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升
馬英杰的進步,使我堅信這是一條可以幫助這家人脫貧的道路,雖然這條路還很遠,但只要堅持,就一定有希望
2015年,根據(jù)中組部關于給貧困村選派第一書記的要求,我從中核集團團委副書記的崗位上到重慶市石柱縣白鶴村擔任第一支部書記,石柱土家族自治縣地處重慶東部、長江南岸、三峽庫區(qū)腹心,是集少數(shù)民族自治縣、三峽庫區(qū)淹沒縣、國家扶貧工作重點縣于一體的特殊縣。白鶴村位于石柱縣西南方向,在現(xiàn)有的6個村民小組3189人中,年收入低于2968元的貧困戶有143戶、貧困人口515人,是一個典型的集中連片特困地區(qū)的貧困村。
我于2015年8月份到崗后,帶領白鶴村支兩委,和村干部們一起扶貧攻堅,現(xiàn)在白鶴村硬化公路從12公里增加到30公里,組與組之間全部通路;新建居民點一處,轉移人口260人;人均收入從4860增加到5730元,貧困發(fā)生率從16%減低至1.10%……已經(jīng)摘掉了貧困村的帽子。
在這一年的幫扶中,有一家人讓我印象極為深刻。
馬清華是白鶴村有名的貧困戶。馬清華今年43歲,妻子黃燕34歲,女兒馬英杰10歲,母親秦光芳80歲,這個本應幸福和美的四口之家,卻遭受各種不幸。妻子黃燕后天受刺激后,患上智力障礙;女兒馬英杰出生后,也被診斷為智力障礙,10歲了還沒有讀過書;馬清華10年前被診斷為白內障,后久拖不治,7年前已完全失明。家里曾經(jīng)唯一的收入來源是80歲的秦光芳在2011年時通過農(nóng)轉非享受的每月1000元社保金,可這錢在今年7月隨著秦光芳的故去也沒有了。秦光芳故去后,妻子黃燕的娘家將其接回,只剩馬清華和馬英杰相依為命。
這一家人,幾乎所有的致貧原因都有了。如果依靠政府的低保和臨時救助,可以暫時生存,可永遠只能成為政府的負擔。如何幫扶成了擺在村委會面前的一道難題。大家研究發(fā)現(xiàn),馬家脫貧只有兩條路:一條是幫馬清華治眼睛,恢復其勞動能力;另一條是幫馬英杰讀書,讓她以后能自食其力,起碼可以種地養(yǎng)活自己。
2016年年初,中國核工業(yè)集團公司董事長孫勤看望了馬清華一家,送去了慰問金和年貨,還為此協(xié)調有關部門專門調整中核集團幫扶石柱縣的規(guī)劃:“十三五”期間,對馬清華一家每年給予15000元生活費,解決了馬清華眼前的生存問題。
對馬清華一家的情況,孫勤記掛在心。3月份,專門安排中核集團在成都的四一六醫(yī)院的專家來給一家人治病。專家表示,馬英杰是后天性認知障礙,通過兩年培訓可以恢復到正常人的70%-80%,他們可以在成都提供免費治療,可沒有人能陪同治療,針對此情況,專家建議聯(lián)系石柱縣特殊兒童教育學校試試看。馬清華眼睛的會診結果不很樂觀,由于疾病久拖不治,錯過了最佳治療時間,以目前的醫(yī)療水平很難治愈。
在秦光芳故去后,馬清華喪失了活下去的勇氣,幫助馬清華,首先要激發(fā)起他的生存欲望。我多次去馬清華家,跟他講道理,我拿村里另一個五保戶的例子鼓勵他說,“人家也是盲人,可還經(jīng)常趕集,家里收拾的比一般人都干凈。雖然收入還不如你多,政府對他的幫扶也沒有你大,可他對生活的熱愛卻比你多得多,你再不干家務,我就來幫你干”。不知道是否一席話激勵了他,第二天,他竟然委托村民給他買了個語音電飯鍋,蒸起了飯。
但如何幫助馬英杰變成一個能夠獨立生活的孩子,卻破費一番周折。經(jīng)過多方聯(lián)系,石柱特殊兒童教育學??梢越邮詹⒚獬龑W費??梢粋€月要上22天課,不能住宿而且需要人全天陪讀,而且學校今年報名學生數(shù)量不足,無法開設新班,雖然可以免費送課到家,而一周一次半天的課程,對于馬英杰而言是杯水車薪。
怎么辦?沒人教,我就自己教,我向張校長要了一套特殊兒童教材,每周教兩個上午。9月份別的孩子開學,我們也“開學”,為了能讓孩子多接觸社會,我就換著地方教,今天在鄰居家里,明天在村委會教,盡量消除孩子的緊張情緒。隨著接觸增多,我發(fā)現(xiàn)馬英杰沒有那么“特殊”,她知道自己的名字,能聽懂話,只是不會說,經(jīng)過幾次的課程,現(xiàn)在已經(jīng)會說“老師好”了。
馬英杰的進步,使我堅信這是一條可以幫助這家人脫貧的道路,雖然這條路還很遠,但只要堅持,就一定有希望。
責任編輯 華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