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擁有個人視角、堅持自我思想的李漫老師在教學中腳踏實地,訓練學生思維,鍛煉學生能力;在教育科研中勇于質疑、勇于探究。她專注于教學,著眼于將來,是英語教學中的有心人、創(chuàng)新者、思想者。
【關鍵詞】自我思想;創(chuàng)新;探究
【中圖分類號】G633.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6009(2016)46-0078-01
【作者簡介】王文琴,南京師范大學(南京,210097)外國語學院教授,英語語言學博士,碩士生導師,美國佩斯大學孔子學院中方院長。
與李漫老師初次相遇,是多年前在南京師范大學的精讀課堂上,那時,她常常能提出具有個人視角的獨特想法,不拘泥于時代的主流看法,使我記憶猶新。我認為這種自我思想的盛放是這個時代所需要的。
時光荏苒,再次與李漫老師相見,她已然是一名英語教學骨干,并以一種獨特的姿態(tài)迎風怒放。在英語教學上,她勇于創(chuàng)新,并致力于培養(yǎng)有創(chuàng)新精神的學生。在教學設計上,她堅持原創(chuàng),所以常常獨辟蹊徑,上出令人耳目一新的課。我曾看過李漫老師設計的一節(jié)連系動詞語法課。李漫老師以朱自清的名篇《春》的英譯版為語篇情境,設計了“悟中學”“賞中探”“境中練”和“寫中用”四個層層遞進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巧妙地讓學生在“春”這個情境中接觸、體驗、學習和使用連系動詞,并成功地做到在語境中達成“形式、意義和使用”三維英語語法教學的統(tǒng)一。李漫老師并未滿足于教學的成功,她在課前課中課后注意反思,課后她整理成一篇論文《語法課也可以上得詩情畫意》,該論文于2015年6月被國家核心期刊《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刊登。正如李漫老師自己說的那樣“我每設計一節(jié)課,都希望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鮮明的特色,能讓聽課者有所收獲”。
李漫老師不僅注重訓練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同時在教學研究上敢于質疑、敢于探究。為了實施高效教學,李漫老師走上了課題研究之路。2006~2007年她主持了南京市首屆個人課題“高中英語教學‘創(chuàng)設’情境,在協(xié)作交流中習得默會知識”,2008~2009年她主持了南京市個人課題“高中英語教學中采取多元化閱讀模式進行泛讀教學的研究”,2009~2012年她任國家級規(guī)劃課題“新課程條件下中小學生學科評價目標設計和測量技術研究”子課題負責人。這些課題無不與平時的課堂教學息息相關,同時又引領她在教學的高峰上越攀越高。2011~2015年李漫老師主持了省級“十二五”規(guī)劃課題“全語言視角下‘RPR’高中英語校本課程的設計與實施”,她和英語組的同事開始致力于研究校本課程。經典與現實的融合,是李老師對于校本教學的獨特看法。想要真正理解英語,明白英國文學的內涵,首要的是了解英文的經典。因此,李漫老師開展了寓教于樂的校本課程活動,帶領學生觀賞英文經典電影,賞鑒英語經典作品,在娛樂及放松的同時,將英國文化底蘊融入學生的心里。5年的校本課程的研究,不但為學校建立了高中英語校本課程資源庫,同時也成功構建了高中英語“RPR”校本課程體系,受到省市專家的一致好評。
夢想紛飛在藍天中,李漫老師對教育充滿著無限熱情。她專注于教學,著眼于將來,帶給了學生和更美的英語相遇的無數種可能性,我相信,李老師在篤定前行的路上,一定能達到一個全新的層面。現實往往是枯燥、乏味的,甚至是殘酷的,但李漫老師能于此種現實中收獲一個個英語教學的碩果,不能不說她是個有心人、創(chuàng)新者、思想者。把理想寓于現實之中并一路徜徉、跋涉,盡管有時這種旅程很艱辛,但擁有了如此素養(yǎng)的人是一定會成功的。謹以此文為穿行在現實與理想中的舞者李漫老師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