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菁 雋永
勉力為之 盡力去做;努力做:我自覺力有不逮,但~。(臧克家《京華練筆三十年》)|理應(yīng)~。(勉:盡力;努力。如“失于不勉”。為:做。)
此成語常被誤解為“勉強(qiáng)去做”“本不愿意做”“勉為其難”。錯例:如此~是不行的。|公辦教育絕對無力承擔(dān)如此重負(fù),一必然使教育失衡……
不可一日無此君 語本晉·裴啟《裴子語林》:“王子猷嘗暫寄人空宅住,便令種竹?;騿枺骸畷鹤『螣??’(王)嘯詠良久,直指竹曰:‘何可一日無此君?’”意思是,一天也不能缺少此竹。后用“不可一日無此君”泛指經(jīng)常需要而不可缺少這樣的東西:對此書愛不釋手,常讀常新,正可謂~。(君:在此指君子竹。竹耐寒挺立,心虛節(jié)貞,德比君子,故稱為“君子竹”。)
此成語不用于人,只用于物。錯例:我們同生共死,相依為命,都有~之感。
沉魚落雁 語本《莊子.齊物論》:“毛嬙、麗姬,人之所美也,魚見之深入,鳥見之高飛,麋鹿見之決驟。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意思是:“毛嬙和麗姬,是人們稱道的絕代美人,可魚兒見了卻潛入水底,鳥兒見了卻高飛而去,麋鹿見了便飛快跑開。這四者究竟誰才懂得天下真正美色呢?”以此說明美丑的標(biāo)準(zhǔn)是主觀的,根本沒有統(tǒng)一的標(biāo)準(zhǔn)。后人用“沉魚落雁”(往往與“閉月羞花”連用)形容女子容貌極其美麗:這姑娘有~之容,可謂絕代佳人。也說“落雁沉魚”。
此成語無論是典出之義還是后人使用之義,均是針對女子美貌而言的,是視覺效應(yīng),不能用于“聽、嗅、味”等感覺。錯例:國王的歌聲美如天籟,已經(jīng)到了~的地步。(《新小讀者》2010年第12期《最美的歌聲》)
厚貌深情 語出《莊子.列御寇》:“凡人心險于山川,難于知天;天猶有春秋冬夏日暮之期,人者厚貌深情?!敝竿饷诧@得很忠厚而深藏其思想感情,不流露于外表或言語,使人感到其內(nèi)心難以捉摸。也說“厚貌深辭”“厚貌深文”“深心厚貌”。(厚:敦厚;厚道。貌:樣子。深情:感情深邃隱蔽。)
此成語往往被誤解為“深情厚意”。錯例:此人慈眉善目,待人熱情,充滿感情,可謂~。
瓊枝玉葉 語本唐.蕭穎士《為揚(yáng)州李長史賀立皇太子表》:“況瓊枝挺秀,玉葉資神?!焙笥谩碍傊τ袢~”作為對帝王子孫的諛稱。(瓊:美玉。瓊枝:嘉樹美卉。比喻皇族子孫。玉葉:花木葉子的美稱。比喻皇家子孫。)
此成語不是形容美麗的樹木被白雪覆蓋的樣子。錯例:夏有夏的草綠花紅,冬有冬的~……(此處應(yīng)改用“瓊枝玉樹”。)
嗟來之食 語出《禮記.檀弓下》:“齊大饑。黔敖為食于路,以待餓者而食之……黔敖左奉食,右執(zhí)飲,曰:‘嗟,來食!’(餓者)揚(yáng)其目而視之,曰:‘子唯不食嗟來之食,以至于斯也。’從而謝焉,終不食而死。”因憐憫人饑餓而不客氣地呼人來吃食物。此成語指帶有侮辱性的施舍,帶有侮辱性的幫助:志士不飲盜泉之水,廉者不受~。|我們不食~,我們是堂堂正正的中國人。也省作“嗟來食”“嗟食”。(嗟jiē:無理而粗魯?shù)倪汉嚷暋#?/p>
此成語常被誤用作“白給的食物”。錯例:你的好意我領(lǐng)了,但我不要~。