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軍民,史錄印
(陜西省長武縣果技站 陜西長武 713600)
為了改善高密園樹體光照條件,解決果園郁閉現象,提高果園經濟效益。為確保減樹不減產,減樹不減效的目的,現就間伐后果樹的生長、結果和經濟效益,調查總結如下。
該園位于洪家鎮(zhèn)曹公村曹俊果園,樹齡為15年生矮化紅富士園,中間砧為M26,長度20厘米,栽植時中砧全部入土。面積5畝,株行距為2米×3米,畝栽110株,株行間交接嚴重,果園郁閉,通風透光差,產量低,質量差,效益不好。2012—2014年用3年時間對其中的3畝進行了隔株間伐,同時留2畝未間伐作為對照。第1年冬剪時嚴格區(qū)分永久株和臨時株,修剪時按照臨時株為永久株讓路的原則,臨時株影響永久株多少去掉多少,剩余部分讓其繼續(xù)結果。第2年冬剪時仍然按照臨時株為永久株讓路的原則,可采取落頭、開心、疏枝等方法解決密閉問題,第3年對臨時株直接挖除,使株行距由原來的2×3米變?yōu)楝F在的3米×4米,畝株數由原來的110株減少到55株,畝留枝量為8萬~10萬個,行間有1米的作業(yè)道,株間基本不交接,對照園不間伐,只采用常規(guī)修剪技術。
2015年11月16日對其新梢和成花情況作了調查,間伐的樹平均新梢生長量為23.3厘米,其中長枝占 12.6%,中枝占 36.3%,短枝占51.1%;長枝成花率為3.8%,中枝成花率17.4%,短枝成花40.2%,而且所形成的花芽飽滿、質量好;而對照園平均新梢生長量32.6厘米。其中長枝占48.2%,中枝占34.6%,短枝占17.2%,長枝成花率0.7%。中枝成花率8.5%,短枝成花率28.2%,而且形成的花芽癟小、質量差。
間伐后的果園畝套袋12 000個,對照園(未間伐)的畝套袋18 000個,在追肥,打藥等管理措施相同的情況下,間伐后畝株數減少了,各項投資費用也相應的降低了,實施間伐的果園比對照(未間伐)畝投資節(jié)約了1 845元(表1),實現了節(jié)本增效的目的。
表1 該園畝投資情況
從表2中可以看出,實施了大改形的果園畝產2 100千克,所結的果實,果個大,著色好,優(yōu)果率高,而對照(未間伐)園,畝產雖然達到了2 550千克,但果個小,著色差,優(yōu)果率低。
表2 2015年結果情況
由于實施大改形,果品品質明顯提高,售價好,75毫米起步,每千克售價5.6元,畝收入2 100×5.6=11 760元,扣除投資費用6 315.0元,畝純收入5 445.0元;而對照園(未間伐)果個小,70毫米起步,每千克售價4.32元,畝收入 2 550×4.32=11 016 元,扣除投資費用8 160.0元,畝純收入為2 856元,比間伐園畝減少2 589.0元。
從調查結果看,實施了隔株間伐的果園,雖然畝株數減少了,產量略低了,但果實商品率明顯提高,投資成本大幅下降,畝純收入比對照園(未間伐)增加了2 589元,實現了節(jié)本增效和提質增效的目的。
今后在改造過密園時,應大力推廣隔株間伐。但在實施過程中應一園一策,避免一刀切和絕對的一次到位,應逐年逐步進行,對樹齡在10年以上的郁閉果園,用3~5年逐年分次進行,降低栽植密度,減少大砍大伐對樹勢和產量的影響,避免和杜絕腐爛病的發(fā)生,延長樹體壽命,增加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