car roof,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improving suggestion to elevator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units, in the aspects of car top guardrail, flat layer sensor set, car roof lighting brightness, car roof space size, and other aspects. Also, constructive opinions to improve the elevator manufacturing and installation standards are put forward, to create a safe working environment for employees for elevator designer on the essential safety.
DesignElevator car roofOperation security
X941
B
1673-257X(2016)08-0041-04
10.3969/j.issn.1673-257X.2016.08.011
李永亮(1973~),男,碩士,高級工程師,從事機電類特種設備檢驗檢測研究工作。
2016-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